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它既是强身健体的形体艺术,又是修心养性的修炼术。有人说太极拳是练出来的,古人云:“拳打万遍,其理自见”,这是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太极拳是悟出来的,甚至还有人说“拳打一遍,其理自通”,悟也。笔者认为,太极拳只有经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才能学好。  相似文献   

2.
张宝银 《武当》2007,(1):14-15
太极者,“达乎无上,至乎无下,运乎无极,翔乎无形”。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太极拳“道在拳中,乐在拳中,趣在拳中,耍拳也”。依据上述,对于太极八势用法及太极拳理艺“戏说”如下:  相似文献   

3.
贾澎 《精武》2004,(4):6-7
和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太极拳六大流派之一,为清代太极拳家和兆元(1810~1890年)所创。其技法十分丰富,得机得势之间发人于无形,个中奇妙难以言传!实践中综合使用拥、捋、挤、按、探、捌、肘、靠;纵横、高低、进退、反侧;套、勾、缠、扫、踢、蹬、插、膝等上、中、下三盘二十四法,因人取势,以柔克刚,由逆变顺,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4.
张兴洲 《武当》2003,(5):19-20
道家太极拳为张三丰祖师所创,在道内被尊称为武当张祖太极拳,这套太极拳以意为主,内外兼修,故又称为意合太极拳。合而言之,乃名张祖意合太极拳。它有三部练法(脱胎、易筋、洗髓),五种功法(坐、卧、站、行、动)。其练法相当科学,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训练相当艰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多少年来,道家太极拳只在道内流传,传二不传三,民间所传极少;又因道家太极拳的密传保守,择徒极严,故历代太极之大成者少也。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一门高层次的气功。太极之气精妙无穷,而练习并运用此气,对太极拳的修炼以及健身、技击作用巨大,应引起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武术界,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就是说,太极拳起码要经过十年的修炼才能掌握它的技击技能,发挥它的技击威力。然而,“太极十年不出门”只是时间的概念,说明精于此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实际上,真正获得太极功夫,并非十年八年就能奏效的。有的人拳打一生,仍功夫平平,真是“练拳者千万,练成者一二”。  相似文献   

7.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4,(10):9-12
动作接上势,身体先向左转,重心随腰左转落于左腿,步法成骑马步;左手由按变(扌列),掌心朝外.高低与鼻尖平齐;右手由按变插掌,掌心朝上,高低与中脘平齐,面向东,由左云手转右云手;左手由上向下划弧变掌心朝上随腰转插掌,右手由下向上划弧变掌心朝外(扌列),左腿由实变虚合于右腿,沉肩坐胯.面向南;左手由插掌变搠,  相似文献   

8.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4,(11):12-14
第四十三势:冲身合一双撞掌(按式) 动作接上势,双手掌心朝上掫掤,腰胯下坐,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双掌向前按击,前腿弓,后腿蹬直,目视前方。 技击作用:双方交手,我方双手掫掤对方双肘,借对方后退之劲,顺势上步,双掌撞击对方前胸,意往前上方,将对方连根拔起,意要狠猛,势不可挡(图81)。 第四十四势:左右劈捶面胸击  相似文献   

9.
张宝银 《武当》2011,(1):16
推手:太极拳修炼过程中的一种练功方法和手段。推手练功,旨在落实拳理,掌握拳法。太极拳"着熟"、"懂劲"、"神明"功夫,均源于推手。推手双方必须遵守"沾连  相似文献   

10.
心是太极论——从“道”初探太极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渠 《武当》2004,(1):16-17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见庙内旗幡飘动,一个就说是旗在动,另一个则说是风在动,为此争论不休。结果一个小和尚一语解决了这场争论。他说是你们的心在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是谓心静。心动意行谓拳,形体不动心意动,也谓之拳。形体动心意不动才不是内家太极拳。本文所论,即指此意。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缠法也。提起太极拳,大家必然联系到缠丝劲,缠丝劲是螺旋劲的一种,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武术大都讲究螺旋发力,然而缠丝劲作为术语首见于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因其符合太极学说原理,也成了太极拳的标志特征。陈鑫(1849-1929年),字品三,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也是中国近代武术史  相似文献   

12.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04,(2):13-15
近来有太极拳爱好者给我们来信,问太极图与太极拳之间有什么关系?又问太极拳是出于道家所创还是出于民间?信中还提到了形意拳和八卦拳为什么也与太极图  相似文献   

13.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4,(8):13-16
本刊曾分别刊发了《张祖意合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张祖意合太极拳述真》等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张祖意合太极拳源流、功理特点等,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应广大读者热切要求,现隆重推出张祖意合太极拳功法系列。  相似文献   

14.
陈怀信 《武当》2004,(12):30-31
两干多年来,有关“道”的本来面目,“道”的实义,诸子百家,各有界说,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释家有释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有众论各异处,有众说相叠处,实无一本之定论。要正确把握“道”这一范畴的实义,就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作三层解释。方可使“道”的实义,由含混而明确,拨开那遮掩的绸纱,看清楚“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4,(12):10-12
动作接上势,双手由上向下划弧缠拧变拳,同时右腿收回落原地。左腿上步前弓,右腿蹬地,左拳缠拧回拉,右拳缠拧前打,腰向右拧,目视右拳。技击用法:若对方抓我双腕,我双手下甩缠拧,脱开对方抓拿、同时利用腰力,用拳击打对方神阙穴。(图114、115)  相似文献   

16.
刘力 《武当》2003,(11):22-23
《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元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易经·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宇宙观来分析,即是说:天地宇宙原为混沌一气的“无极”状态,发展为后来阴阳分离(上天下地)的“两仪”状态。进而又孕育出以人为代表的千万事物即大千世界。在这个生化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训练太极拳的核心理念?这是太极拳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永久性的话题。不断有人提出,技击是太极拳的核心,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也有人提出,技击是太极拳的巅峰,而养生不过是太极拳的山腰。还有人提出,太极拳创始的初衷是为了技击等。  相似文献   

18.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19.
筑基为道家内丹修炼的初步功夫,功能是修复、补益身体机能,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为下一步的修炼打好基础。与道家内丹修炼一脉相承的张祖意合太极拳,即是讲究以先天筑基为法,以筑基内炼为始,由内而外调和气血。以心静为根,  相似文献   

20.
张连国 《精武》2007,(6):30-30
1.太极拳作为一种精神和身体修炼的艺术,是“全凭心意用功夫”得来的,而不需要靠津津乐道于“嫡传”、“家传”和“第几代传人”。太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