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标题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有很强的实用性。运用汉语节律学原理和新闻标题学原理广泛考察报纸、电视和广播的新闻标题,分析新闻标题中节律的表现形式之一——节奏,并对不同风格和不同类型的新闻标题作相对全面地描写与分析,探讨其节奏运用的规律,从中得出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同时期望进一步丰富汉语节律学和新闻标题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汉语节律学的研究情况,重点对冯胜利、端木三和王洪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评述,认为冯胜利的研究从语言的共性出发,试图把英语的相关研究成果与汉语的传统节奏研究相结合:端木三的研究着眼于语言的共性;王洪君的研究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借鉴其他语言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节律做出新的阐说。  相似文献   

3.
"节律即节奏的规律".节律的音乐美,我们在古典诗歌中已然感受深刻并被深深陶醉,而节律的修辞作用以及节律对词法、句法的影响则往往被忽视.节奏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张斌以格律诗为例,整合句法与节律,从语法学的视角探索诗歌节奏的表现形式,以栽此说明节律对句法的制约,节律与汉语句子生成和理解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和谐语文课堂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际出发,调控课堂中各种教学要素的关系,使教学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课堂。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实质就是使教学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意味着学  相似文献   

5.
浅谈留学生汉语节律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声调语言,节律特征十分丰富.然而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很少提及节律常识,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节律教学.本文借用近年来汉语节律研究的若干成果,分析汉语节律感的形成规律,探索留学生汉语节律感的培养途径,对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代诗歌节律中的后重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 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什么叫节律后重原则,要讲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简略地谈一下有关节律的一些基本原理,这些都是传统诗词格律研究中所忽略了的. 节律就是节奏规律,关于节奏这个概念,历来说法很多,有的专家作了简明的概括:“节奏,简单地说,就是事物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寒来暑往,这是自然的节奏,秋收冬藏,这是生活的节奏.只有重复而无变化,是单一的东西,无所谓节奏;只有变化而无重复,是杂乱的东西,也无所谓节奏.”①诗歌节律是一种语言节律,它是由各种语音特征的对立要素(如音的长短、轻重、高低及不同音色等等)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变化构成的.  相似文献   

7.
鉴于部分格律体新诗作品节奏美并不强的现实,本文追溯了西方音顿体系节奏和音步体系节奏的本源,发现汉语诗歌是典型的音顿体系节奏而不是音步体系节奏,而我国新诗格律的"顿数整齐论"和"音步对称论"是受西方音步理论影响而形成的,因而导致了部分作品节奏美不强;汉语诗歌必须回归音顿体系的正轨,才能完备地实现汉语诗歌节奏美。汉语音顿体系诗歌在创作中形成了具体形式法度,可供创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8.
汉诗节奏是在汉语的自然节奏基础上形成的。汉语节拍群既是由顿歇同时也是由重音划分和标志出来的,但主要是由顿歇划分和标志出来的。汉语节奏的形成,一方面是对汉语自然节奏单位节拍群的分解与组合,另一方面是对汉诗节奏单位音顿的等时化与强化。汉诗音顿中表示节奏基本条件的是占一定时间的音组,表示节奏本质特征的是音组后的顿歇,其中顿歇是汉诗节奏点,它是划分音组的标志。因此,汉诗的"音节·顿歇"节奏,也可以简称为"顿歇"节奏。  相似文献   

9.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  相似文献   

10.
当今新诗格律理论有两种体系令人瞩目,一是以闻一多为主的顿数整齐理论,实为音步节奏体系节奏模式;二是林庚的半逗律理论,实为音顿节奏体系的节奏模式。许霆"意顿"的发现,证明顿数整齐论的音步体系节奏模式并不符合汉语语音特色,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唯有林庚音顿体系的半逗律诗体才是符合汉语语音特色的正确节奏模式。本文沿着林庚的研究方向,试图构建符合自然朗诵且体式远比林庚半逗律诗体丰富多姿的"意顿"式节奏模式诗体。法文音顿诗体又称"音节诗体",为了与国际接轨,汉语诗歌也采纳这一术语。  相似文献   

11.
《尚书》《乐记》等不少文献载有中国早期的"节奏"论,虽然其所指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都认为节奏具有规范、整齐等作用.从诗、骚两大源头来看,中国古典诗歌对节奏具有高度自觉,其深层原因在于汉语的诗美特性和诗人的追求:有节奏的语言为"乐音",对于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更为有利."平仄"律是依据汉语诗歌节奏特性设计的,因而并非独立的审美元素,它的根本功能在于改进并提升汉语诗歌的节奏水平.汉语诗歌节奏经过平仄律的"升级",变得更加柔和且富于起伏变化."平仄"律推动唐宋诗词的节奏水平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也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鼎峰繁荣.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从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调控教育场中各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使"教"和"学"产生谐振效应,从而促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新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大多中学英语教师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范式的研究和创新,对贯穿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节奏重视不够。教学节奏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准确调控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既要以教师"教"的节奏为主导,又要以学生"学"的节奏为基点,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演绎精彩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4.
西方诗歌与汉语诗歌成熟的格律诗体,普遍存在半逗律"行间音顿节奏"与轻重律或长短律"行内音步节奏"相套叠的节奏形式.汉语诗歌的节奏也是半逗律行间节奏与行内一拍子轻重节奏相套叠的形式.利用对称五范式改进林庚的半逗律诗体,并引进平仄,是探索新诗格律化运动的坦途.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种语言本身的"素质"不同,形成诗节奏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共通之处是: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形成的,这一基本单位即诗的基本节奏单元.汉语诗的节奏是顿歇节奏而非音步节奏,其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由不同音顿向外发展构成音顿节奏体系、意顿节奏体系和行顿节奏体系.汉诗音顿节奏的特征是:其节奏点是音组间的顿歇,顿歇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音义双重性,顿歇显示了汉语语音的优越性.汉诗音顿节奏植基于汉语语音特征,确立汉诗是音顿节奏的观念,就能揭示古今汉诗音律的本质特征,新诗诸多复杂的音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英语是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节奏特点。汉英语言比较长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在汉英语言比较研究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片面看法,"只强调汉语和英语的不同,忽视了两者共性的研究"。以下将主要分析汉英语音节奏差异及其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停延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连,它是汉语节律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由于汉字没有词连写的习惯,书面上也缺少停延的标志,如果讲话或朗读时停延不当,便不能确切地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甚至还会产生歧义.所以本文从停延的种类、规律、功能等几个方面对汉语停延现象进行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正确把握汉语节奏规律,从而指导说话与朗读.  相似文献   

18.
论汉语节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具有节奏的周期模式、节奏形式和节奏层次。这是汉语的节奏规律。语音的对立因素呈周期性组合的结果便形成了语言的节奏。汉语节奏的周期模式有往复型、对立型、回环型三种。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的异同对立统一成周期性组合的结果 ,形成了汉语的音顿律、长短律、平仄律、声韵律、重轻律、快慢律和扬抑律七种节奏形式。汉语的节奏周期由音节周期组成音步节奏层 ,由音步周期组成基本节奏层 ,由基本节奏周期组成节奏群层 ,构成了汉语的三大节奏层次。这就是汉语的节奏规律。违反汉语节奏规律 ,语音链读来就会生涩拗口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节律是怀特海在1921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每一个周期都包含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三重节奏循环,每个循环都是一个单独的细胞,智力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众多个这种细胞构成的有机体组织,而教育的全过程都要受制于这三重节奏的支配[1]。本课题研究以怀特海的教育节律思想为指导,从"神塑"和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汉语诗歌的节奏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诗歌理论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百年的新诗节奏理论,大致有平仄节奏论、重轻节奏论、音组节奏论、音顿节奏论和音节节奏论等。这里发表的三篇论文,都是主张音顿节奏论的。三篇论文共同主张打通汉语新旧诗律来研究节奏,共同主张立足汉语自然语音探究汉诗节奏,共同认为汉诗表示节奏的本质特征是顿歇,从而都把汉诗基本节奏单元称为音顿。这种研究思路应该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