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25年将超过17%,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作用。为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构建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产业创新、园区关联四维度培育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评价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并构建回归模型考察创新型产业集群各维度能力对培育成效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呈现非均衡性,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维度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成效。载体建设能力与产业创新能力对集群培育成效影响较显著,强于主体培育能力与园区关联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凯  任晓艳  向涛 《科学学研究》2007,25(3):448-452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说法,把产业集群分解成四方面的因素,分别分析它们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并对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实证分析,讨论这四方面因素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的贡献,指出国家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未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阵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我国国家高新区事业发展已经走过了30多年辉煌灿烂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高新区要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  相似文献   

4.
在对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83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传统DEA和三阶段DEA得到的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传统DEA未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未考虑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时,绝大部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纯技术效率过低,规模效率往往被高估,造成技术效率被低估;剥离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后,大部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纯技术效率有很大的增幅,规模效率降低,技术效率相应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23,(8):76-77
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泸州高新区”)前身为四川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110平方千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主导产业,是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相似文献   

6.
张冀新  王怡晖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85-1393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人才集聚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分析了其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并选取了长江经济带2002—2016年的数据,使用stata11.0进行了OLS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一方面通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存量,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人才之间的知识交流以及密切的合作进一步的强化了创新激励,从而促进了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而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为集群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相关成本费用的降低,使得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中去,从而也有助于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因此,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子远 《科研管理》2011,32(11):52-58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影响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Tobit回归分析,发现科技投入支出强度等7个变量对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产业集群度、高新区规模等5个变量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这种分析为通过影响相关变量的水平来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药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效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2017年广东省中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效率进行静态评价。运用DEA模型对90家广东省中药高企从每家企业及不同规模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有70%的中药高企综合效率不能保持在1的水平,有50%的中药高企纯技术效率达不到1,有21%的中药高企规模收益处于递减状态;大型中药高企效率平稳,中型中药高企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小型中药高企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提高以高企为代表的中药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量,应该精简中药研发费用,重视企业中药研发软实力如中药知识产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中药"技术—知识产权"联盟,以形成中药关键技术专利池;将中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深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新疆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区自1992年被批准成立以来,高擎天山火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秉持"依你而高、有你更新"的发展理念,坚持走高端高新高效发展道路,注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在乌鲁木齐市保持"三分天下有其一",排在全疆各地州市前列,成为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全面分析2010—2015年国家火炬统计数据,发现"十二五"期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快速增长,主要经济科技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整体呈现行业、领域、区域、规模、类型集聚发展的态势,但企业竞争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仍欠协调等仍制约着高企快速腾飞。基于广东高企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做优存量、做强龙头、做大中小企业、做好顶层设计等"四做"对策,以期进一步优化高企增量和调整高企存量,促进广东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7年广东省中药高新技术企业(简称“高企”)知识产权创新效率进行静态评价。方法:运用DEA模型对90家广东省中药高企从每家企业及不同规模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效益分析。结果:全省有70%的中药高企综合效率不能保持在1的水平,有50%的中药高企纯技术效率达不到1,有21%的中药高企规模收益处于递减状态;大型中药高企效率平稳,中型中药高企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小型中药高企仍处于起步阶段。结论:为了提高中药高企知识产权的质量,本研究认为应该精简中药研发费用,重视企业中药研发软实力如中药知识产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中药“技术—知识产权”合作模式,形成专利池;将中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深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3.
高新区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引领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作为其创新能力支撑的创新系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首先以演化经济学和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新区创新系统所具有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然后在高新区内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利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假设的创新环境、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企业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影响关系,产业集群作为中间层次的独立性显著成立,高新区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高新区强弱水平空间非均衡的背景下,从国际创汇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四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已进入六层异化“橄榄式”非均衡发展阶段,整体呈现出东部一西部的空间强弱异化和高新集群带的区域联动集聚两大空间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空间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载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存的平台。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极大地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对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功能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庸置疑,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新的所得税法的实施.国家高新区的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本文对2008年以前的国家高新区历史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成就和现状,分析国家高新区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指出国家高新区今后需按照产业集群的导向,从硬环境优势转向软环境优势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基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选取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与国际化3个目标层领域7个准则层因素共24个指标层指标,对示范区内6个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总体创新水平来看,青岛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较为成熟,处于6市首位,其次是济南,接下来是潍坊、淄博、烟台、威海。示范区内各地应以涉海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汇集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六大高新区产业协同、错位发展,从而提高示范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区域聚集的产业集群显示出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异,不同集群应对应不同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以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数据为基础,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计算集群创新效率,分为全面型、技术进步型、技术薄弱型、规模经济型4类集群,再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识别出不同情形下影响集群创新效率的7条路径,并分为全面型、环境型、聚集型,得到不同类型集群的创新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北京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唯一属于全面型,福建、贵州、重庆、湖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进步型,内蒙古、吉林、云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薄弱型,江苏、浙江、四川、天津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规模经济型;(2)全面型路径适用全面型和技术进步型集群,技术薄弱型集群适合环境型路径,聚集型路径适用于技术进步型和规模经济型集群,但同一类型产业集群在不同地区可以对应不同路径达到提高创新效率的效果;(3)集群数量、产业联盟数和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影响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探讨不同阶段产业集群驱动机制及其状态演化,建立集群规模横向扩张和网络层次高端化二个维度协同演进模型,以此分析其对产业集群演进轨迹的影响,并通过实例检验了模型.研究发现,集群网络联系柔性化和网络层次高端化的协同演进是实现集群跃迁促进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技广场》2002,(5):6-7
为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科技部决定加大对国家高新区的支持和指导力度。一、进一步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针对当前制约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政策问题,科技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和完善推动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建设的政策、鼓励技术和管理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建立高新技术领域风险投资机制的政策和法规、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鼓励留学人员创业的政策、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规、建立技术转让机制、高技术产业产权交易机制和资本重组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