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冉云 《精武》2003,(5):12-13
金跃山生于1912年,今年已九十余岁,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人。早年曾随其父习青城长拳,后拜在当时温江国术馆馆长、青城二十四侠之一的谭仲伦门下学习僧门、岳门、赵门、化门和绿林等青城武功。金跃山得遇名师,武功从此一日千里。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3,(6):6-7
第一部《灵光法仙术》摆脱了仙道学术必从内丹入手的惯例,而是在"积气冲关"贯通小周天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内力,并配合密咒,迅速打通人体的五大要穴,使修炼者快步迈入"炼虚合道"的上乘境界,为实修者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研修捷径和坦途。一、中国侠门简介二、坤道筑基功(断龙秘法)三、乾道筑基功(降虎秘法)四、长寿功(即大周天功法)五、灵  相似文献   

3.
李翘 《武当》2012,(5):23-24
八卦掌作为内家拳派的一支,面世较晚,自晚清董海川先生在北京公开传授八卦掌以来,距今也不过一百余年。据本门师承记载及相关八卦掌史证,董公作为八卦掌的创始人并不准确。董公八卦掌得传自九华山道人碧灯侠,董公集前人之大成,把八卦掌这一道家秘不外传的功法公诸于世,并广为传播,董公作为八卦掌的传承者,功不可灭。  相似文献   

4.
五行浴手功乃闾山道家太极阴阳五行门中一门简而易练,不伤内、上功快的五行操手功夫。  相似文献   

5.
杜飞虎 《武当》2000,(11):25-26
自然门腿法号称“神腿”,足见腿法非同一般。截腿是自然门中的主要腿法,它与自然门内圈手血脉相连,环环相扣。功成以气催力,运用自如,为随机随势的搏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荣庭  陈瑜 《武当》2004,(4):6-8
“北斗桩”为闾山无极门重要功法之一,包括筑基功与活步功两部分。活步功以筑基功为基础,强调步法的变化。步之用在于转运身形,巧夺地利;游走靠桩,以求技击实战之妙用。此功属武术硬功类,内强脏腑,外壮筋骨。必须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其中内功以气内养,开五脏之气机,逐六腑之邪气。以调理为主,外练靠桩刺激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7.
红丹子 《武当》2007,(10):19-19
本人幼年体弱多病,后从钱惕明老师学习武当丹派功夫。老师教我从乾坤功、海底珍珠功、旋转狮子丹功等人门,在短时间就使愚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愚在学习丹派功夫的过程中,逐步对本门的传承和练习方法有了一些掌握和体认,今整理出部分内容,希望得到行家高明指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李国兴 《武当》2004,(12):49-51
在我国现代的气功界,流传着很多意念通周天、针法通周天和药物通周天等小周天功法。这些功法与侠门“积气冲关”贯通小周天有什么不同?其实质是什么?这是广大参修者普遍关注并感到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7,(1)
神化五毒;黑手飞砂;打穴十二功;桶子炼赤丹;武当君子剑;三侠清风剑;千钧坠底功;板功八大架;金钟罩底功;朱砂掌;金雕爪;脱战拳;六路奔打;太极九耳转环刀;太极勾镰双手枪;双箸子(筷子);响尾响(长鞭)等近百种武当太和门功夫及少林北派拳功。  相似文献   

10.
行气活血功     
梁健生 《武当》2004,(7):54-56
“行气活血功”是气功拳门的基础功,但又是极重要的功法之一。此功旨在强身治病,益寿延年,练成后亦可为人治病;功夫深者还可用来防身御敌。此功动静结合,既练文火,又练武火,阴阳相济,不但易使功成,不出偏差,且易结合其他功法,功夫深者还可练柔化刚。练好此功,对练金钟罩、千斤闸等有助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费孝通教授的文化层次分法作为理论依据,确立了对本文展开论述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侠的实体是英雄与魔鬼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侠的精神则呈现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暗线索--侠与儒道德观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为判断标准的确立.习武者在儒和侠的双重熏陶下必然形成异于常人的复杂性格和心理特征.重点从"信"、"义"、"勇"三个方面将侠与儒的道德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武德中验证侠的精神对习武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建勇 《武当》2005,(11):33-33
少林金刚门私房秘技——金刚踔腿功,属于外练硬功型技艺,练的是阳刚之劲,不需要配合内功修炼,是一种简单易学,有实效的腿功。不论是谁只要肯下苦功,人人都会成功。踔腿功在本门已秘传几百年了,它具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功法,同时也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低腿与暗腿技法。  相似文献   

13.
车星辰 《武当》2004,(10):26-27
本文披露的九宫八卦拳.是隐迹民间的一门道家古传拳功,与世传各派八卦掌截然不同,堪称我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现据九宫八卦拳当代传人杨树藩先生的精心传授,与恩师尚未出版的《九宫八卦拳》书稿,对此门功夫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车星辰 《武当》2004,(11):29-30
九宫八卦拳是一门深隐民间的古传道家拳功,由于其特殊的传承方式与“守雌处守,居下取后,不敢为天下先”的传统道家思想影响与约束,使此门功夫只在很小的范围内秘密流传着,始终保持着其古朴简约,崇尚实用的传统性与原传性。  相似文献   

15.
李阳冉 《精武》2008,(9):53-5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侠文化是一个游离于边缘但又不可或缺的文化系统。早在《韩非子·五蠹》中就有“侠以武犯禁”的记载,这是最早“侠”与“武”二字的同时出现。在往后数千年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武”、“侠”二字的合谈便悄然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武”作为“侠”的体现.“侠”成为“武”的内涵使得二者不能分离。青城绿林派于清朝末年起义形成,由于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使得此派武术融合了南北武术风格中的实用元素,并在时代变革时期将中闰侠文化的精神在流派形成前后多有显现.并融合在流派内容当中。  相似文献   

16.
五行日月功     
蒋剑 《中华武术》2001,(12):24-25
五行日月功是自然门秘修健身、养生、防身术,该功流传仅二三百年历史。1997年我在安陆市紫金路小学执教武术队训练工作期间,结识了五行日月功自然门第五代传人何水平先生。经过双方互相切磋,得知何先生的师父自然门五行日月功第四代传人董身云老先生已作  相似文献   

17.
高翔 《武当》2001,(9):3-6
内功是七仙形一切功法之根本,是七仙形武功之精髓。七仙形门尤其注重修炼内在功夫,拳经载,“不练内功不算功”。内壮则外强,本固方枝荣。不练内功,则难以修习外功、拳术、劲力、击技,不但进功缓慢,毫无作为,且舍本逐末,易致疾患,即使上功亦不能保持长久,更得不到七仙形纯正之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侠文化的视角,讨论其与中国武术的内在关系,提出:侠是中国武术精神的最终体现,武术修行成就了侠,以及侠义精神与武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小侠去年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有事没事的时候,小侠常暗自独想:中日韩三国的世界棋坛是不是已经到了非常迫切需要统一的地步……小侠又能做些什么呢?可以写一个呼吁统一的倡议书,然后把它翻译成日语、韩语,呈递给中日韩棋院的最高领导.可是,这书生气的做法管用吗?” 最后这个想法,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施,小侠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感到一阵阵的迷惘和困惑。但是,这个想法没有变化,随着棋人棋事的累积变得更坚定、更痛切。在这里,小侠想一吐为快。 感性说 经常有这样一种预感:如果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一位州J川w〔I…  相似文献   

20.
李国兴 《武当》2000,(10):46-48
侠门认为:无论是道教的内丹运炼,还是佛教的禅定修持,都是为了达到“六根互用”和“八识归元”的致虚境界。只有在致虚境界中,才能开发元神,凝结成象;才能明心见性,达到极乐的彼岸。两教教义和气功修持的途径虽然各异,但殊路同归,均是为了达到开发先天本性(元神)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