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永霞 《新闻界》2000,(6):45-45
电视新闻是由解说词、画面、同期声和字幕等多种元素组成,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最大区别是直观的形象效果,是主要依靠画面语言来叙事和表情达意的。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强化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画面说话,以形象谋篇布局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节目要表现事实,就必须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让观众眼见为实,这是电视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画面语言可以说是电视的生命力所在。电视新闻节目要表达什么 ?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用画面语言表现,通过…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细节,是指记者在现场摄取的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思、感悟,表现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等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信息饱满度的画面。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是指电视新闻记在现场摄取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表现生活中琐细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饱满度的画面。细节能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也是刻画新闻人物性格,透视新闻人物思想,揭示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林红 《新闻传播》2009,(7):118-118
电视新闻用事实说话.但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必须用真实的细节来表现。用事实说话体现为尽量少用解说而多用画面或同期声表现。只有事实而没有细节的新闻不能是好新闻。一、要选择能传递新闻信息的细节人们接触新闻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所以,细节作为电视新闻很有表现力的一种手段,传递信息“责无旁贷”。与其它手段不同的是,细节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细节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胡立德 《当代传播》2006,(4):99-100
电视记者运用镜头画面反映报道新闻事件时,镜头的目的性和合理性是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镜头的目的性,一般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摄像记者和新闻编辑在报道新闻时,想要通过镜头内容来反映什么事实或说明什么主题;一是记者和编辑在拍摄或剪辑镜头时,对画面手段和技巧运用出于什么想法和意图。本文主要是从后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赵波 《军事记者》2004,(9):15-16
音乐以和谐为美。新闻传播亦然。现场短新闻以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细节、一缕缕真情的和谐组合,让受众在活生生的现场事实面前获得信息,受到启迪。它确有其他报道方式不能代替的优势,但它也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报道方式。比如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新闻所反映的对象,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无论多么发达和完善,都无法囊括所有的新闻现象,大量的新闻都是发生后的及时补报和追踪报道;比如说,新闻事实总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而发生的,有些新闻事实的形成过程长.有些还有个报道时机和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而加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它摄取的是新闻事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瞬间的画面,因此,瞬间的画面形象是新闻摄影表现事物的形式,是新闻摄影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电视画面是一种用摄像机记录,供受众用眼睛看的语言,其形式是具象的.但它既可表现具象的内容——如新闻事件,包括事态、过程、环境、声音等动态现象,亦可表现抽象的内容,如结合文字解说,去完成一些静态的、综合报道的或分析述评性的新闻.对于记者现场拍摄回来的画面素材来讲,要实现上述目的,还必须通过有一定意图的画面编辑来完成.我们知道,画面编辑的思维规律是蒙太奇.那么,如何运用蒙太奇这一原理,将画面素材编辑成为一个内容完整、效果引人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9.
孙米密 《新闻知识》2001,(10):44-45
电视新闻的“摆拍”现象时下并无减弱之势,它关系到新闻的真实和新闻价值取向,因此这种状况不可等闲视之。电视新闻的“摆拍”指的是某些电视新闻记者,不是从现实生活场景中发现和选取新闻画面,“根据事实来表现事实”,而是按照想当然,如同排戏一般“导演”和摆布被摄对象,“根据主观想象来表现事实”,然后加以报道,以达到新闻宣传的目的。因得此法,一些记者便干起了闭门造车,按图索骥的事:在家想好场景,想好被采访者要说的话,扛上摄像机外出找些群众充当角色,群众甲不按记者想好的说,那就再找乙,或者直接教甲如何如何说,…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摄取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表现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或人物细节动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动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饱满度的画面。画面细节能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也是刻画新闻人物性格,透视新闻人物思想,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作为记者如何捕捉电…  相似文献   

11.
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适用于文字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同样适用于镜头语言。在一些电视专题节目中,排比式、比喻式镜头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电视新闻作为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其画面语言的表达应该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实际样态作直观展现,似乎与语言的修辞手法无法搭界,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张雷 《军事记者》2012,(6):35-36
军事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它将新闻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用一幅图片表现一个新闻事实.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能准确把握住军事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细节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尽量少用解说,而多用画面或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如果摄像机能及时捕捉到若干精彩的细节画面,录下出彩的同期声,就可以令观众对新闻事实发生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15.
曹晓明 《视听界》2000,(3):38-38
电视的最大特点是可视性,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画面来表情达意,传播信息。电视画面作为一种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撷取再现,必须完全以事实为依据。然而,在目前一些电视新闻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原则,任意“挪用”画面,使画面语言漏洞百出,观众疑窦丛生,削弱了新闻内容的可信性,造成了新闻失真。以一个电视人的眼光观察,电视图像剪辑中画面“挪用”现象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6.
吴雁 《新闻传播》2005,(11):41-43
同期声原本是指与画面中人物同步出现的声音。它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提问、采访的声音;被采访对象叙述事实、提供情况、表达观点的声音,以及新闻现场的效果声。同期声作为电视传播系统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电视画面的一种点缀,而是和所有表现主题息息相关的一个有效的信息文本,作为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的运用使新闻内容更具真情实感,同时给受众以充分的信息感受,增强了新闻的准确性、权威性和说服力。可以说,同期声从它诞生起,就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以来自现场的真实的声音减少了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报道中,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将有很强烈新闻因素的事实,不用消息或者通讯这样几种新闻体裁来表现,而是用特写这种体裁来表现,我们称这种新闻体裁为特写,因为它选择了带有新闻事件的事实,故又可叫作新闻特写。另一种是在报道人物或事件时,对其中某些细节,不是用概念性的叙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是指运用电视艺术表现手段,对新闻事实所作的及时报道,这种报道区别与报纸、广播等媒介的优势在于,电视新闻依赖于新闻现场的图像,达到播出时效性和屏幕形象性兼备。但是在实际的电视报道工作中,有些画面来不及传送,甚至无法拍摄,比如,有些国家领导人的互访信息、会谈信息,有些政治家、领导人发表评论、演讲,编辑只有文字稿;有些统计数据和概念,内容抽象,仅靠现场解说表达不清,有些事件发生地覆盖面较广,仅靠现场镜头远远不够……运用图表这一特殊的电视手段,不仅能弥补上述缺陷,改善和丰富电视视觉语言的表达,而…  相似文献   

19.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是通过图片面面和简略的文字说明来记录、叙述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它与文字报道的不同是文字报道用文字符号来表述,而新闻摄影主要是用画面语言来表达。它将事件的过程通过瞬间形象传达给受众,运用摄影的各种处理手法,尽可能多地浓缩新闻信息和对事件的认知导向,传达给受众。文字作品常通过形象的语言诱导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来构架画面,新闻摄影则直接产生画面。它最终转换给读者的是画面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亦即画面语言的表达结果。 新闻摄影的画面语言由事件形象本身具有的表述能力和记者素养决定,其中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