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勇 《青年记者》2007,(18):65-66
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各大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它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1993年上海台《东方直播室》的起步,到1996年《实话实说》的巨大成功,经过10余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不断涌现,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形态异军突起。这类节目因其尊重观众参与意识,强化电视“贴近”属性,倍受受众青睐而走俏。当谈话节目在荧屏抢滩登陆后,它在布光方面的独特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电视谈话节目布光强调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就要求灯光师布光时,要注重在真实中表现美,在美中求真实,两者兼而有之,才能勾画  相似文献   

3.
时下,电视谈话类节目正逐渐成为与受众深入沟通的重要样态.并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谈话类节目这种通过开辟人际交流空间、吸引和调动受众参与其中的新形式,无疑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与参与者,尤其是与节目邀请的嘉宾是一种近距离的面对面接触.节目能否取得成功,主持人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任秀芹 《新闻传播》2005,(10):65-65
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其真实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而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当以美国为先。其中新闻、信息类节目被美国多数媒界评论员认为是最地道的谈话节目。在我国,以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为发轫,  相似文献   

5.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它不但不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时代风气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正如美国新闻学者吉妮·斯科特博士所说的那样:“电视和广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新权威。它们像是城镇议事厅或社区集会场所,在这个日益数字化和原子化的地球村中把我们集合在一起。我们可能不认识隔壁的邻居,我们可能也根本不想认识他们;我们也许害怕街上的陌生人,怕他们是潜在的罪犯。但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谈话节目却是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电视谈话节目在编导和策划中存在对节目过程设计不重视的现象,导致好选题并没有获得相应的节目效果。本文从节目过程设计中谈话材料的选择入手,探讨电视谈话节目材料选择的特点以及如何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寻找合适的谈话材料表现方式,以此提出谈话节目过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孙武军 《声屏世界》2014,(12):41-42
<正>一在电视领域中,电视文学节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节目类型,似乎有一个"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涵盖着它,又有"电视散文""电视艺术片""文艺专题"等诸多化身,还有"电视文学"和"文学电视(LTV)"这两个形态困扰着它。电视的定义是清晰的,文学的定义也是清晰的,然而电视与文学相交叉相融合,竟造成了"电视文学节目"复杂的混沌性。自电视诞生之日起,古  相似文献   

8.
吴玉兰 《新闻界》2001,(5):65-66
电视谈话节目,源自国外“TALK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预先设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就是说,口头言谈是谈话节目的呈现形态,对设定论题的诚恳探讨以及探讨中思想的交流与争锋是节目的基本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开山鼻祖当属于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  相似文献   

9.
电视传媒已进入“白热化”,儿童电视近年来已成为电视界的—大热点,儿童电视是专门为儿童量身打造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它的出现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节目中也有许多瓶颈,本文就其如何走出困境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儿童电视的现实意义儿童电视是指以儿童为收视对象和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东方 《视听界》2008,(2):107-107
电视谈话节目包含两个要素:它的内容是主持人与嘉宾的语言交流,它的传播渠道是电视媒介。这两个要素,从两个维度上,将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访谈、日常人际交往的谈话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片或电视艺术纪录片,它是一种很能体现电视特点的节目。是当今荧屏中的主要节目形态之一。对于什么是专题片,目前的看法并不十分统一,但可以认为专题片有三个基本特点:纪实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纪实性是指节目内容应是真人、真事,不可虚构、杜撰;参与性就是在叙说真人、真事的同时,还常表现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或者直接表现出作者对有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艺术性则是为了节目的纪实性、参与性,常常使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法,从而体现专题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接受心理看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电视扩大了人类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利用电视为载体而形成的电视艺术,以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对其他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左右着受众的艺术审美活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者——电视编导与它的欣赏者——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定的审美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电视编导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对象。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客体。电视节目就象一架天平,它一端是编导,一端是受众,面对这种现实的审美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谈话类节目作为一种舶来品,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量已近200个。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极其真实的节目形式,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引进、吸收、创作的过程中延续了谈话节目本身的优势,也存在不少问题,体现在媒体市场上就是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李芳 《记者摇篮》2009,(10):38-38
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在西方“talkshow”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它借助电视媒介,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烘托出人生况味,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观众,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电视专题节目以娱乐、新闻等专题事件为核心,能够深度挖掘节目内容的深层含义.其节目整体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对事件背景的介绍等方面内容具有突出性特点.电视专题节目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采编方面需要更科学合理,因此,本文对电视专题节目采编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现阶段的电视专题节目采编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孙少晶 《新闻界》2000,(3):52-52
娱乐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 ,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的兴盛正是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增强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全国几乎各省级电视台都开办了自己的游艺节目 :如浙江卫视的《轻松驿站》、贵州电视台的《五彩麻辣烫》、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等。游艺节目掀起了电视娱乐热 ,然而这些娱乐热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对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热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 ,无疑对提高节目水准 ,更好服务广大观众产生积极影响。一节目的趋同现象严重 ,游艺节目热中隐藏着电视资源浪费的忧患。综合比较 ,我们会发现明星、嘉宾奖品刺激、观众参与使当前的…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谈话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还是观众,都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人在节目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在节目中加强对人的关注,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更是节目的安身立命之策。  相似文献   

18.
电视购物节目是当前人们生活消费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作者通过近几年对电视购物节目的策划和实际运行,从中获取一定中体会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开设电视购节目的发展前景,并认真总结了节目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电视法制节目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电视法制节目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电视法制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和耳朵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电视法制节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电视法制节目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电视法制节目的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权威性、美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气象科学技术、电视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节目中既充溢着对风云冷暖的关切,又有对大自然天气的诠释,在社会公众面前起着“发言人”的作用,是电视气象节目的灵魂人物。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电视气象节目时的表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