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峥 《视听》2021,(3):108-109
巴赞(Bazin)对宽银幕电影的思考根植于他的现实主义美学体系.他指出这本质上其实是段落镜头与蒙太奇镜头的美学之争.本文以维斯康蒂(Visconti)的影片为例,说明其如何利用宽银幕技术逐步实现巴赞所谓的审美化现实主义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2.
李蕊 《现代传播》2019,(12):109-111
安德烈·巴赞电影理论的"作者策略",长期以来存在着"消极作者论"的误读。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存在论》中曾提出"拒绝人的介入"的说法,被认为是一种主张电影作者零介入的"消极作者论",这实际上是他早期文化评论阶段的观点。安德烈·巴赞的新现实主义美学主张"隐去作者",同时强调创作主体的"选择作用"和"个人视野",追求独特的审美处理方式,它包含着对创作主体的创造性作用的高度认可。安德烈·巴赞在后期发展出了独立的"作者策略",这一"作者策略"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它主张在发掘电影导演的个性和天赋的同时,从作品出发对电影做出合乎美学原则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褚亚男 《今传媒》2013,(2):82-83
中国电影理论界对巴赞理论的接受一度产生了误读和削减现象。本文旨在探讨长时间以来较少受到国内理论界关注的风格论,从风格即人、风格化与情感、风格的永恒特质三个层面来重读巴赞风格论的文本,试图还原这一理论的建构轨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主动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大批左翼电影人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以左翼电影文化为主体,开创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左翼电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诉诸视听的具有非凡艺术感染力的独特艺术样式,电影审美接受是电影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经多维度地深入讨论电影审美接受的现象与规律,最终强调了电影审美接受是电影艺术作品创造与艺术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这一重要接受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丁果 《传媒》2021,(7):92-94
2012—2020年间,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回归本位并持续发力的时期,其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拓展出新的艺术境界.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民"主体性"的呈现;在秉持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主流电影叙事方法相结合.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现实主义电影更担负起建构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这对其作品中包容精神、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多维深入呈现,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文章论述了新时期电影的空间构图美学以及发展演变历史,从不完整的构图形态、大色块的环境构图到呆照式构图、全景式构图,又到小景别构图和摇晃镜头,再到符号图案、大型化和规模化和非自然形态空间,充分地体现了新时期电影空间构图的人文化和社会化性质,既是导演观察社会和美学的一种行为方式,更是导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像体现。  相似文献   

9.
李文丽 《今传媒》2010,(12):74-75
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为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动力。无论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等等,电影每个阶段的发展与进步无不是以科技的革新为先导。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影响着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短视频App的使用普及,短视频媒介的美学特质与叙事潜力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得到深入探索.基于手机竖屏画框的影像创作逐渐兴起,竖屏银幕微电影《替身》等竖屏微电影的成功使传统电影宽银幕影像受到挑战.竖屏影像在现实感、空间感、时间感方面具有"新"的美学特征,使影像美学出现"竖屏转向".同时,经由这一转向带来了新的影像文化生态,即在真实空间的回归中,通过口语叙述,产生了主体间的共鸣.本文在银幕画框发展历史中理解竖屏银幕,阐述影像美学的竖屏转向,并探讨竖屏转向对传统影视的补偿与补救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晓 《声屏世界》2021,(5):48-50
《偷自行车的人》诞生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巅峰时期.影片采用加入环境音、使用画外音、画面与音乐配合、以乐乐衬哀情、对白内容生活化、音效结合对白等多种纪实方式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增强观众的临场感、代入感,提升了影片的写实性,在视听方面展现出新现实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在电影艺术中的美学价值.这种用声音的纪实美学来表现新现实...  相似文献   

12.
在谢晋电影中,一方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其题材与人物塑造大多源于时代审美趋向,具有很强的社会印记.同时,又呈现出明显的"戏剧性"特征.其"戏剧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的戏剧化、人物形象设计的对比性、视听语言的象征性等三个层面.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外在创作环境的变化和时代文化观念的革新,谢晋电影中的现实精神和戏剧表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但两者紧密结合这一基本的艺术品格贯穿其艺术创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徐倩雯 《视听》2023,(10):22-25
江南电影将独具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江南影像空间与江南文人电影叙事相结合,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美学。江南电影在电影空间叙事策略上继承了早期江南电影横向运动长镜头的段落处理方式;从传统诗学中汲取了叙事技巧,对赋比兴手法进行影像空间化的转换表达,擅长将江南地域符号物象升华为意象,完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叙事;格外注重声音景观的营造,运用江南地缘符码的声音元素和虚实结合的声画结合方式,拓展电影空间的叙事效果。江南电影由此逐步在中国地域电影版图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卢米埃尔工厂下班的工人>开始,纪录片并不是一种对现实的模拟,而是对真人真事的直接未经修饰的质朴纪录.之后,在19世纪20、30年代,弗拉哈迪以浪漫主义开创人类学纪录片、维尔托夫以建构主义发明"电影眼睛"、格里尔逊以诠释主义建构"塑造现实的锤子",纪录片开始探索为影像提供主观诠释性视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陈丹 《出版广角》2016,(24):78-80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要有文学、戏剧、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性的内容做支撑,而且也要有科学技术做保障.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艺术的每一次发展革新都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影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开始以新的面貌与形态面对世人.本文从数字电影的制作方式入手,探究数字电影作品的特性和本质,探讨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寒冰 《现代视听》2013,(3):50-52
无论中西,纪录片定义都强调了"非虚构"这一概念。但新时期的纪录片、纪实类节目却充溢着"扮演重现"与"数字动画",离所谓的"真实"越来越遥远。时至今日,纪录片的"非虚构性"似乎已经被电视制作人和观众广泛接受,一种"事实不虚,形式不拘"的纪录片观念正猛烈冲击着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现实题材影片规模也日趋扩大,内容覆盖较广。《搜索》作为其中少有的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反映媒体行业现况的影片有其特殊性。《搜索》中的内容与新闻业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完整地呈现出"叶蓝秋事件"舆论的生成和消退。《搜索》作为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对其呈现的舆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评判其有没有起到培养公众对舆论的正确认识和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作用,并对以后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张元自筹资金拍摄了《妈妈》,该片虽无缘国内电影院线,但从1991年开始,便应邀参加了上百个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以此为发端,"第六代"①电影人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中国影坛,成为继"第五代"电影人之后又一个备受瞩目的创作团体,拍摄了《北京杂种》、《过年回家》、《扁担.姑娘》、《巫山云雨》、《小武》、《站  相似文献   

19.
就在电影的理论研究潜心于对西方文化理论的引进,迷醉于同样的演绎式推理之时,电影因数字技术的强势介入,正在经历一次"华丽的转身”,正在把各种传统的观念、程序和模式从受约束的"身体”上抖落出去,获得一次凤凰涅榘的新生.另一方面,新媒体和新艺术也给电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除了影像风格和叙事法则的改变,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与艺术表现有关的各种新形式、新手段、新技巧持续地被引入电影.从技术到艺术,再从艺术到美学,这是任何一种艺术成长与发展所经历的一般过程.技术提供了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与前提,技术的不断更新催生了艺术的实践新探索.然而,从艺术走向美学的道路,不是自然呈现的,也不是笔直通畅的——首先需要一种重返的意识,然后才是艰难的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20日,第47届金马奖如期在台北举行颁奖典礼.50岁的影视演员吕丽萍凭借在电影<玩酷青春>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大奖.尽管之后争议不断,电影<玩酷青春>中纯粹的艺术美和真实的生活性却开始被更多影评人和受众所称道.本文拟以此部电影为样本,探讨生活题材小成本电影的美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