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历程.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许多文化矛盾与精神因惑。首先,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游移;其次,知识分子在精英化与大众化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最后,知识分子在政治和学术之间忍受着熬煎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但无论如何理解,都不能否认文化是人的创造,与此同同,但对“文化创造”的期待与追求才是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新型的也是真正具有现代性或兼容性的“文化创造”恰是20世纪中国志士仁入(包括优秀文学家)共同的美好愿景。当然,文化抉择上的困境总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走向与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已经站临二十一世纪的边缘。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使得中国文学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而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如何形成本民族文学的独特风貌并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更是中国文学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深沉的知识分子——一个对世界体系和历史潮流有所认识,对人类前途有所关心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否认中国能够维护世界和平的潜力,以及中国文化能够促进世界大同的影响。——成中英一、前言在"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著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石兴泽著《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说开去,在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和西方文化比较中分析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在与鲁迅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中分析老舍的精神气质。并就老舍城市贫民作家精神的某些特点作了精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描述了20世纪的中国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对中国传 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造性阐释,分别论述了儒家、道家精神对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显示了传统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对于我们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生产,不仅充当着文化领导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信息媒介,也是文化领导权的统治实践产物.实施文化领导权争夺战的“有机知识分子”,因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左翼、启蒙与民间三种基本类型,他们集体性的通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主题的文学生产实践,对民众进行着幻化与引导,以此进行着自身文化领导权的“构建”.当权力主体在权力格局中取得相应的文学话语权之后,则再次通过文学生产进行着最大化的权力“维持”,由此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思潮面貌和美学风尚.因此,中国文学百年来的发展,背后的操控力量来自于不同意识形态主体阶层对文化领导权的掌控与更迭.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从权力争夺战的视阈出发,对我们重新认知中国文学的发展动因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王纲解体的新旧时代,中国近代崛起了一大批新型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章太炎的真与俗的双向流程,王国维的真与美的理想人生,苏曼殊的新旧徘徊的“断鸿零雁”,这三位学人以其自觉与不自觉的精神追求,殊途同归地烘托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生长的独特风景线。他们沧桑踌躇又朦胧觉醒,大都以双重(甚至多重人格,矛盾心态,展示了新的思想文化生成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真切地传达着近代文化思想先驱者们心灵感应大时代的脉搏跳动与其艰难的文化抉择和重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佛家文化精神。这种佛家文化精神在70世纪中国文学中复兴并成功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一现象显示了佛家文化精神的永恒生命力,又使中国的新文学富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化是在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和强烈的引领性、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科学性和民族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化引领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文化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责,推进现代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神圣使命。大学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强化自身的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创造力;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守住大学文化之魂。大学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不断强化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不断增强现代文化的引导力,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和系统回答事关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秦统一天下,将原秦国的政治—社会模式加诸六国,这与六国士人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秦以强力推行其化政策,引起了士人阶层的普遍反对。反秦战争中,士人积极参与,对亡秦兴汉功莫大焉。然而,汉初,士人却多不见用。他们备感失落之余,却未沉沦,通过“为学”和“为客”两个途径,达成了自身的个体自觉,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事功精神,完成了由“士人”向“士大夫”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该与各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相结合,使之具有自身特色;应该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应该与拓展大学生素质相结合,使之具有时代特色;提出了立足于三个结合,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除了与传统的显著差异,日本近现代成长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自身也经历了显著而深刻的精神流变:主人公形象完成了"边缘人-外倾性-向内倾型-软弱性"的演变,小说的主要矛盾也更多地由外在社会冲突转为聚焦自我内心。由此,日本近现代成长小说呈现出西方乃至东方其他国家相异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裕固族当代作家达隆东智的小说、散文为对象,分析作家保存和弘扬母族文化的使命意识与其文体选择之间的关系.他的<猎豹>、<苍鬃母狼>、<猎人巴伯尔>等小说以深度反思精神"反刍"民族传统文化,真实再现了族群现代化变迁中的裕固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民众在这次避之不及的潮流之中的坚守、无奈、盲从与欢欣等矛盾心理;其<哈日凯勒>、<遥远的巴斯墩>等散文作品,都不同程度具有小说化倾向.究其原因,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民族精英试图建构集体理想的自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民族的密不可分决定了文化选择对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基诺族民居是其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现代变迁鲜明地展现了基诺族文化选择的特点。基诺族的文化选择集中表现为对现代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有限自觉与建构。基诺族的文化选择,是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重要体现,也是基诺族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但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出入。  相似文献   

17.
新年之初,《人民教育》(2009年第1期)编辑部发表的新年献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着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期待着学生从精神的成长到身体的成长,都更加趋于强健……”这些话中隐含的教育之忧再一次触动了教育人的道德反思和良知自省。一些学校存在的冷漠的压制与无情的强迫、低效的课堂与繁重的课业、被最大限度拉长的教学时间和与之很不相符的学习效率等等现象,在悄无声息地戕害着学生的身心,也在折磨着教师的灵魂。教育的诗意?儿童的世界?心灵的自由?愉快的游戏?在当下的教育“实然”中已沦为一个遥远的神话,是那么陌生和不可企及……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文化活动,职业的文化性、技术的文化性、人的文化性及教育的文化性,这四维度文化属性同社会和个体对相关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价值本质属性。现代职业教育价值选择的文化回归需要从四个层面努力:国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层面,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产业经济技术层面,职业教育关注技术精神世界的构建;院校层面,构筑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个体发展层面,置于文化环境之中培养完整的职业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人文学科教师,对此体会尤甚.高校教师要有更高标准要求,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略论Internet的文化特性及其引发的对教育文化使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特质。这不但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得教育在履行其文化使命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积极发挥其文化筛选和文化更新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释放Internet文化的正功能,而消解其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