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分析《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及其背后的历史。根据作者对于连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的描写,分析于连的感情与心理的细微变化,从而得出于连是一个自卑与自尊、虚伪与真诚、并具有反抗性与妥协性等性格的矛盾统一体。同时通过于连的心理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相似文献   

2.
《红与黑》暗藏着主人公于连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它的个人奋斗与现实环境的因果关系和尖锐的冲突,是作者斯丹达尔“描写当代历史社会”这一创作意图的充分展示.文章从历史和心理二个角度对《红与黑》书名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于连性格的主要特征,认为小说中其人生轨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不幸的家庭生活,初入上流社会,贝尚松神学院,在莫尔侯爵府。这四个阶段见证了他的性格成长与心理路程,作为平民及贵族双重身份及双重性格的结合体,于连内心充满了复杂的矛盾,这两种身份及性格的交战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方批评界提出“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和批评理论。所谓“心理现实主义”特征何在?它突破传统的现实主义局限于外在生活的现实,或人物的行为现实,而涉足于心理世界,表现心理现实。它把现代派意识流小说等心理小说对心灵、生命意识描写及其技巧,与传统现实主义的现实原则、求实精神相融合。它不象现代派的心理小说以心理的潜意识本能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表现对象,而是面对全部的心理世界。它毕竟超越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层次和传统现实主义性格层次。它的心理世界又是与外在社会生活物理世界相  相似文献   

5.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个性格较复杂的人物形象。他自私自利、自卑自傲、对生活充满美好的追求,具有善良正直的本性,这种矛盾复杂的性格来自于他的出身和现实的矛盾,理想与手段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6.
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纵观小说全篇,笔者认为于连的性格是充满矛盾性,并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如果说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那么他的充满矛盾的性格则是直接原因。时代的变迁,不堪受辱的内心,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以  相似文献   

7.
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纵观小说全篇,笔者认为于连的性格是充满矛盾性,并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如果说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那么他的充满矛盾的性格则是直接原因。时代的变迁,不堪受辱的内心,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以及向上爬而不能如愿的愤怒,形成了其特有的反抗、自尊、柔弱、正直而又妥协、自卑、残暴、虚伪的矛盾性格。  相似文献   

8.
从于连形象、寓言性场面、心理描写,作品中“高墙”和“梯子”的畲义四方面入手,论述《红与黑》的隐喻和象征。  相似文献   

9.
对于世界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在文学理论界有种种评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当时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的背景出发,探讨其性格和品质,分析其性格形成的根源,最终认定于连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10.
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中的主人公,长久以来于连因其心理的复杂性而备受争议,批评与叹惋皆不在少数,本文认为“可恨之入必有可怜之处”,因而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着重从社会和于连自身的情况来分析其形象。  相似文献   

11.
片段作文常见的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五种,这里谈谈心理描写片段作文的方法.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情绪情感加以描绘,这就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通过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的个人奋斗经历,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的社会生活。从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斗争、于连的奋斗目标、思想性格、生命历程以及爱情这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题目与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于连是法国杰出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品《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他具有真与假、美与丑的二重性格,体现出当时社会关系的两极对立、矛盾和冲突。按照司汤达的本意,小说书名中的“红”象征着于连想成为拿破仑手下一名士兵;“黑”象征着于连不得不去当教士。纵观于连短暂一生的表现,不难发现:红是于连的真面孔,黑是于连的假面孔。红与黑共同组成了于连性格的二重性,同时,也共同促成了于连形象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4.
<正>小说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方法就是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运用小说来反映现实生活就要创造具有现实气息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说人物形象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针对外貌、服饰、行动、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第二,就是将小说中的人物放入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描写,该环境可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利用各种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使故事的主题更为深刻;第三,通过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5.
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上,霍桑以其精湛的心理描写铸就出了一部浪漫主义之作《红字》。通过探究小说《红字》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探讨其家庭、历史根源、自身性格等的影响,认为霍桑将人物的内心矛盾思想、潜意识活动等进行了深入刻画,让人物的现实、想象、回忆交织起来,最终赋予了人物个性化的心理,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使人性得以探究,从小说风格上让浪漫主义色彩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在《红与黑》中,司汤达的创造和贡献,就在于创造性的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艺术地真实地再现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在创作中,他着笔于心理内容,丰满人物的1830性格;强化心理描写的社会性,含义深远;巧妙地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显示娴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7.
《红与黑》主要描写下层平民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野心膨胀和破灭的悲剧。书名红与黑,有人说红是代表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代表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的黑夜。红是于连那颗不甘寂寞的心,黑则是那个时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最终黑夜熄灭了人们的热血。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中妒妇成群,多重其妒、悍的行为、言语的描写,少于刻画其心理活动。将其分类研究更能有利于揭示其作为和男性平等的社会性别之性格类型和心理状态。按照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描写,可将其分为两类:一为泼辣强悍凌辱型;一为勾心斗角狠毒型。透视出嫉妒这一先天性情感对人类性格、心理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于连形象及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于连身上具有的平民意识、性格的矛盾与虚伪性及直面人生的反抗精神这三个方面对于连形象进行了分析,并概括总结了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动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它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等的有效手段之一。黑格尔曾经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