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     
《天津教育》2013,(5):22-23
全国近来,教育部、团中央有关部门就贯彻落实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深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题协商。双方研究确定了今后工作重点。一是在摸底结对工作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和团组织共同开展以县为单位的摸底统计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育部、团中央协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1月4日 五部门联合部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 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要求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  相似文献   

3.
全国要闻     
《今日教育》2016,(4):4
我国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3月底起至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总体目标是全面、清晰地掌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规模、分布区域、结构状况,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组成、生活照料、教育就学等基本信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并健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全国妇联在重庆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会议总结推广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出部署。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认真总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宝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教育部、全国妇联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第一,教育部门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加强农村教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力量,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6.
桂文 《广西教育》2009,(2):11-11
近日,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召开了部分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座谈会。会上,与会代表就如何发挥教育系统老同志的特殊优势,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交流了经验,并围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认为,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教育系统关工委和“五老”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积极配合,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安徽教育》2010,(8):16-16
<正>本刊讯7月6日,全省第一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推进会议召开。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省委副秘书长潘朝辉,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武扬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规律,努力实现工作全覆盖、全关爱,做到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有保障、困难有帮助、生活有依靠、情感有寄托、成长有引导,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会议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单位认真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工的外出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据2018年统计,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陕西省共有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13.86万人,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民生和教育问题,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为堪忧。  相似文献   

9.
《安徽教育》2011,(1):17
本刊讯日前,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在我省召开了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会议,探讨交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中央综治委副主任陈翼平、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东花、省政府副省长谢广祥、教育部基础一司副司长王定华、15个省(市、区)妇联与教育部门代表、部分专家学者等参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农村学校应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畅通家校沟通机制,掌握留守儿童信息,提高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用爱呵护学生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和泽被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垫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坚持从建设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开拓创新,多模式并举,积极探索构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负责、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七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相似文献   

12.
部委     
《教育》2013,(4):12-12
留守儿童将享受"三个优先"待遇日前,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留守儿童在基础设施、营养改善和交通需求方面将享受"三个优先"待遇。《意见》规定,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标准床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时讯     
《吉林教育》2007,(9):1-2
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教师和教育专家代表到北戴河休假;我国将建百所汉语推广中小学基地;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扫盲事业;我省评选表彰一批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中组部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年期间,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区少工委主办,玉林市少工委和陆川县少工委承办的广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在陆川县举行。活动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对本地“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及其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逐级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大力宣传党委政府和团队组织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经验,树立自强不息的“留守儿童”典型,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  相似文献   

15.
由甘肃省多部门联合制定的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方案日前出台,通过支持、维权、关爱、宣传四项行动,方案将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班主任之友》2004,(7):60-60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在我国广大农村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统计表明,全国流动人口现已超过1.3亿人,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近1000万人。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和教育,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心理问题趋多、道德出现滑坡。5月31日,教育部邀请专家和有关部门同志召开了座谈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姚云博士说,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多部门的协作,教育部门的任务尤为重要。他建议,一是要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事实基础;二是要总结已有的解决农村留…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城镇农村携手奔小康的迫切需求。建设一个系统完善、运行有序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学校、家庭倾情参与和政府、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教育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13,(16):8-8
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何时施行?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承担哪些职责?答:《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2013年1月30日起施行。《意见》明确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基本原则,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职责进行了定位:(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政府应把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0.
正【话题背景】暑假末,安徽省无为县一名8岁留守儿童,因无法遏止思念父母的渴望,竟偷偷地藏到长途大巴车的行李箱中,欲被"偷运"至父母打工的城市,幸好在开车前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闻者无不为此感慨。现在,全国农村约有5800万留守儿童。教育部等5部门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全程管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但仅有高层的一纸"意见"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