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学期开始,对一年级新生要上准备裸,接着就要教注音字母。这里,我把怎样教这两部分教材的打算写出来,请大家指正。准备课部分准备课的教材,在课本上是六幅彩色图。六幅图的题目是:“我们是一年级小学生了”“我们这样上课”。可爱的家庭”“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在果园里”和“在树林里”。估计一幅图要用两个课时教,共十二个课时教完(一星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一文一课程”是一种从教课文到做课程的教法转变。传统教法是教师用两三课时教完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地就课文教课文,既形成不了规律,更无法提高语文能力。“一文一课程”是以课文为例子,从课程视域引领学生蓄力奔跑,走向广阔的空间。“一文一课程”的教法是教师首先对课文进行课程化的解读,确定课程内容,将课程实施生活化、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这节教材,人物史实较多,需要理解的难度较大,我们搞了一堂"戊戌变法"的实验课,在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中等师范学校,没有专用历史教材,我们采用的是初中课本,由于一年内要教完中国史.中国近代史部分只有十周共三十课时."戊戌变法"只能安排一课时.由于内容多课时紧,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选择相应的教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我们分析了教材的科学性.修订本教材与1979年版比较,内容有较大的变动.课文标题就  相似文献   

4.
今年第2期《云南教育》刊登的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很有特色,值得一读。执教的周老师计划用三个课时教完这篇课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先让学生凭借课文,在头脑里形成游双龙洞的路线;再按照这条路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接着,以此为基础,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怎样  相似文献   

5.
小学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师讲课的依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出现许多具体问题,有些教师不容易处理好.比如,如何紧紧扣住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百家争鸣”,历史和神话、传说的关系等等.下面我想讲讲这些问题:一、科学地使用课时的问题.教材中各课的比重和分量,都是统一安排的,有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有的则经过教材编写者对整册课本的通盘考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心中应有全局观点,不能因为这一课可加的故事多就多讲,另一课材料掌握不多就一带而过.根据现编小学历史教材,一般是一篇课文一个课时,任意增加或删减教科书的内容,都会影响小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国家规定的小学历史教育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本县劳动初小听了吴秀德老师两堂课,现在,把教学实况和我们的听课意见写在下面。第一堂课这堂课,一年级教的是“金竹子”(共两课时教完,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是使儿童初步熟悉课文,学会“金、竹、节、骑、北京”等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教学改革的要求,做到多快好省,4月18、19两天,我们在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看了斯霞在二(二)班(五年制试点班)上了六年制第七册教材里的一课课文——“一个伤员的愿望”。这篇课文全文共有484个字,比儿童平时阅读的课文,如“骆驼和羊”“漱口刷牙”等在二百字上下的课文长一倍多,词语如“安慰”“神志昏迷”“目不转睛”等,含义也比过去学的深。本来,这课在四年级教要用三课时,但她只用了两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课  相似文献   

8.
朱俊凤 《考试周刊》2009,(39):74-74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文中,长篇幅的文章不在少数。面对课时未变.容量增大的现状,一线教师常常束手无策。教师若依照教参上的方案讲授,就会感觉课时太少,效果不好,教完后,学生对课文印象也不深。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思考,认为只有提高课堂实效性,才能很好地应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而其中“长文短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很有效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以读带讲,借助朗读 较长的课文,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然后边读边讲,做到思路清晰,印象深刻。由于课前的良好设计,精讲精读,节奏紧凑,过去需四五个课时的长课文,一般只需两个课时就可完成(包括练习)。 如《回忆我的母亲》是篇文字朴素感情深挚的传统教材,适合朗读。在教读这篇课文时,可分两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先让学生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大体感  相似文献   

10.
长课文的篇幅长,内客多,确实是需要多一点教学时间的,但有的教师教《竞选州长》一课,竞用六课时,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我觉得象《竞选州长》这样的课文,用两课时就可以教完.我的体会是:(1)准备谈话的目的要明确,要筒短.一开头不要把课文内客详详细细地告诉学生.在布置预习前,我简介作者后,扼要地讲一讲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为 :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上得好坏 ,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 ,教师认真上好了语文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强语文意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研究人员更要重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然而 ,近些年来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被忽视了 ,从上至下 ,从全国各地的“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等看来 ,绝大多数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即分析课。似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得好不好 ,不那么重…  相似文献   

12.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每教一篇课文之后,总要记下教学体会,写写“下次再教时……”,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而有些教师教课,常常是教完即了,一教了之,很少坐下来,作些“教后思”,写写“教后记”,做点“再教设计”,有人戏称“教完即了”的教课是“猴子掰棒头”。猴子掰棒头,免不了两手空空。教完即了的教课,常出现“再教如初教”,课上来上去还是老样子,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常言道,十年磨一戏。教课也要殚精竭虑,反复琢磨。教完一篇课文以后,静下心来,作一番“教后思考”,写一些“教后笔记”,做一些“再教设计”,可以扬长避短,升华认识,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以至于达到教学艺术的化境。  相似文献   

13.
说明:这篇课文两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指导学生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二课时,细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师:(板书课题,出示表格)请同学们思考表上是出的两个问题,想好以后再填表。  相似文献   

14.
四月十八、十九日,我听了斯霞老师在二年级试点班教了“一个伤员的愿望”一课,得到很大的启发。四年级要用三课时才教完的课文,斯霞老师教给二年级的学生只用了两课时,而且效果良好。这是我想也没想过的事。在教学方法上,斯霞老师突出课文重点,抓住关键,把课文分成两大段,并且把分析课文和分段结合起来,把概括课文和总结谈话结合起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效果又好。听了这两节课,使我解放了思想,学到了多快好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过去,每当讲到《吐蕃、回纥、南诏》一章,我们教研组的同志们都感到很困难。学生也反应:“学这一课,跟以前的历史知识连不起来。零零散散,抓不住主要內容,不易记住。”就是比较爱好历史的学生也说:“唯有这课书学不上劲,虽然把它的內容掌握得很熟,也没有多大兴趣,印象不深。”原因是什么呢?去年我们备这一章课时,经过反复研究才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教师自己对这章书的基本史料掌握得还太少,因而没有可能运用较详细的史料来说明课文里提出的问题;也正是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材料,因而没有可能把许多片段的史实严密地组织起来。由于缺乏一整套史料作基础,讲课时就没有系统,而且道理讲得多些,谈不到把观点贯彻到史实的叙述之中了。根据以上的认识,为了较透彻、生动地说明课本里提出的问题,我们翻阅了一些有关的古代史籍,从中找出了一些在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和教师应该掌握的史料。我们搜集的史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引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生长是不一样的,小动物们的活动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个秘密。这个秘密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识字八》里。  相似文献   

17.
曾经看见过这样一次历史公开课,在学习八年级《收复新疆》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的MTV,学生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与新疆有关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之后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一口气提出几十个问题,例如:“为什么要收复新疆?”“新疆被谁占领了?”“是谁收复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收复的?”“收复之后又如何?”……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然后让学生看书后经过小组讨论解答,一节课就在看似热火朝天的激疑与探究,发现与解决的过程中完成。下课铃响了,学生仍感到意犹未尽。这节课上,我捕捉到以下几组镜头。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历史课本下册,根据这两年试用情况,今年作了修订。修订本(下册)将在1984年春季开始在各地试用。小学历史下册修改原则与上册相同,主要是压减课文、精简内容、减少头绪,使课本易教易学,以减轻学生负担。一、压减课本。根据教学计划,小学历史下册,五年制小学在五年级下学期教授,六年制小学在六年级下学期教授。这均系毕业班,上课周数较少。原课本安排二十八课课文,据一般反映课时太紧,课文讲不完。据此,这次修改时删去了《瓦特和蒸汽机》、《巴黎公社》、《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产生》、《袁世凯的皇帝梦》、《五四运动》等五课课文,由二十八课改为二十三课。这样,可以保证课文教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学校都要加强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学,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一、要生动形象地讲述我们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讲历史课本《四、五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北京人》一课的时候,要告诉学生: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百多万年以前,我们辽阔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到大约四、五十万年前,有一群原始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我们把他们叫作“北京人”。接着结合课文插图讲述北京人的形象,说明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采用“文选”式编排的。不少语文教师只知道一课一课地教课文,一学期教完几十篇课文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很少思考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如:语文教材为什么要把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什么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