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当看见学生们整理的一本本邮册,每当翻阅学生们汇编的《雏鹰集邮小报》,我就会想起这两三年来自己教学生集邮的事。1998年11月,我们赣州市红旗二校在市邮协支持下,成立了雏鹰集邮协会,60彩会员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我的班级里。为了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与求知欲,我要求学生们加强集邮知识的学习。课外活动时,我带他们列图书馆查资料,到新华书店购买集邮  相似文献   

2.
我上集邮课     
2000年3月25日,我从北京调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任副校长。我来校时,全校仅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28门,确实难以满足同学们的求知饥渴,我便萌生了开讲集邮课的念头。我想,中国要发展集邮,也必须从普及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普及集邮知识,扩大集邮队伍,让大学生们产生兴趣,那该是多么强大的一支生力军啊,上课自然是宣传集邮的最好途径之一。即使学生们将来都不集邮,作为拓宽知识面,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质,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相似文献   

3.
徐阳 《集邮博览》2018,(2):36-36
2017年,对我而言,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集邮上,都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大学毕业迈入了工作岗位,展开了人生的新征程;这一年,尽管工作忙碌,可忙里偷闲,我还是挤出时间花在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集邮上,特别让自己满足的是,一年来我为青少年集邮做了三件印象深刻的事。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关注并参与一些青少年集邮活动,如撰写邮文,为青少年集邮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4.
喜欢收藏的人都想捡个漏,可如今人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手里那点藏品,天天看着行情,因此要想捡个漏确实不易。 我酷爱集邮,邮龄断断续续已有30年了。集邮这些年,大漏没捡上过,小漏倒是捡过几回。但在集邮公司的柜台上捡漏这事倒真没听人说过。而我却碰上过两次。一次是在我所在县级市的一个邮政支局,一次是在我们地州级集邮公司的销售部柜台。  相似文献   

5.
我在《北京晨报》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上海小学生为集小卡片而购买零食(内含小卡片的休闲食品)花销惊人,一年要吃掉两亿元人民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享有“国家名片”之誉的邮票却日益受到青少年的冷落,集邮队伍中的青少年人数也在下滑,这对我国的集邮发展来说不是好事。当然,兴趣的多元化是造成青少年集邮人数下降的一  相似文献   

6.
肖昕 《集邮博览》2016,(4):47-51
郭润康在我国集邮界中,非常有声望。郭润康的名字,在中国官办或民办集邮媒体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他,创立了"大众化集邮"理念;他,编辑邮刊十几种,长达70余年;他,撰写邮文80余载;他,与他人书信往来达数十万人次。他是集邮领域当今健在的少有的中国早期集邮家,他被称为中国邮坛的"国宝",就像一棵长在高山顶上的苍劲之松,傲然屹立,受到集邮者的尊敬。2016年3月24日,在郭润康100岁注生日来临之际,集邮界的邮友们自发地筹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庆贺活动。药房,一块沃土郭润康1917年出生,6岁读私塾,童年唯一的文化爱好就是把香烟盒上的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爱好集邮也有十几个年头了。期间虽有过波折,一直没有放弃。但是近几年来,我越来越感到:集邮这一活动,已经很少有我这个年龄段(或者比我更小)的青少年参加的余地了。而实际上,现在的青少年,对集邮活动已经越来越疏远了。  相似文献   

8.
2017年,我依然徜徉在自己的集邮世界中,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快乐集邮。邮文写作在我的退休生活中,写邮文成为一大乐事,这一年我沉浸在邮海文山中,不亦乐乎。2017年,我在专业集邮报刊《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和内部发行报刊《生肖集邮》、《洛阳集邮》《百川集邮》(洛阳)、《夕阳红报》(洛阳)、《化工邮苑》(上海)、《西游记集邮》(河北)、《麒麟集邮》(南京)上共发表集邮文章45篇,内容着重在邮票图案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路 《集邮博览》2011,(11):34-37
我的专题邮集《嘴》在2010年的杭州全国邮展中,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虽然在展场上《嘴》还是一部新邮集,但从构思、邮品收集到成集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较长时间的邮品积累,为我在邮集素材选择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现借《集邮博览》的一角之地,和专题集邮的同好们共同分享—下自己在邮集素材使用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九问     
1.您何时开始集邮?如何坚持下来的?屈指算来,从1943年开始集邮,到现在已经近70个年头,集邮从未离开过我,也从未想到集邮会伴随我后半生。小时候很喜欢花花绿绿的糖纸及带有艺术性的小玩意。在松江省立高中一年级时画了长春公园里的一座拱桥,获得省文化厅长韩幽桐(女)奖。绘画使我着迷,以前公出时没有相机,常常带着速写本,写生曾发表在《石家庄晚报》文艺版上,有了照相机后,  相似文献   

11.
7年前的6月,我在北京市集邮协会组织的一次集邮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确立文化在集邮中的主体地位》的发言。随后杂志社的编辑让我尽快把讲稿整理成文。决定在杂志上发表。当时,我为《集邮博览》对于集邮文化这个论题的敏锐给予肯定。我以这个题目撰写了文章,很快就发表了,那是2005年。  相似文献   

12.
李忠 《集邮博览》2012,(7):55-55
2012年,《集邮博览》迎来了30岁生日,屈指数来,我与《集邮博览》相识已经有24个年头了。我与《集邮博览》初次邂逅,是在1988年。那年我刚高中毕业,走进了社会。当时我集邮已有10年了,但在集邮的道路上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一天,上中学的妹妹从学校门口的邮亭买了一本1988年第2期《集邮博览》送给我,我一见这份杂志就特别喜欢。读了以后,我便被这本薄薄的、只有32页的小册子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里面的信息真是太丰富了,特别是“封片简戳”版的文章,我反复阅读了多遍,从此开始痴迷于收集《集邮博览》上介绍的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3.
最近整理四十多年集邮的藏品,其中一组张包子俊先生寄来的珍贵封片勾起我的无数回忆。1979年秋,我通过高考进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恢复了集邮,并结识了一批同好。1982年元旦,我发起成立集邮小组,翌年在校团委支持下,又牵头筹建集邮协会。6月24日成立,是安徽高校中首个集邮协会,我当选会长。我从集邮报刊中得知著名集邮家张包子俊先生原籍是安徽歙县,便想找机会向他求教。1982年8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张包子俊当选副会长。我看到报道后,就以安徽小老乡、大学生集邮爱好者的名义给张包老发去祝贺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5月29日,"党在我心中"青少年集邮展示系列活动之——"集邮知识竞赛"在浦东新区卫生学校举行。学生参赛队面对一道道与党史、革命史有关的集邮问答题展开角逐,精彩的回答不断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学校展厅里,展出学生们制作的40框集邮作品,抒发了学生们庆祝建党90周年、讴歌祖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豪情。学生们通过收集邮花、构思标题、制作邮品、欣赏邮集,掀起了学习党史,  相似文献   

15.
“还集邮吗?听说这几年集邮不行了,是吗?”经常有朋友这样询问。有着十几年邮龄.对集邮有着深厚感情的笔对此无言以答。尽管他所指的“集邮”并不是收藏意义上的集邮,其中包含了若干经济成分,但我却无法用那些常挂在嘴边上的种种集邮益处来说服对方.因为底气着实不足。去年暑假期间.一邮友想举办一集邮培训班,到十几个中小学游说.最后只招了不足10名学生.不得不罢手。  相似文献   

16.
曹骋 《集邮博览》2009,(3):22-23
集邮起源于国外,或者准确地说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即为英国发行。而青少年涉足集邮,是在19世纪50年代即"黑便士"邮票发行后10年开始萌芽于欧洲。据说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教师倡导学生将不同种类的邮票贴在地图或本子上,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想来真是一种增知益智的好办法。1860年,  相似文献   

17.
受家父的影响我12岁开始集邮,到2005年已集邮50年了,这一年我的集邮收获很大,在2006 年之初自己做个盘点。索赠言纪念自己集邮50年。 2004年底,我计划请集邮同好为自己集邮50年赠言,通过信件寄去普  相似文献   

18.
值此2022年新年来临之际,我代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向全国集邮爱好者、集邮协会会员和集邮工作者致以美好祝福!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协会会员和集邮工作者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立足集邮文化特点,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展现了新风采。这一年,集邮界热情似火,集邮活动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近日,编辑部收到沧州读者张春清老师的来信,建议《集邮博览》开辟一个“小资料”专栏,并热心地整理了两篇小资料供邮友们分享。我们觉得这个提议颇为实用,不仅符合《集邮博览》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的办刊宗旨,且对邮友们的集藏活动助益良多。因此,欢迎广大读者将自己所整理的小资料发过来与邮友们共享,一起完善我们的资料库,一起享受集邮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李秋 《集邮博览》2012,(7):48-49
2012金龙腾飞之年,我们迎来了《集邮博览》创刊30周年。1980年9月,妹妹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母亲十白因集邮影响她的学业。让妹妹将几本插有纪、特和文革信销邮票的集邮册交给我。我从小喜欢画画,看到这些无比精美的小纸片上的人物、花卉、动物、文物等图案,爱不释手,从此爱上了小小的邮票。我当时在国有企业上班,家庭经济状况尚可,于是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全部用于购买邮票和订阅《北京集邮》。1982年起,我便成为《集邮博览》的一位忠实读者,拿当今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博览粉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