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永勤 《考试周刊》2008,8(8):151-152
英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父系与母系、长幼辈分、姻亲与血亲、派生词的使用、泛化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分析了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并用实例说明了亲属称谓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呜县马头壮语有标记被动句的主要标记词有“ham”、“r3a:i2”、“ted”、“treks”、“dai3”,这些标记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有些时候不能,视情况而定。着重对武鸣县马头壮语带有标记词被动句的结构类型和语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壮语ku6和汉语"为"都是各自语言中常用的泛义词,它们不仅有语义和用法的对应关系,而且现代壮语的ku6和"为"的上古音相近,它们应是同源词.为数不少的汉台同源词也证明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听觉词认知研究是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缺失音素的壮语为材料,通过跨通道启动技术,考察壮语听觉词理解的语义、语音激活进程。研究共设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句子背景下缺失音素壮语听觉词在理解初期语义背景的作用和语音激活情况。结果表明:缺失因素壮语听觉词理解初期,受句子语义背景的限制;缺失因素壮语听觉词理解初期,语音作用不存在全部通达过程;句子背景下壮语听觉词理解受语义背景和听觉词语音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水浒传》中的称谓词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该书许多亲属称谓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但也有诸多社会称谓发生了较大变化 ,个别亲属称谓的使用也与现代汉语不同。如以“丈夫”、“妻子”这两个称谓词为例 ,则说明个别亲属称谓在《水浒传》中使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状貌词可以模拟或描写声音、形状、颜色、性质、动作,是壮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蒙山壮语与都安壮语为例,对两者状貌词的诸多表现与特征进行了描写与比较。蒙山壮语与都安壮语同属壮语北部方言红水河土语,两者状貌词在结构类型、构词规律、语音规律、表义功能等方面均有许多显著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方言差异。  相似文献   

7.
泌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有其独特的亲属称谓词。泌阳方言亲属称谓词有若干子系统,在词汇方面有特征,局部展示了官话方言区亲属称谓词汇系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斯瓦迪斯核心百词为基础,将清塘壮语与广西宾阳壮语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探究地处广西与湖南交界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中部的清塘壮族乡壮语的的演变,为壮语演变提供新视角和新论据.同时,检验被瑶语区包围的清塘壮语与当地壮族来源地宾阳壮语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一些具有方言特色的亲属称谓词逐渐消失.针对汾西方言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汾西县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汾西县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发生了部分变化,包括单音节词变为重叠词、称谓方式趋于普通话、不同阶段称谓不同、同一阶段称谓不同、特殊称谓“姐”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化对人们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亲属称谓词是主要用于亲属之间表示称谓的词。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相较于其他语言,非常复杂,同时还存在着拟亲属称谓以及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教学时,在重点讲解常用称谓词的基础上,应加强不同语言间称谓词的对比,同时可进行偏误预警。  相似文献   

11.
称谓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各有特色.汉语拟亲属称谓纷繁复杂,而英语中虽然也有拟亲属称谓,但并不多见,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作者以<狼图腾>中"孩子"和"阿爸"两个词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提出在不同语境下根据人物不同的情感,对同一拟亲属称谓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来传达拟亲属称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儿童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儿童亲属称谓词的习得经历了原型形成和典型化两个阶段。个体儿童习得亲属称谓词有一个大致顺序。  相似文献   

13.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3):122-123
非亲属关系而以亲属称谓来相称的社会称谓习俗,叫作拟亲属称谓.这类词大多沿用了亲属称谓,有些则是在亲属称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是亲属称谓的社会化(非亲属化)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方言不仅能用来考证古音,方言词汇同样保留着古代文化的遗迹,亲属称谓往往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映,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尤其是。沾化方言的特殊亲属称谓“奶”,既保留了“奶”一词在语义发展过程中某个早期阶段的状况,又是古代社会伙婚制婚姻形式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5.
侯丽香  艾桂琴 《考试周刊》2011,(28):117-118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汉称谓语的异同,进而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以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16.
汉英两种文化中的亲属称谓系统差异很大,亲属称谓词存在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现象.《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亲属称谓词的大观园.英译本较著名的当属杨译、霍译及乔译.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对翻译文化的特有词或空缺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慧 《文教资料》2020,(7):10-12
南京境内方言“可VP”句式可具体分为三种:“格VP”(高淳方言圩乡话)、“阿1VP”(高淳方言山乡话)和“阿2VP”(南京方言).三者在基本句法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未然体”和“已然体”的构成形式上有所不同.南京方言“阿2VP”主要通过句末语气词区分“未然”和“已然”.句末语气词“啊”表示“未然”,“啦”表示“已然”.高淳方言主要通过改变句首发问词格式区分“未然”和“已然”,都是在原发问词后加“有”,但“有”字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词义扩大是词义变化中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崽”是长沙方言重要亲属称谓语之一,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儿子”。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沙方言“崽”词义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单指称儿子,也可以指称女儿。本文对长沙方言亲属称谓词“崽”词义扩大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了长沙方言其他亲属称谓词的...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5,(5):47-51
壮语和傣语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由于壮、傣两族分离年代久远,在不同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壮、傣语亲属称谓又有所不同。以广西柳江县、大新县壮语及云南西双版纳傣语为语料,对其亲属称谓词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称谓词的异同点并探讨语言发展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义和使用两方面概括分析了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从而揭示了亲属称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血亲与姻亲、父系与母系以及长幼辈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国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英汉两民族宗法发展水平不同、生育观和生育数量不同以及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