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是中外诗人所喜爱的题材,因而诗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春天的季节意象。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诗人的审美趣味也迥异。中诗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而英诗逼真、细致,给人一览无余之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师》2010,(1):82-83
这时节,百花还没有长出蓓蕾,冬眠的动物还没有开始苏醒.枝头的绿意,也真正才只有才那么一星点儿,若有若无,就像何逊诗中写的:“轻烟渗柳色”,稍不经心,不定就真以为盘旋在树梢的只是一缕缥渺的轻烟。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必然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内容通过不同民族文化形态的表现,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其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就表现为语言的差异。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中英语言文化中的民族性差异成因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眼中,春天是活泼的、狂热的、恣意生长的、年轻旺盛的。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挚的情和无私的爱。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5.
李文敬 《历史学习》2001,(11):39-39
《历史学习》2001年第7、8期“各抒己见”栏中的《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引起我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作为言谈交际的先导,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的差别,折射出中西历史文化和两种民族观念中伦理道德观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9.
老师的春天     
春天是什么?诗人道:春天,不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萧森 《小读者》2012,(3):27-31
一日的春光(节选) 冰心(1900.10.5—1999.2.28),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英习语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物,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魅力。本文通过对不同习语的翻译方法的分析,从而探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琴  央日 《文教资料》2006,(15):161-162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英设喻的异同。从跨文化角度来看,中英设喻可分为两类:1.喻义相同,喻体相同。2.喻义相同,喻体不同。作者试图探索中英设喻存在异同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很多共同点。于是不同文化的人对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可能有着相同的见解。这就决定了设喻中存在着文化重合。另一方面,虽然人类文化存在许多相似点,但是每一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而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设喻方式。总之,中英设喻与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宗教,神话,历史,文学,自然环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天,我们开展了一次名叫“寻找春天的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歌儿     
程昱华  大青 《学前教育》2021,(8):10008-10013
胖胖猪已经有三天没有来找自己玩了,他是不是病了?弯弯鸟有些纳闷,就来到胖胖猪家瞧一瞧。只见胖胖猪左手托着腮,右手拿着笔,呆呆地望着窗外。桌上整齐的稿纸上,一个字也没写。  相似文献   

15.
迷人的春天     
春天是温暖的。每到春来,山上的积雪便慢慢融化,融化的雪水形成一股清泉,叮叮咚咚地往山脚流。冬眠的小动物也从梦乡中醒来了,世界显得生机勃勃。我们也脱掉了羽绒服,穿上了漂亮的小裙子,整天沐浴着春光奔跑。春天的太阳十分柔和,不像夏天的那般狠毒,也不像冬天的那样无力,春天的温度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6.
春天的摇篮     
制作材料;纸板、竹签、彩色卡纸、双面胶、泡沫板。 适合年龄:中、大班幼儿 制作方法: 1.在白纸上画出制作草图。2.用泡沫板制作底板,用深浅不同的绿色泡沫纸或蜡光纸剪出草的形状贴在不同层次的底板前,用五颜六色的泡沫纸或蜡光纸剪出各种花朵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17.
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英广告语间存在较多不同,也对广告语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基于广告的定义和功能介绍,从语言本体和社会文化两方面重点阐述中英广告语言的差异,包括词语的简洁性、构词、不同文化的语言风格及关注点的差异等,论证了解中英广告语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英广告语和做好中英广告语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习中,联系文化学习语言这一观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脱离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我们必须探索产生与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说到数字,世界各国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审美观念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褒贬凶吉和象征意义,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数字崇拜或禁忌文化,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从宗教神话、隐喻含义差异、历史文化价值观和谐音、谐义等方面剖析了形成中英数字文化差异的不同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寻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呢?我要出门寻找春天。我遇到了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笑眯眯地指了指远处的高山。喊,原来山顶的冰雪早已融化。我遇到了风伯伯,风伯伯乐呵呵地拂了拂河边的柳枝。喊,原来河边的柳树早已发芽。我遇到了雷叔叔,雷叔叔笑呵呵地瞟了瞟池塘里的青蛙。哦,原来冬眠的青蛙早已苏醒。  相似文献   

20.
"玉壶冰"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个意象,其含意之丰富,文化意蕴之深厚可见一斑。单就唐朝而言,诗人笔下的"玉壶冰",就有以下几种情况:或以玉壶冰写人品之高洁、或以玉壶冰喻感情之纯洁、或以玉壶冰喻吏风之清正、或以玉壶冰喻诗文之清新、或以玉壶冰言才能之高超、或以玉壶冰喻女性形象之清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