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认为开展幼儿创造教育首先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其次还要想办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创造教育理论对当下幼儿创造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他的"创新教育"理论,他指出: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培养儿童创造力是我们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内容,是一系列富有时效的创造性的活动,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刘娟 《考试周刊》2013,(60):157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儿童"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游戏是儿童期最基本的活动,而幼儿园建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又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它不但能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还能够充分给予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嘴巴、眼睛、双手、空间和时间,从而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创造教育理论,对目前的教育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使学生具有刨新的思维,应“从各方面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空间,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大胆地想象、思考,大胆地去创造;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大胆动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学生从教室校园解放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倡导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而提出的富有创建性的教育主张,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曾强调指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系统、完整地提出创造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重视环境建设、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和大力提倡教师的创造精神等方面。这对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启迪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亲身经历,结合陶行知先生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理论,列举实例从六个方面对地理实践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一专题进行了论述。即: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能想;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获取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要他们学一点自己愿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根据创造学的有关原理,运用一套科学的艺术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民主而科学的社会。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彻…  相似文献   

10.
张建华 《生活教育》2008,(12):26-27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激情澎湃地呼吁.要使"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创造教育的开展.陶先生又提出了"六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眼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食物的能力;二是解放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新课程理论的推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愈来愈受到当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谈起创造,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如何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通过长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出了妨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六大解放”的重要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把“六大解放”看作是培植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老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陶先生的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陆文霞 《小学生》2013,(11):43-43
陶行知先生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在大量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到了一系列创造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实行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息息相关的。陶先生"六大解放"的主张是: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  相似文献   

14.
试论陶行知"五解放"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解放大脑、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的教育思想,是其创造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五解放”教育思想是他通过长期的实践,扬弃了传统教育,针对解放儿童创造力的研究而形成的。在积极倡导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推行“五解放”教育思想,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早在70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大声呼吁:"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要解放孩子的创造力,就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明确提出:"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提倡创造的教育"。"六大解放"是创造教育的关键,对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体育教学的问题,笔者主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我们教师可以借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这双翅膀,在语言活动中去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一、解放儿童的头脑——积极思考,丰富想象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挥幼儿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崇尚创造精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创造教育思想。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是儿童自身具备的,教育的作用和任务首先是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挥的最佳环境,并以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开展创造教育。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广大教师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学生观、师生关系观和课程观上。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种思想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相吻合.回顾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