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敢说,任何一位教师,都对他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心,但这种责任心的表现却不尽相同,有的如一泓清泉,滋润着学生久渴的心田,唤醒人格和心灵;有的则如一场急风暴雨,出于或许相同的目的,却让沐浴其中的“幼苗”无所适从,心灵受到伤害而压抑;更有甚者表现的则象突如其来的冰雹,即使夏日炎炎,也会让人从头寒到脚……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那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案例一一位基洛夫格勒州的女教师抱怨说:“我真不懂,孩子们上学以后,在他们身上发生着什么变化。孩子来的时候,既聪明伶俐,又勤思好问。可是你瞧,到了五年级,他已经是个平平常常的学生了,而到了六年级,他就不想学习并且掉进不及格学生的行列里去了……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曾经不少次听到过“享受快乐”、“享受生活”;而“享受孩子”,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几个字让我的心灵为之震颤!一个教师能做到“享受孩子”的时候,岂止是成功了一半! 我以前的理想是做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因为种种原因,理想与我擦肩而过。在流了许多委屈的泪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与小不点们为伴。  相似文献   

4.
我在执教《宽容》这一课时,首先对同学们说:“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请问:你们可曾经历过?”思考半响,一位同学站起来讲道:“有一天,我穿了妈妈给我新买的白色运动裤,精神抖擞地去上学.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这条白裤子好看.  相似文献   

5.
“别固执了,你要去死吗?!让我们在这卑劣和残酷的世界上暂且活着吧!没有人能够战胜那个魔鬼!巴勒不是一去便杳无踪影吗?——不知死到库布其的哪里了!”——但是,我为着“传说”而感动!我要进入库布其!我要寻找我永恒的乐土!——我深信这也曾是温暖的人间,我亦深信美好的东西总是不能够阻止他的死敌的繁生;我无法怪罪邪恶竟能滋衍的过错,我仍愿意为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再一次付出心灵的颤动。  相似文献   

6.
    
窗开窗闭 ,往往是事在人为 ,可我在三年级时曾经为不会“写”作文而紧紧关闭了心灵之窗 ,且不能自拔。然而 ,一位陈老师的出现撬开了我紧闭的心窗 ,释放了我的思想 ,令我脱胎换骨 ,耳目一新 ,又学“会”写作文了。陈老师让我在作文的道路上顺利延伸着 ,让我看见了成功的彼岸 ,她曾启导我 ,她教我写作文的第一个字 ,第一个词 ,第一句 ,第一段 ,第一篇的情景 ,都深印在我的心灵中。现在我是多么有幸 ,我的心灵之窗是开得大了 ,亮了 ,似乎没有任何力量使它从灿烂之光中默默关上。蓦然回首 ,是他 ,我的第一位作文老师 ,刚批完作文就在班上大大地…  相似文献   

7.
一、初识我的夫君,名唤作庄周。初见他时,我乍惊。他身材短小,有着一张板正的面孔,散乱的粗布麻衣,表情却很淡定。那时,阳光被树叶筛下来,映出欣然起舞的点,而他的眼睛里仿佛藏着上下几千年的斗转星移,含着几丝忧郁的欢喜。那种淡漠中的睿智,仿佛是我干涸的眼望帝春心托杜鹃”。瞳里明媚的太阳,让我绚后世将夫君梦蝶之事烂。化为诗句以及对其中存有那一刻,我开始以一朦胧的疑惑,都是我始料种崇拜的心情敬爱着貌不未及的。惊人却智慧异常的他。“你梦到了什么?”我他心灵的安寂,让我问道。感到暖然似春,渐渐地,“我梦见自己变成了我由懵懂的…  相似文献   

8.
以书为友     
我爱读书 ,曾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书是我的精神寄托 ,书是我的心灵家园。我爱读书。无论是散文、诗歌、小说 ,还是戏剧 ,都吸引着我 ,诱惑着我。我接触了许多书 :《野草》、《唐诗·宋词三百首》、《安娜·卡列宁娜》、《雷雨》……偶有所得 ,暗自欣喜。常产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让我回味无穷 ,受益匪浅。以散文为友 ,我能从中领略出散文的意境之美。《野草》中的一篇文章叫《雪》 ,而散文就像“雪”一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  相似文献   

9.
永恒的偶像     
我已是教育战线一名老兵了 ,回想我的读书生涯 ,曾有三十多位老师教过我。这些老师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 ,没有腰缠万贯的富裕 ,有的只是以自己智慧和品行的火花点燃学生心灵火炬的热忱。小学四年级 ,教语文课的是位男老师。他是我心中的“藤野先生” ,课堂上从不婆婆妈妈无休止地磨时间 ,而是让我们在“七嘴八舌”“七手八脚”的参与中学到知识。一次说话课上 ,他让同学口述讲台上的情景。我简单思考后以老师、黑板和讲桌为观察点 ,说了一段话 ,其中一句是“讲桌上零乱地摆着教科书、教案、黑板擦、粉笔盒等教学用具”。同学听后频频点头 ,…  相似文献   

10.
《罪与罚》中,几乎每一个看似纷繁的章节都非常重要,小说中的“对话”是最大的特色。尤其以第一章的心灵对话最为典型。这里选自第一章第四节,即从“母亲的信让他痛苦到极点”到“他突然打了个哆嗦……两眼一阵发黑。”这个片段总的来说是写小说主人公拉斯克里尼科夫阅读了他母亲的来信之后的心理状态,是一系列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研修班上,有幸聆听了魏书生、桂贤娣、李红旗、高金英、田丽霞五位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的成功让我深深体会到,成功就是一种态度.成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魏老师说,他天天告诉自己要“松、静、匀、乐”,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桂老师说:“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高老师说:“心态决定一切!”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出租汽车大到豪华车小到面的,后窗户上都贴一道横幅,上日:接送一次乘客,奉献一份爱心。有美国生美国长的中国孩子到北京,坐的士,不懂什么叫“奉献爱心”,问他舅,他舅英语水平弱点儿,干脆说就是Love,爱。那孩子直吐舌头。以为中国的士特别多情。我看北京的士的多情,实际上反映了初入市场经济,许多企业的形象定位广告定位出了毛病。海尔的家用电器以质优取胜,价格是稍高的,但性能、质量与价格比,还是合算的。海尔的张瑞敏总裁曾对我说起,日本的家电设计寿命一般10到15年,而海尔的德国式设计是20年以上。顾客在市场给海尔以厚爱,是张瑞敏说法儿的明证。可海尔的广告是“真诚到永远”。让人不大懂,什么真诚?是心灵对心灵?  相似文献   

13.
周末     
周末,唉,又到周末了。我这个人就是怪,别人都盼望周末,而我讨厌过周末,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先向你诉诉苦吧。“呤……”一阵再难听不过的铃声吵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讨厌,吵什么吵!今天周末!”我胡乱摸了一气,终于关掉了噪音,翻个身续续我那没结尾的梦……呀!不行,早上还要去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三年了,每个月我都会准时与知心朋友《课外阅读》见面。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这本杂志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得到很多教益。每期杂志一来,我都会从中选出几篇读给学生们听,久而久之,学生们只要看到我拿着《课外阅读》出现在教室门口,马上安静笔直地坐好,等待着接受心灵的润泽。几年来,孩子们从“心灵家园”温馨感人的故事里受到熏陶、懂得感恩;又从“读写天地”的满分作文里学习到写作技巧;还从“人生感悟”中学会了思索、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幽默快餐     
我没看到多少哈里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去瑞士度假的事,因为他们从没去过瑞士。朋友们问他:“那儿的风景怎么样?”“嗯,我没看到多少风景,”哈里说,“都让大山挡住了。”·幽默快餐·作文课作文课上,学生们被要求写一篇题为“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东西”的作文。班中看起来对美最不敏感的那位学生用令人吃惊的速度第一个交了卷。这篇作文短而扼要。他写道:“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东西美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幽默快餐·淋浴“我办公室的屋顶漏雨。”“房主不来修一修吗?”“修一修?他竟然吝啬到每周要多收我五元钱的淋浴费。”幽默快餐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还没有接这个班的时候,就开始注意他了,他一看到老师就会跑开,从不和别的同学一起活动,看人时喜欢用眼角“偷偷地”看,到办公室交作业似乎是他最痛苦的事,要在门外“挣扎”良久才进来。我常想:这是怎样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啊!步入五年级,我当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将他列为本班的一名“特殊”学生,准备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教育他。因为我由衷地希望能打开他心灵的锁,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这样想着,也就这样做了,于是便有了诸多记忆深刻的故事。一双胆怯的眼睛开学以来,我只是悄悄地观察他,今天体育课,天…  相似文献   

17.
一天,我骑车经过辽师大校园,三岁的儿子突然指着门口的幼儿园大声叫起来:“爸爸,我要去幼儿园!”我一下子怔住了:一年了!孩子那幼小的心灵里都还记着辽师大幼儿园——那是一个最初他哭哑了嗓子不肯去、而后又给了他无限童趣与关爱的地方,那个让我感激不尽而又不敢去面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钱汉东 《新读写》2008,(9):50-51
丝丝,本名吴丝丝,是本刊2005年5月号“新人物”,那期杂志刊登了她的充满蓝色忧郁的小说《鲸》,她的照片还上了封面。汶川大地震后,丝丝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写了一部反映地震后中学生心灵成长的小说。丝丝说:“我要感谢这本书,让我成长,让我更加珍爱身边的人,让我去爱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懂得原来活着就已经是最幸福的事情。”本刊主编钱汉东为她的小说写了序。他在序中说:“生活在幸福之中但并不意识到幸福的同龄人,读了这部小说一定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似文献   

19.
洗头妙法     
儿子自出生后,洗头的时候总是仰面朝上,我用左手掌托住他的后脑,他眨巴着眼睛一声不哼,挺舒服的样子。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我的左手掌渐渐支撑不住了,每次洗头,三岁的儿子似乎已感到很不舒服,哼哼唧唧的。于是,我想给儿子换一个洗头方法:让他低下头,闭上眼,可儿子偏不配合,声嘶力竭地大叫:“水流到眼睛里了,水流到耳朵里了!”想起人们都将眼睛喻为心灵的窗户,那么两只耳朵不很像两扇门吗?如果儿子洗头时,让他自己按住耳廓(关上  相似文献   

20.
多余的人     
凡读过这篇《多余的人》,我想心里都会深受感动的。作品写一个特殊家庭里的特殊人物——一个后爸带来的哥哥。试想,一个女孩子与一个后爸带来的哥哥如何相处呢?更何况“我”是一个女孩子,更难于启齿叫他“哥哥”了。作者选择“我”考上大学、母亲硬要“他”来送“我”到西安上学的情节,写“他”一路上送“我”的情况。作者用了几个细节来刻画“他”的老实人的形象,很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写出“他”与“我”的无言的感情交流,使“我”为之感动。作者在写人物时,能很好地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作者写“他”与后爸来到自己家里后,从早到晚在田野种棉花,天黑了也没能及时回来;写“他”知道“我”不喜欢“他”,在送她上学时,有意远离她,以致火车行了一天一夜,同坐的旅客竟然还不知道他们是一起来的,更不知道他们是一家人;写“他”时时护卫她,甚至连有人想坐到她身边“他”都警惕地警告对方;“他”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让这个妹妹受累,自己扛了这么多的行李,还时时照顾她;作者还写出“他”的聪明,像“他”引导她找接待站等。作品着重写人,而且很好地写出当时的特殊环境下人物的特殊心境,通过“我”对“他”由反感到感动,写出“他”的人性美。其实,“他”是很爱这个妹妹的,但是“他”不能表露出来,这是由于他的地位和文化程度所决定的,为此“他”只能把这种爱深藏在心中。在“他”与她离别时,“我”终于感动地叫“他”一声“哥”时,“他”感到满足了,作者写道:“他一听,连忙转过身,笑着对我挥手。我第一次看到他笑。”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心灵的美在这里表露得很充分也很到位。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无论从写法到思想内容上都有独到之处,值得同学们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