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理念: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豁达的心态和宽容的心理品质。马丁·塞里格曼和他的团队于2001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其中一种就是"宽恕"。笔者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及祖辈的爱包围着、宽容着、甚至是溺爱着,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人的  相似文献   

2.
<环球时报>刊登了<中国需要更多的鹰派人物>和<鹰派论无助中国外交>两篇文章.前者呼吁重估鹰派人物对中国的重要作用,给予鹰派人物一定的宽容空间;后者则认为"鹰派论"是"草民之见",缺乏战略家的眼光,强调外交战略与策略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宽容心:道德教育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宽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体现了它越来越高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呼吁宗教宽容、文化宽容、政治宽容与社会宽容.同样,宽容心的教育也在当代德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宽容--从对社会的要求到个体必须具备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把宽容作为对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宽容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宽容心的培养,阐述了宽容之心在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育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在搜集材料和阅读中理解宽容的含义,在倾听和讨论中辨识宽容。情感目标:通过创设特定场景,让家长和学生充分交流,在理解中体验家庭之间爱的伟大,明白宽容的作用,从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行为目标:借助活动,让学生践行宽容,并将宽容从"家"传递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二、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宽容的名言警句和身边的宽容之事。  相似文献   

5.
宽容分为"消极宽容"与"积极宽容",消极宽容是指主体在有能力干涉的情况下,毫无偏见并实事求是地容忍他者给自己思想带来消极影响的言行。积极宽容是指主体在有能力干涉的情况下,公正、审慎地宽恕他者给自己权益带来消极影响的言行。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要提倡消极宽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慎用积极宽容,培养学生公正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理性的宽容观。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到目前为止的学生生涯中,老周是我遇到过的最特别的班主任,他非常佛系。老周是我高二时的班主任,他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据说一直都是以带高三毕业班为主,我们是他近十几年来带的第一个高二班。当知道这个消息时,我们以为这个班主任会非常严厉,但事实上他比我们以往遇到过的任何一个班主任都宽容,他给了我们极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姜茜 《教书育人》2008,(2):37-37
目前研究老师如何宽容地对待学生的文章比较多,而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的文章却是鲜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在当前,对学生宽容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郭华清博士的<宽容与妥协--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一书,最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新的视角出发,用30万字的篇幅对章士钊的调和论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新见颇多,实为一部研究章士钊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阳光。宽容是一种依托于博大胸襟的高尚境界。宽容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爱是宽容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先学会爱。学会宽容.不仅是对我们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提高。而且是一面向别人展示自己道德修养高低的镜子。这是两篇与宽容相关的文章.或叙事或言理。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杨爱东  薛莹 《文教资料》2008,(26):17-19
周作人和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优秀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风格、理论迥异,但也存在相同之处.从两者对小说<沉沦>的批评可以具体看出两者批评风格的异同,异中更多的则是成仿吾批评的"超越"原则对于周作人"宽容"原则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对救他的副主教有犬马一样的爱,对人们的伤害他宽容,对深爱的吉卜赛女郎用生命向她告白,我心中只涌出胡兰成给张爱玲的一句话: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学者在提倡宽容和宽容教育,然而,当今我国社会最需要的是法治、公正,而非宽容.中国自古以来缺乏法治与规则意识,强调退让、容忍,"中国式宽容"即纵容,即软弱、怯懦、隐忍,即冷漠.现今,我国社会还存在一定范围的利益冲突,一味倡导宽容,很可能阻碍法治与公正的实现,阻碍公民规则与法律意识的形成,且与"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规矩意识"等相背离.提出置宽容教育于法治与公正教育的前提之下的"三水平六层次"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数不少的儿童有过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体验.从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儿童的这种宽容符合“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的功利原理因而具有合理性.但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没有考虑他人和共同体的利益,宽容也仅仅是实现儿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偶然性手段,这使得这种宽容具有局限性.面对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价值教育需要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从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转向基于共同体功利的宽容,引导儿童不仅仅将宽容作为增进个人和共同体利益和快乐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自主追求的价值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宗教和上帝被反复提及,本文拟从鲁宾逊宗教观的发展入手,分析宗教发展依次经历的两个领域,和鲁宾逊的宗教宽容思想及其对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具有宽容品质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现代普遍缺乏宽容精神的中小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到底什么是宽容,如何培养儿童的宽容品质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学会"宽以待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虽然安排了一定的插图和小资料,但仍显"简略、抽象、难懂".作为刚进入初中不久的八年级学生,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宽容""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宽容""怎样培养宽容精神"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和教材的特点,本人收集和整理了有关资料,写成此文,以期为初中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备课教学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个体宽容和制度宽容是宽容研究领域必须注意的两类宽容,它们各自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立足于当代社会、当代多元的生活架构,从个体宽容和制度宽容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的人性预设、不同的内蕴、不同的维系与提升手段、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适用历史时期这五个方面,厘清个体宽容和制度宽容各自的边界、支点、合法性以及历史语境,进而揭示宽容研究中不可将个体宽容与制度宽容语境错位,必须在一定的历史语境、社会语境中确定其各自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宽容的魅力》的确是一篇启人心智的好文章.通过认真阅读我们发现.文章不仅告诉了我们“宽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宽容”.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相似文献   

19.
宗教宽容思想是洛克对他所处时代的政治所做的回应,是他从理性、国家、社会安全等角度出发对宗教问题进行的阐释。洛克并没有局限于宗教宽容,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宽容原则问题,指出教会与公民社会在各自领域内宽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对宽容价值的普遍认可与在宽容的定义和范围上的深刻分歧相伴而行,这与人们对宽容的条件了解不明晰有关。差异是宽容存在的情境条件,而否定反应、能力和克制是宽容的定义条件。从行为主体是否对他者有否定反应,宽容与冷漠相区分;从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去干涉他者,宽容与默许相区分;从行为主体是否克制去干涉他者,宽容与不宽容相区分;从行为主体是否一种彻底的克制,宽容与宽恕相区分。通过宽容的条件分析,我们得出:宽容是行为主体在差异情境中对于敌对的他者有能力干涉却不干涉的一种克制,是一种介于不宽容与宽恕之间的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