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聪 《东南传播》2017,(12):147-148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和受众的心态,社交化媒体的发展为消费者和受众接受、传达信息提供了便利。从营销的视角看,这极大地改变了市场环境,另辟蹊径的情怀营销应运而生,并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然而传播学家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告诉我们,应当足够重视受众需求对传播的推动作用。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情怀营销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其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自媒体"新世相"依托情怀营销成功打造了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品牌,其成功原因便在于它在线上线下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多种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2.
高杰 《采.写.编》2020,(1):173-174
天猫"双十一"晚会自2015年开始举办以来,不仅成为启动"双十一"购物节的重要仪式,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存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把娱乐、文艺、消费、广告结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极致狂欢与深度共情,刺激受众在仪式的参与中找到情感归属,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品牌推广,激发消费欲望,诱导消费行为,培养人们对"双十一"购物节的文化认同和消费习惯,最终实现其商业变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歌唱节是电视与广播行业的宠儿。在这方面,亚洲的各大传媒公司也不甘示弱,各类歌曲秀或歌唱节正快速走在世界的前沿,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各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本场讨论将进行欧亚两地举办歌唱节的经验分享,探讨歌唱节的举办情况以及如何吸引受众。来自中国、韩国、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传媒界代表或歌唱节组织者结合本国国情和自身实践,阐述了歌唱节一定要办出各自特色才能赢得受众的观点,并呼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不断扩大歌唱节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京族哈节置于文化传播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将研究视角从京族哈节对于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转向京族哈节节庆文化的传播问题。京族哈节节日庆典的物质环境、节庆活动的规划以及节庆的整体营销三方面的欠缺对于京族文化的传播影响重大,京族哈节节庆活动在现有基础上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哈节节庆活动的统一规划以及整合区域资源利用媒体的充分营销,使京族哈节节庆文化跨越本民族的"文化边界"有效地"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平台传承与发展,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精神、心理和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网络中品牌形象塑造的范畴早已超越了界面,需要深入到消费者的心理、行为方式和自我价值体现等方面。因此,传统媒介环境下,"媒介引导——受众认知——态度留存——行动转换"的单向度的受众认知模式已经不再有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互动的、多维的受众认知模式。在这种全媒体环境与认知背景下,很多企业的商业视觉形象开始走向一种动物化的战略,如天猫、京东狗、蚂蚁金服等。本文探究如何在遵循商业规律的前提下,在充分认知受众认知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商业视觉形象的动物化建构,为企业的形象战略与发展提供有益注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为例,探讨节事活动的传播特点,思考节事活动与媒体和城市营销的互动关系,认为重庆火锅节可以通过加强活动策划、密切城市营销、加大政府推介、注重媒体整合、丰富活动传播、增加互动传播、拓展人际传播、深化纪念品创意等传播策略,以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参与,打造品牌节事活动,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童琼 《青年记者》2015,(6):58-59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正确认识受众心理变化是实现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基础。尽管资讯、求知、娱乐等日常性社会心理需求还是人们观看新闻节目的重要动机,然而人们表达个人意愿、参与公共事务、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自我认同"心理需求也更加迫切。它体现了人们对个体化生存向社会化存在的不断进发,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心理需求。目前学界对受众心理和电视新闻报道创新多有论述,从宏观角度对媒体与受众心理需求的关系也有  相似文献   

8.
如今,法制新闻因其惊险曲折的故事性,受到了受众较普遍的关注。但是,目前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不惜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造成有些法制新闻媚俗猎奇,质量低下。笔者认为,报道建设和谐社会时期的法制新闻,应当充分发挥法制新闻的积极作用,强化法制新闻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张晓 《东南传播》2013,(4):86-87
韩国流行音乐《江南style》上传网络后,点击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级神曲。本文对其营销及传播方式进行了解析,认为其成功主要是源于它动感十足的旋律、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成功的全媒体营销、迅速的"病毒"式传播及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湖州城市形象的内外受众心理认知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网络视频、新媒体平台、受众认知三方面对湖州城市形象传播进行总结概括。湖州城市形象传播侧重于绿色生态,在受众中具备较高的美誉度,但湖州城市形象存在传播力度不够、内部交流不充分、对外宣传覆盖不广泛、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类城市应强化城市形象logo和城市口号,打造"四全媒体"传播态势,注重整合营销和事件营销,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新闻思想中提炼出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对当代新闻传播实践的启示:坚持群众路线,树立以人为本的受众观;继承辩证思想,实现传播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发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报道策略,构筑理性传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发展,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受众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迫切需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本文立足于从受众角度出发的新媒体营销理念,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及新媒体营销概念和特征,并据此探讨了企业应该采用的营销策略来捕获受众,取得市场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借助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过10年的营销打磨,淘宝双十一成为大众广泛接受的一个"节日"。国内虽其研究颇多,但以经济学视角出发为主。本研究以以2018年双十一购物节的战队营销为例,将参与战队仪式营销的用户作为访谈对象,剖析了其具体的仪式进程,同时进对其进行了冷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天猫赌局     
当一个人坐上了赌桌,看见对手不断下注,可能除了怀着赌一把的心情跟着下注以外,也别无选择。在"双11"这个由商家一手营销出来的购物狂欢节中,天猫一家就收获了132亿元的交易额。不过,在天猫这个132亿元的漂亮账单中,又有多少是老杨和张大力这样的水军团队制造出的虚假泡沫?虚假繁荣在2012年"双11"五折促销开始的第一分钟,有1000万人涌入了天猫和淘宝,  相似文献   

15.
徐来  蔡凤娟 《出版科学》2009,17(6):64-67
借用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分层方法,将以图书为媒介的受众划分为阅读趋零型、目标明确型和营销导向型,分别分析三种类型受众的特征,初步探讨图书出版针对三种类型受众的可行发展途径。研究表明:培养阅读趋零型受众的阅读习惯(兴趣)、保证目标明确型受众的图书资讯和购买渠道需求的双满足、综合运用好威信效应、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以引导营销导向型受众的图书购买决策,是建立在受众分层基础上的图书出版的可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国多元化发声的复杂舆论环境下,与典型人物报道盛行的英雄年代相比,诸多因素导致受传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媒体推出的"典型人物"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就能点燃受众的激情,事实上,有些受众甚至会对"典型人物"怀有先天性抵触心理。如何让典型人物最终实现"接地气",媒体需要新的宣传技巧。  相似文献   

17.
纪也宜  王美玲 《新闻界》2005,(5):152-152,127
广告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对广告受众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在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传播以受众为导向的今天,企业如果对广告受众的心理一无所知,影响广告受众心理的各种因素一无所知,将无法使其产品发挥应有的市场效应.所以,我们在策划一个广告时,首先要根据受众心理来给广告定位。  相似文献   

18.
以本土化来实施定位的差异化县级电视媒体受覆盖范围、实际受众、制作能力、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局限,节目定位的"本土化"是其突出重围、反败为胜的最佳战术,究其原因主要有:观众的求近心理。媒体提供信息满足受众,信息能否被受众接收?在这个传与受的过程中,受众的"求近"心理占有很大的因素。受众的"求近"心理是指受众更容易被自己周围发生的或与己有关的信息吸引的心理。要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求近"心理,媒体就必须选择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信息。现在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一般有40-150个,但是在收视率上都存在不可否认的事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见吴声,是在去年刘强东"爱的西红柿"事件爆发之后,因为那颗西红柿,刘强东和京东平台收获了极大的关注,京东甚至顺势推广了一把生鲜频道。西红柿事件后,京东又策划了8:15价格战,这场价格战由京东牵头,苏宁接战,接着演变成一场大戏:国美、当当、大中、天猫等电商和卖场相继宣布全力接招,围剿京东。大战过后,被消费的受众幡然醒悟:喔,这是营销高手策划的好戏,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多大的让利。当时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失败的、有损京东品牌的营销事件,但是现在复盘总结,京东绝对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它把京东的品牌影响力直接拉升到可以和阿里系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最高明的营销是一种"润物细无声"不像营销的营销,它能使受众在轻松的参与互动中主动获取产品信息,迅速认知、认同后还能很快转化为购买力。美誉度高的品牌活动就是实现置入式营销的最好载体。这些活动一般都带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所以活动营销能给受众"我参与我在场""与我有关"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