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丹 《新闻前哨》2023,(6):16-18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各地。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出发,以短视频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宁晶  汤嘉艳 《视听》2024,(1):118-122
短视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来看,短视频这种数字新媒介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构传承空间、唤起集体记忆、推动文化自觉的作用,而政策、技术、媒介及资本构成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塑形,同时也要铸魂,而其灵魂就是文化建设。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传播符号,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还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的外向型传播。在短视频的赋能之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路径,其碎片化、门槛低、易操作等特点,使得乡村文化类内容创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扶植策略也使得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有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未来的传播策略,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为乡村居民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他们通过镜头记录眼中的乡村,围绕短视频平台衍生出了全新的经济、文化逻辑,成为塑造乡村形象、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力量。由于内外条件限制,现有的乡村短视频也面临创作困境,亟待寻求新的突破口。本文结合抖音平台短视频样本对C县短视频应用状况进行研究,探索乡村短视频的发展价值、现存创作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短视频与数字乡村发展的关系。【方法】文章以抖音平台中乡村传播相关短视频号为对象进行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结果】账号分为农村群众主体类,政府或媒体主体类,学者专家、企业、社会组织主体类三类;视频主题内容与账号主体呈现密切关联性、场景语言呈现乡野生活化特征、情感指向呈现正面积极性。【结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短视频呈现出高度适配性,短视频一定程度上能在助力乡村文化和经济方面赋能数字乡村传播。  相似文献   

7.
朱萍  朱佳文 《东南传播》2023,(9):135-1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此关键时期,“三农”短视频的勃兴无疑为农村发展建设提速增效。本文以抖音账号“念乡人周周”为例,基于传播仪式观视角,探讨当前短视频创作者如何利用短视频平台建构仪式,以文化“赋能”,通过记忆、情感的唤起以带动受众的参与,从而拉动当地其他产业增长发展,对以“造血”式力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乡村旅游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越来越多的乡村基层干部通过短视频进行乡村形象输出,推介乡村景色展现风土人情,助力文旅兴农产业发展。在短视频提供新路径的同时,乡村旅游传播也存在着议题内容缺乏规划、爆款视频无法孵化可复制路径、旅游产品缺乏在场性保障等问题。本文基于抖音的田野观察,主张政府与基层干部协同配合,从培养短视频专门人才、挖掘乡村文化丰富意涵,充分利用智能技术等途径,提升乡村旅游短视频的推广效能,讲好乡村旅游故事。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聚焦使用短视频的乡村青年,以影像空间的视角去研究乡村青年短视频背后所折射的文化转向发现:一方面,乡村青年的短视频内容由孤岛逐渐变为避风港,已经成为乡村景观呈现的重要场域。另一方面,乡村青年文化也逐渐由异化向反哺转变,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自我构建、他者凝视、社会规训、资本流动、审美转向等多维度的因素共同作用,通过回溯及分析其文化转向成因,文章描摹出乡村青年在媒介化社会过程中的立体形象,为挖掘乡村内生力、构建乡村文化新的传播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林桃千 《传媒》2021,(15):94-96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展现"三农"场景、农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主要窗口."三农"短视频的发展呈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变化,为此"三农"短视频的传播需定位清晰,助力乡村发展.当前"三农"短视频机理主要基于集体记忆的唤起、标签传播特色以及"后台前置"式传播,未来"三农"短视频还需注重内容和质量的表达,以此在乡村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助农短视频是宣传乡村资源、传播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其能够推动数字化农村的建设,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实践渠道。但是,助农短视频仍存在创作内容模仿性强,缺乏针对乡村文化特色的差异性创作、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为改善上述不足,发挥助农短视频的实际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助农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表现方式之一,也被时代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抖音作为目前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在全国互联网助农的时代背景下,连续三年推出“新农人计划”活动扶持三农创作者,为我国乡村居民开通了媒介使用的入口,助力乡村文化的推广。抖音平台中来自福建南平的新农人“彭传明”的亲身实践,呈现出短视频赋能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传播功能。在如今短视频赋能下乡村文化传播呈现主动融入、多方体验的特征下,探讨新时代的新农人形象,以及不断重塑乡村文化这一独特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郭继强 《东南传播》2023,(3):110-1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乡村传播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乡村传播研究新的视域和背景,新兴媒介技术使得传播权下沉至农民手中,乡村传播研究也逐渐突破了城乡对立的二元叙事范式,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近三年,在具体内容上,乡村传播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的乡村传播研究、涉媒介环境类乡村传播研究、三农类短视频的研究。在研究趋势上,乡村文化传播和新媒体视域下的乡村传播研究备受关注,抗疫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广播研究成为“新宠”。未来乡村传播研究应把握媒体融合趋势,创新短视频传播路径;立足当下的抗疫时代背景,寻找具有特色和价值的研究方向;合理利用乡村网红传播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  相似文献   

14.
郭攀梅铮 《视听》2023,(1):19-2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乡村多彩风貌,记录乡村生活,使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批农民创作者以主动之姿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促使短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与价值进一步彰显,唤醒了村民主体性,建构了媒介文化场域,维系了共同的乡土价值。未来,需要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坚持内容优质化发展,拓展短视频服务功能,以此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成为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窗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短视频质量不断提高,乡村生活、农产品推介、农技介绍等“三农”题材短视频备受大众喜爱,间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基于农业技术短视频中的内容生产和多渠道传播,提出短视频平台要聚力发展,开发以农业技术为短视频内容的新兴领域,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整合乡村经济产业链,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春来 《视听》2024,(4):150-15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在网络上的传播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媒体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作为靠近乡村的地市台,要全面展示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展现党建引领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助推乡村治理,促进产业创新,助力农产品产销兴旺和品牌脱颖而出。其短视频的生产还应具有艺术性和可视性,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7.
冷利琴 《视听》2024,(1):122-125
从媒介情境论的理论来看,“黔韵说唱”系列短视频构建出农产品蓬勃发展的经济形象,传统朴实、生动有趣的文化形象,勤劳朴实、富有歌唱特色的乡民形象。该系列短视频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等价值意义,为媒体内容生产者书写乡村形象和传播乡村文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洋 《传媒》2023,(1):55-57
短视频在重构乡村文化、强化身份认同、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机制,但因主客体界限模糊消解话语权威、碎片化传播消解话语逻辑、同质化严重消解话语认同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文化的传播发展。为确保乡村文化传播中短视频逻辑进路的正确方向,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以质量为保障推进短视频优质输出和长效供给,以平台整合为依托拓宽传播渠道,通过主体、内容、平台的突破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核心驱动。  相似文献   

19.
贾音 《新闻世界》2022,(3):33-36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催生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三农”短视频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为新农民形象宣传塑造、乡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助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三农”短视频兴起的时代背景、主要创作类型及其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沈雅婷  周鸿 《今传媒》2023,(3):34-36
短视频的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渠道,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他者化”现象。本文通过探索短视频中乡村文化传播的“他者化”现象及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探索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短视频乡村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