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人数不断增加,我班已达到80多人的"大规模",如何在这种严峻的条件下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呢?一、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以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让学生听你的课,对你心存敬畏很重要,特别是人数众多的班级。你的高声呵斥,威逼利诱,学生的眼神会告诉你:眼前不得不听你的,背后我才不理你那一套呢。想一想,课堂上你不可能总盯着那几个人,你即使能看住他的  相似文献   

2.
许多老师都喜欢听名师上课,因为他们的课堂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享受。但是听完课后,许多老师却又“望课兴叹”,因为把他们的教学设计及流程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一试,不但那生动的动态生成没有了,连学生的高兴劲没有了,教师的话语似乎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即使听了很多课,可自己教学的提升依然不明显。于是,许多老师抱怨:“听课不实际,对咱们没有多大的用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听课为自己服务,提高自己的课堂实效呢?一、把握整体,寻找理念支撑点之所以特级教师能让课堂精彩纷呈,学生跃跃欲试,不仅仅是基于教者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他有一…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的实处,就要求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务实,学生通过你的教学设计获得实效。落到实处,就是让学生在你的课上有所收获,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不要搞花架子,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让学生通过课堂真正能够学到东西。无论听、说、读、写,无论知识还是技能,只要是通过这节课他从无到有了,那就是实在的课堂。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做到务本求实,如何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竺柏洋 《考试周刊》2009,(43):220-220
无论多好的教师,上课时如果学生不接受.那么无异于“对牛弹琴”,收不到好的课堂效果。让学生成为你的“课迷”,让他们喜欢听你的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瑛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了。信中,你诉说了上不好《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的苦恼。你说由于这门课“理论性较强,学生不爱听,课堂上死气沉沉”,所以你就“渐渐地对上好这门课失去了信心。”为此,我想就几年来我上这门课的教学体会和你谈谈。我认为,要教好这门课,最好先到小学去上课,掌握第一手资料,丰富一下实践经验,因为如你所说,这门课“理论性较强”。如果照本宣科,就教学理论谈教学理论,学生必然会感到厌烦;如果你能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6.
听了一节由来自武汉的特级教师讲的观摩课——《古代英雄的石像》。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表演,精彩纷呈的课堂答辩,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像是给在座的听课教师注入了兴奋剂,让每一位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毋庸置疑,这是一堂绝对精彩的好课。但留下来的疑问是:课堂放开了,是否就可以让学生信马由缰,不加控制?这节课还是有一点瑕疵的。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小石头为什么不相信历史?”时,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历史历来是不…  相似文献   

7.
丁零零……手机响了,一个不太熟悉的号码。“是滕老师吧?我是!!小学的单!!。”“你好!”我一听,有点印象,以前曾经和他有过教学方面的交谈,“有什么事吗?”“你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帮我看一下课,最近我们学校要进行一轮课堂教学的县级选拔赛。我上的内容是人教版的《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的文章!”说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一下子兴奋了起来。“这是一篇好文章。我上午有课,你下午来吧。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已经备好课了,刚试教了一下,可是效果不太好。”他说。这篇课文我印象非常深刻。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他写的《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新课标、落实两个教学常规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前些天,听了一节课,上课的教师充满激情,富有经验,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气氛浓厚,给听课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句话“请你告诉我”,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请你告诉我,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老师问。“请你告诉我,读到这里,你又想像到了什么?”老师又问。不难理解,这句话中的“我”自然就是老师自己。初步看来,这句话也没什么错误,但从这句话的意思想开去,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告诉老师一人了。那么其他学生似乎可…  相似文献   

9.
令人深思 ,耐人寻味的课堂收束 ,将产生“课虽尽趣更浓”的最佳效果 ,使课堂学习乐而不疲 ,诱人深思 ,感人心脾。如何设计多姿多彩的课堂结尾呢?扩展说话。学完《爸爸妈妈》后 ,要求学生用“爱”造句 ,说来说去 ,就是“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老师”,再也说不出什么了。于是教师配乐播放各种动物录像镜头 ,学生眼看美丽的图画 ,耳听美妙的音乐 ,说话兴趣来了 ,思维活跃起来 ,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我爱红眼睛长耳朵的小白兔。”“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胖呼呼的大熊猫多可爱呀!”教师又播放不同岗位的人物形象 ,…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出现偏差是一种常见的客观现象。课后我们常听老师们抱怨:怎么课前想好的东西在课堂上就用不上了?为什么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课前完全没想到?唉!那个环节要是这样设计效果就不同了,为什么学生偏偏不按照你的思路来?如此等等的描述.实际上揭示了教学设计的偏差在教学中的反映下面.试从教学设计偏差的成因以及教学中如何矫正等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彭震球 《湖南教育》2002,(24):39-39
作文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自由愉快地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教学中,笔者以“办班刊”为引子,向学生开放作文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办班刊,就是要学生为班刊供稿而作文。首先,我向学生宣布班刊的栏目:发刊词(选定刊名及解说)、校园动态(写新闻)、指点江山(谈校事、国事、天下事)、焦点访谈(就社会、学校的热点、焦点进行访谈,写访问记和新闻短评)、校园偶拾(写校内人事)、班外传真(写兄弟班级的人事)、难忘这一课(学生大胆评课,且是近两周内的课)、老师,你听我说(学生大胆说自己想说给老师听而平时又不便说的话)、半月  相似文献   

12.
“当你想让他听的时候,他却非要说;当你要他说的时候,他又不知道你在讲什么。”“课上不说话,瞪着眼睛使劲听,可一问三不知。”这既是教师的抱怨,也是教师的无奈。“我上课听得很明白的,可一做题就不会。”这是学生的无奈,也是教师的无奈。课堂听讲不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西门豹》一文时,西门豹巧用妙计,破除邺这个地方给河伯娶媳妇的陋习,是该课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妙计所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西门豹这个方法外,你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破除给河伯娶媳妇这个陋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摆在县老爷这个位置上,认真地思考起“妙计”来。一会儿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叫手下人在邺这个地方贴满布告,明令禁止给河伯娶媳妇。违者一律下大牢。”有的说:“我要叫卫士把那些装神弄  相似文献   

14.
王洁 《江西教育》2005,(18):8-9
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一、开始:面对—个共同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共同的教学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将教学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呈现出来,是教师做…  相似文献   

15.
小说通过较为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是高中生普遍喜爱的文学样式。但我们的小说教学课堂,还会不时地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唇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索然无味、恹恹欲睡的现象。难道我们的小说教学真成了“你不教我倒还喜欢,你越教我却越没劲”?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也听了多位同仁的课,竟惊奇地发现,我们的教学几乎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由教学三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到文学常识,由情节结构到人物形象,由环境到主题,中间再插入点视频。从传统的教学观念看,…  相似文献   

16.
宋珊 《陕西教育》2021,(3):14-15
如何将高校文学课打造为“金课”是当前文学课课堂改革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外国文学史课改为例,从“有效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师与学生互评”三方面强调,文学课程要遵循从基础知识普及到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目标,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滋养学生的美感与情感,触发和培养其基本的学术研究意识和诗意的文学灵性,以期为解决文学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听课这个老问题。把“听课”改为“观课”,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动.我却认为绝不是文字游戏,正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观课”的目的——通过这个学习平台,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因为听不可以包含观,而溺却包含听,所以我赞同把“听课”改为“观课”。我们在教室里听课,不仅要看到教师的动作、行为和表情,而且要看到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细节。也就是说我们到教室里听课,实际上并不只是动用了我们的听觉,仅仅是听教师或学生说话,而且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感官,  相似文献   

18.
现象点击近几年,进入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教师重视了学生的整体感悟和独特体验,大江南北的语文课堂便出现了满堂课流行的“你最喜欢哪一段?”“你有什么感想?”“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吗?”……词语教学、句式训练等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堂上突然不见了踪影。就算有,也只是在课堂伊始,象征性地体现一下。似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上课铃响后,老师怒气冲冲地走进课堂,生气地将作业本扔到讲台上,开始训斥:“作业还没交的,都给我站起来……你们为何不交作业?”学生小声回答说:“作业太多了,有好多我不会做。”“我没见过像你这么笨、这么懒的学生。你看,好的同学10点钟就做完了,就你嫌多?课后你给我把课文抄10遍。其他同学今天作业完成的质量也不高,你们要……”可以想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是如何熬过这节课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埋怨“:这个题目老师不是刚讲过吗?你刚才在不在听?“”唉,刚才老师不是问过大家‘理解这个词的小朋友举手’,你不是也举手了吗?怎么现在又不知道啦?”……是的,对于课堂上学生究“竟听”到了多少,我相信我们有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有时真是非常茫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