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会导致对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的误判。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及企业经营模式两个层面界定和揭示区域性产业特征,并构建企业间竞争影响力模型,以判别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继而构建了区域性产业集中度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度量区域性产业的实际竞争状态,完善了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体系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开放条件下中国石油产业集中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根本原因。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实现石油产业的规模经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政府对石油产业的有效调控。主要针对中国石油产业在开放条件下的产业集中度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在分析影响产业集中度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石油产业集中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产业投资发展问题,只有解决产业投资问题,产业布局才会趋于合理,资金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和 循环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区域性产业投资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归纳了区域性产业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 区域性产业投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产业集中度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坚 《中国科技信息》2010,(4):155-157,161
产业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关键指标。通过测算对比中国、中国香港和美国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发现三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差较大,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介于垄断寡占型的香港银行业与高度分散的美国银行业之间,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远低于中国香港和美国。  相似文献   

5.
市场的集中度和规模是市场结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产业组织学的计量方法,对我国证券业的集中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业集中度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证券业目前的集中度偏低,并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苏畅  吴建福  邵娜 《科教文汇》2008,(5):132-132
市场的集中度和规模是市场结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产业组织学的计量方法,对我国证券业的集中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业集中度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证券业目前的集中度偏低,并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旅游协作区,是根据我国旅游资源的实际以及旅游产业所具有的特点而应该采取的旅游业结构调整战略,是通过凸显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来整合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旅游活动区间布局的大手笔,其意义和深度都要远远超过所谓区域经济合作。同时,旅游区的打造不仅要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性举措,更是要以之为龙头,打造我国“旅游产业板块”,整合旅游企业的生产链,促进和引导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的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5-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及其各行业的集聚度进行精确的度量。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越来越高,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高技术产业集聚梯次发展的特点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此,要引导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常人们习惯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独立的市场来研究,但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往的划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市场特点。石油作为基础能源,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其配置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际化。正如船舶等国际化产品一样,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评价其规模、垄断程度等是不科学的。下面我们从界定市场的因素来分析石油市场的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能量管理系统(EMS),主要是透过计算机结构终端主体,延伸自动化管理流程,进行结构质量控制的动作设计和补充。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切实维护内部营销管理的经济成本水准,通过发电到输电环节系统的严格认证,线路规划,加上设备大区级电网调度管理活动的覆盖,相应地改变了能量运作的手段。在计算机软件程序校正作用过程中,联合内在控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功效和用途模式,实施电网整体规模运转活动的指挥,以促进调度结构中电力标准自动操作流程的模式效应。保证区域电网管理工作的精准度;满足科学分析方案支持下的必要成本利益维护技巧,构建营销先进管理事业单位的信誉水准,确保人民不同生产、生活所需的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出发,结合科技服务业内涵及与制造业升级互动的有关机理,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对指标层进行比对梳理,再根据科技服务业主体服务能力及产业系统外在关联的辅助性行业发展状况确定了从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客体能力、综合发展潜力四个维度入手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6年全国30个省市的数据测度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其整体及板块之间、区域空间布局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现阶段产业发展态势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杜永强  迟国泰 《科研管理》2015,36(9):119-127
本文从绿色产业内涵出发,以国内外权威机构经典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个方面海选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与关键指标甄别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构建了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特色:一是根据有、无特定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排序是否产生差异,确定删除的指标是否为关键指标,删除对评价对象排序无影响的指标,保证了筛选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二是通过相关分析删除同一准则层内相关系数大的指标,避免了指标反映信息重复。三是研究表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煤炭消费总量等23个指标是评估绿色产业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广深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双城”联动,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本文基于区域产业协同理论,经综合分析两地该产业创新平台、企业、专利等相关数据,得出广深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存在两地专利合作量较低,专利合作意愿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较少,应用场景及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有待深化等短板,通过深入分析制约该产业两地协同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战略协同、创新链协作、产业链耦合、应用场景共建共享等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广深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成指数模型的中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韵  陈甲斌  冯丹丹  张艳 《资源科学》2015,37(5):969-976
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导位置,同时,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成为关注的热点。合成指数分析法是当前最为广泛地分析行业和产业线性波动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合成指数模型,结合交叉相关系数分析法,构建我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4年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3次较为明显的上升期和下降期,2014年延续2011年末以来市场低位徘徊的趋势。波动周期呈现不对称性和陡升缓降,两次出现右边长尾;煤炭行业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紧密。从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特征的研究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把握发展机遇,拓展对外合作,运用好金融因素,防范过渡金融化风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并从需求、投入、行为主体以及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技术转移的影响因子,建立了政府、企业与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博弈模型。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少华  汪佳蕾 《科学学研究》2007,25(6):1244-1248
 我国产业发展近些年出现了与国际上相似的“集群化”趋势,集群中的很多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纷纷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以浙江传统特色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区域网络的角度对集群高级化演进的路径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在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模式进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八大指标的广东软件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产业具有战略性产业的重要地位,发展软件业是广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文章从软件产业规模、软件出口额、软件企业的认定数、软件企业CMM/CMM I认证数、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数、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登记数、软件从业人数和国家级软件园区数八项指标来探讨广东省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产业集聚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理论.现从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时间逻辑,综合国内外主流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产业集聚、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测度的理论发展历程以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备受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计的是,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加大。然而现有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采用2007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再生资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① 再生资源产业前向关联大于后向关联,即对下游产业(如钢压延产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部门)的支撑大于对上游产业(如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等部门)的拉动;② 再生资源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③ 再生资源产业投资效应最强,就业和出口效应较弱,消费效应为零;④ 样本期内,产业关联和宏观经济效应均有所提升。可见,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良好,除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之外,也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