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各省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显著提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环境发展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经济效应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跨区域研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万德数据库的2007—2017年的中国各省经济人口数据,通过建立中国金融环境、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实现协同发展,区域技术创新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中国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对良好金融环境的敏感性最强。本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营造有效的外部金融环境提供了政策指导服务,对各区域的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私募风投(PEVC)融资额/GDP3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为门限变量且变量值超过门限值时,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加强;以PEVC融资额/GDP为门限变量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U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风险投资方向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时,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  相似文献   

4.
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厘清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金融生态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中介和市场四个层面构建科技金融生态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2—2021年中国29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生态指标进行赋权测算,并构建非参数可加模型对中、东、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生态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科技金融生态模式的构建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结果存在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城市化可以通过科教事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文中将城市化、科教政策、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200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线性与非线性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均对科教政策具有显著的简单的正向影响,城市化水平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简单的负向作用.科教政策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简单的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表明科教政策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即政府的"政策红利效应"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科教政策的影响较为复杂.当技术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将会促使教育资源及政府的科教支出不断向城市集中,促使科教支出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需要进一步协调城市化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使地区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切入点,选取2011年—2019年的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建立线性面板回归模型寻找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结合运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对于发达地区来说,金融...  相似文献   

8.
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分别使用财政科技投入、RD经费投入作为科技投入的代理变量,研究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适合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来拟合。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两个门限,其转换变量为前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一个门限,其转换变量也是前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运用以省级行政区为横截面单元的Panel数据,分析了技术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技术开发的直接作用点在于推动R&D的增长上面,且作用时间是滞后1年的.R&D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生产专利技术而间接实现的,其最后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时间要滞后到3~5年以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科技成果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直接的作用关系,而仅有间接的影响关系,这种间接的影响是通过R&D与专利技术之间的关系来传递的.经济增长与技术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研究方法主要采用Panel数据的差分计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泰州市16个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情况,结果表明: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实现了增长,但增幅不大;不同的行业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提出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提升科技队伍水平和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Veneer L 《Endeavour》2006,30(2):76-80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geology was a new but rapidly growing science, in the provinces and among the gentlemen scientists of London, Oxford and Cambridge. Industry, particularly mining, often motivated local practical geologis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nals and railways exposed the strata for all to see. The most notable of the early practical men of geology was the mineral surveyor William Smith; his geological map of England and Wales, published in 1815, was the first of its kind. He was not alone. The contributions of professional men, and the provincial societies with which they were connected, are sometimes underestimated in the history of geology.  相似文献   

12.
在参照中国省级地区一些可持续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解决了不同因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贡献程度的差异,既减少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又简化了计算程序。根据每个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 4个等级。最后,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并指明了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国内科技信息服务的现在问题与现代信息服务特点出发,探索信息服务体系改革宜遵循的原则及其目标,据此提出省域范围内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新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机制。认为,对信息服务而言,体系改革不应仅有结构调整意义,还应成为系统建造,并据此论及体系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进 《科技广场》2011,(6):145-147
本文依托2010及2009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来定量地测定与评价省级银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分析较好地展示了竞争态势,为各行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灾情直报系统是在气象部门系统内部运行的系统,主要统计气象原因引发的灾害和损失,具有完整可靠的灾情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入库、管理、应用流程。本文主要针对省级以下部门不能修改该系统灾情数据库的问题,做出适用于江西本地的改进,重新创建江西本省的灾情数据,并进行网上共享,方便全省气象工作人员进行灾情统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16.
李国武  李璐 《学会》2011,(9):23-27
利用2007年省级层次的经验数据,本文对中国民间组织的省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的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民间组织的总体规模,还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规模,它们的省域分布都表现出高度的不均衡性,民间组织主要集中在少数省份。民间组织的省域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民间组织越发达;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特定类型民间组织的省域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省域专利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的专利数据由于人口流动和知识传播的原因,存在着空间相关.传统的计量方法不能体现空间相关,且一般的省域截面数据达不到空间分析方法对大样本的要求.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提高了模型的拟合度和系数的正确性.人口流动和流动导致的人口增量对专利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专利创新多;经济增长对创新的影响是正面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局部性;高校教育也有正面影响,但其作用尚待发展且空间相关性较大;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地对专利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正效应,对投资地的邻居并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和不断改进,为自然科学基金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对地方科技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在提升本地区原始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对我国28个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机构、现行的项目资助体系及运行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一所高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总和。地方高校要实现较好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特色办学,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考虑,把握凝练、构建和路径三个环节,要以现有特色凝练提升为前提,整体特色体系构建为核心,特色培育路径选择为关键,真正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