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国“三农”问题——江苏电大实践解读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解读了江苏电大服务“三农”的实践,并就现代远程教育如何为“三农”服务的问题从认识到实践,由问题到对策,进行了研讨。最后达成共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为“三农”服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中之重”工作,也是电大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电大人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坚定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未级所有城员带来机遇,反而在社会个体之间形成一种“鸿沟”,这种“鸿沟”的出现将极大地影响到社会信息的个体分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整个民族、国家来看,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也因此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章分析了“鸿沟”出现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了个体之间出现“鸿沟”的系列因素,并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子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篇关于“第21届远程教育国际会议”的综述报告。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会议的概述;第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第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新动向;第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缩小数字鸿沟的成功经验;第五,总结。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目前世界各国远程教育领域学者的主要关注点和研究成果,进而推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适宜西部网络教育体系,能够有效缩小东西部远程教育“数字鸿沟”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案。从教育资源建设,数字信息环境建设,技术攻关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立西部各地方信息服务中心、营造西部信息化社会氛围的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两课”教学正面临着网络技术的挑战。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第三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从局域网到国际互联网得以实现,给“两课”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压缩技术、数字卫星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是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得到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所有这些,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就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及多媒体技术的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向交互式、智能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为现代远程教育构建了一个网络学习环境,通过最新升级提升了它的管理功能。本文基于此,从网络学习环境管理的模块结构出发,讨论了借助“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环境的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综合网络的"导-学"协同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综合网络的开放教育“导一学”协同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化环境,扩展师、生“导”与“学”的时空和能力,使导师的“导”与学习者的“学”协同活动的程序和策略体系。它以系统科学理论、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如何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扩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数字化校园、“校校通”和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为网络教学的普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也为教育资源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如何有效地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字鸿沟"现状分析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现象,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我国,“数字鸿沟”也存在于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力的措施,理性地消除“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