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小学生说谎行为被发现而引发的焦虑情绪,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缓解其焦虑情绪并改变不合理认知,运用行为疗法矫正其说谎行为,最终缓解和解除了孩子的焦虑情绪,改变了孩子的不合理认知,消除了说谎行为,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帮助她达到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家校共育视角,对一小学生进行情绪调节方面的心理干预。学校心理教师主动发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媒介作用,应用叙事疗法、借助科任教师力量、联合家庭等方法,对个案进行干预,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生在心理教师的专业指导下,不仅解决在学校出现的情绪问题,还进一步培养了自身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为其家庭和谐发展注入了新力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叙事疗法对抑郁症学生进行辅导时,常用问题外化的方式将人和问题分离,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对问题的掌控感。合理情绪疗法则能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理清事件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识别并调整情绪。同时采用叙事疗法的问题化外、丰富支线故事及合理情绪疗法,最终帮助一例无法上学的抑郁症学生重返校园,取得了不错的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4.
情绪管理问题是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主动求助,说孩子脾气暴躁,亲子矛盾频发,希望心理老师给予帮助。心理老师运用叙事疗法,深挖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把问题与自己剥离开,增强掌控感;引导学生寻找例外,挖掘学生应对问题的资源;通过家校对话来促使家长改变,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成长,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名“随班就读”的五年级男生,因学习困难,上课有些内容听不懂就破坏课堂秩序,严重干扰上课。辅导中,心理教师先化解学生对于教师的抵触情绪,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然后使用叙事疗法,使学生看清自身战胜问题的潜在力量,帮助其纠正对于“随班就读”的错误认知,寻找身边的支持,最终改善扰乱课堂的问题行为,重新构建积极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观察缺乏精确性和深刻性,对事物的理解比较片面,容易受消极信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相会伴随着个体心理历程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并且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对真相造成影响。一名小学一年级女生情绪易失控,敌意思维很强,容易对他人作出消极评价。心理教师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学生重构故事,解决问题,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一名高二女生曾在初中遭到同学经常性的辱骂形成心理伤害,对同学的眼神、语言和动作等都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出现情绪失控和跳楼未遂,后经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教师全面了解信息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辅助叙事疗法中的外化技术,帮助她识别非理性认知,重塑新认知,解离情绪,并学会控制情绪,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重获人际支持,实现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8.
叙事疗法提出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外化”。心理教师结合在校心理辅导的案例探讨外化的具体步骤:对问题的命名—描述问题的影响—对问题影响的评估—调整对问题和影响力的评估。还提出了利用沙盘和结合绘画创造性地外化,为心理辅导提供外化的思路,为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9.
尹秋云 《考试周刊》2009,(49):234-236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所创立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强调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来解决情绪困扰及行为问题。在其运用过程中,需要咨询师根据咨询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有利于实现咨询目标的认识来引导咨询实践。  相似文献   

10.
叙事的情绪     
从新潮文学的整体阅读中,我们总能感觉到一种情绪先在地进入了许多作家的文本操作,叙事主体的创作情态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特征。叙事的情绪化,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审美的感性表述,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问题是这种情绪必须接受理性的指引和意志的调节,为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愿景提供一个正面的图式。否则,这种情绪就非常外在,严重影响了文本的叙事效果,很容易出现很多审美观念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正>【活动背景】初中生的情绪还不够稳定,表现出“两极化”的特点,而且容易陷入消极心境中。因此,情绪干预对初中生而言非常必要。由于初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展不够成熟,思维需要依靠具象化的东西,因此教师的干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方法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一名小学女生因晚上怕黑无法入睡、任何事情都做不了而前来咨询。心理教师运用叙事疗法,通过“故事叙说”了解到问题的原因是她父母离异且母亲工作繁忙,对她缺少陪伴,而外婆又很严厉,致使她与家人沟通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缺乏安全感;通过“问题外化”,引导她将自己与问题分开,避免深陷其中;通过“寻找例外”,帮助她发现成功经验,提升自我效能感;通过“重塑故事”,引导她发掘故事中不曾被发掘的部分,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由此,用来访者的改变来实现亲子关系的优化,进而重塑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叙事心理疗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本、积极导向的短程心理辅导技术。通过分析叙事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以实例详细阐述了叙事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但在日常生活里仍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怎么处理与应对消极情绪是学生现阶段的难题。情绪管理理论认为,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人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中以适当的方式表达适当的情绪。本活动的意图在于通过与情绪的“画”与“话”,  相似文献   

15.
申宜欣 《广西教育》2023,(13):37-39
本文针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初中生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不良情绪无法及时排解等问题,结合叙事疗法的优势与特点,通过运用叙事疗法实施多个主题的初中团辅,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个8岁男孩出现了反复啃咬指甲的行为,对其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咨询师运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和命名技术,引导他将问题与自己分开,重新看待问题,缓解了焦虑情绪;为他赋能,激发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会与问题相处,并找到了科学应对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故事组成的,故事的意义是人们自己建构的。面对父母离异的学生,心理教师利用叙事疗法,首先将问题与她分开,引导她寻找生命中的闪光事件,并由薄到厚,帮助她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妈妈也看到,孩子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是一个多元的立体的人,母女俩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有爱的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正>【活动背景】四年级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不充分,会在遇到使人生气的事件时,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容易爆发过于强烈的情绪,这种不加以调节的情绪发泄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自我意识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愤怒,合理有效地调节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遇到负性事件时,容易把自己困在问题事件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力量和身边的资源,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觉得自己无法再承受的时候,便开始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疗法的代表流派之一,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视为问题的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以一例小学心理危机个案辅导为例,探讨如何在危机评估、危机转化、危机解除、危机巩固四个阶段中运用叙事疗法来转化危机个案,并探讨该疗法在小学心理危机个案辅导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一名高三男生失恋后产生了焦虑感和无力感,自信心下降,并伴有考试焦虑和躯体上的心悸感。心理教师运用叙事疗法中的问题外化技术、跨时空对话技术等,通过五次辅导,引导来访学生逐渐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受和想法,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和表达意愿,看见自己的成长,并化遗憾为高考的动力,提升学习自信心,最终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