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中国古代官吏致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官吏退休称为“致仕”。致仕制度伴随封建官僚任命制的出现而产生 ,它最初形成于汉代。之后 ,历代王朝相互承袭 ,并不断予以发展和完善 ,最终形成以“年龄、身体状况、品级”三大条件为主要依据的古代官吏致仕制度。封建君主通过“升官晋阶、参听朝政、恩荫子孙、特殊礼遇、给予俸禄、赐物”等六方面的措施 ,基本能有效安置致仕官吏 ,使官员队伍的新陈代谢得以顺利进行 ,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但由于时代局限 ,致仕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诸如 ,主要施用于高级官吏 ,受皇帝个人意志左右 ,未能形成严密的体制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官员致仕制度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员退休在古代称致仕,是指官员因老、病、孝养等原因交还官职,退休养老的行为。致仕制度源于礼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法制化转变,但是在专制政府的权力运作中,政治权力作为一种主要的力量支配着法律的实施,以礼入法的致仕制度始终只是一个过程,最终也未能实现彻底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致仕制度(即退休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代已逐渐形成。唐朝政府吸取历代的经验教训,对于官员的致仕条件、致仕程序及致仕后的各种待遇,都作了明文规定。但唐代官员的实际致仕状况到底如何呢?官员致仕后是否还可以参政?本文仅就这两个问题作一简要论述。唐代规定,职事官“年七十已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釐务”。“诸文武选人六品以下有老病不堪公务,有劳考及勋绩情愿给阶授散官者依;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也就是说,“七十致仕”是一个原则规定,身体健康可不拘此限。相反,若身体不允许,也可提前致仕。  相似文献   

4.
致仕制度伴随着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的产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历朝各代的统治者所重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清代在大量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损益与增补。形成了别具特点的官员致仕制度。  相似文献   

5.
致仕又称致事、致政、休致,是我国古代官员退职归里的称谓。致仕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为克服官吏队伍老化、纾解冗官压力、提高行政工作效能采取的必要措施,也是为官员安度晚年、维护官员特权采取的重要措施。时至唐、宋,致仕制度已日趋完备。明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高度发展,对于官员致仕的规定,也更为具体。本文拟就明代官员致仕的条件、形式及致仕官的待遇诸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传记文学异常早熟,而古代传记文学创作又异常发达的国家。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个文学门类专门研究不够,宣传不多,所以外国学者对我国这方面的成就知之甚少。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可大致分为“史传”、“散传”、“类传”和“专传”等四大类。其突出的特点是:其一有明确的功利性,其二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其三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其四是篇幅短小,易于诵读,其五是文字凝炼,语言精美。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史为鉴,深刻认识人才的社会价值,积极发展人才,聚集人才,善用人才,爱惜人才,是促进现代化建设顺利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古代咏物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咏物诗,在我国古今诗坛上虽然常见,但是往往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如林似海的艺苑里,她好象是一枝长在林中的小花,虽有奇葩秀朵,却被高大的乔木所遮挡,因而她的风姿常不为人所见,她的馨香也常不为人所嗅。为此,笔者拟对我国咏物诗的产生、发展及其艺术特征等问题谈谈初步意见。其目的不仅在于为咏物诗在我国诗歌史上争得应有的地位,而且也愿为当前咏物诗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一我国咏物诗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年代颇早。明胡应麟说:“咏物起自六朝。”王夫之说:“咏物诗,齐梁始  相似文献   

10.
总结古代考试制度,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考试制度发展的规律,而且对我们改革考试制度、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概况作了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存在着这样几个特点: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体系的独立性与对皇权的依附性;法制与人治交融,建设与破坏共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礼尤其是其中的“六礼”更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周代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婚姻制度,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婚礼既包含了不少迷信、落后乃至野蛮的内容,也保留了许多美好、健康的习俗。因此,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冠礼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成丁礼 ,各项议程都充满了对冠者的教化与期望。冠者通过与神秘存在建立互渗 ,有了成年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冠礼作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 ,被统治者所利用 ,在确立了父系血缘与政治等级的同一秩序之后 ,冠礼也由“礼俗”变成了“礼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孝治,是由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是汉世以降历代统治者用以治国的一大方略。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孝治天下的方法有三:学校经学教育与社会感恩教育相结合;统治者以身作则、尊老敬长;厚赏孝子孝行,严惩不孝。中国古代的孝治虽然集德治、法治于一体,究其实质,最终也只能是人治、专制之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在“人治”、“德治”、“礼治”、“法治”等不同思想的长期整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礼、法相结合的治国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依法治国思想占有主导地位。历代统治者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前提,把奉公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把秉公执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这些,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所谓“致仕”,亦称“致政”或“休致”,乃指古代官员卸肩休养之意,与我们今日所称干部离退休之意相近。致仕制是作为终身制的对立物而产生并发展的,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这种思想荫芽,但作为一种制度却成熟于两宋。因此,本文试就宋代致仕的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官吏致仕的现象,西汉时期官吏致仕制度正式形成。致仕制度既是汉代官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代养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汉代官吏致仕的主要原因是高龄导致的身体状况不佳。汉代官吏致仕,形式上是主动退休,实质上是在礼俗和制度约束下的被动退休。汉代官员致仕后回家养老的基本费用得到保障,保证其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而且很多官员受到政治礼遇,可以继续发挥余热。汉代官吏致仕后死亡时也享有一定的丧葬待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院教育产生在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在我国教育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研究书院教育,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吸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9.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要从历史的、文化的、客观的角度来看,要注重民族的风格和其它艺术形式的联系。中国古代雕塑深受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它的特点表现为:绘画性、意象性、语言精练、重视头部的刻画、大都是佛教造像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有没有历史?回答是肯定的:有历史。不过,它没有独立的历史。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既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名称。但从各个历史时期看,又都存在着带有时代特点的语文教育现象。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也是一部语文教育史。所以,我们研究古代语文教育史,必须将它放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