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香 《新疆教育》2013,(10):69-70
高三各门学科的统一协调安排是一门科学,如果学生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老师靠抢占时问来抢成绩,很难赢得高考。因为高考赢在总分,单靠一两科强是不会走得远的,高考也难以取胜。  相似文献   

2.
信息波     
北大小语种今年不招志愿外考生据北大招办消息,北大今年招收小语种不再在高考前进行面试、口试等考查,改为在高招中提前批次录取。据介绍,今年北大招收小语种不再在高考前对报考学生进行面试、口试等,将在参加高考统一考试的考生中录取,不再划定范围,有专业志愿的考生都可以报考,录取工作放在提前批次中进行。据悉,小语种专业如果在录取线上招不满“志愿考生”,学校会下降一两个分数段录取,不招无志愿考生。 (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3.
通过科学有效的指数函数加权计算方法,把有特长的学生从考生中凸显出来,让他们有资格、有实力参与高考竞争,而不要因一两门弱科而被大学拒之门外,达到选拔特殊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高考考场作文想获得一个理想分数就必须让作文有亮点,如果全篇做到熠熠生辉恐怕有难度,但有一两个亮点,也就起到了"一俊遮百丑"之效,抓住阅卷者眼球,打动阅卷者之心。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目前高考考纲要求以及学生作文现状看,应在作文创新上下功夫。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作文。目前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在高考分数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所以提高数学成绩,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如果数学学不好,那么高考成绩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兴趣教学是现在高中教学中非常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打开学生通往数学殿堂的大门,还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将沉闷的高中生活变得生动并富有激情。  相似文献   

6.
周春林 《初中生》2006,(11):4-7
凡中考满分或高分作,都要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要使整篇章有新意,有特色,对许多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章中设置一两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在章中有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亮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南京师大教授、江苏高考作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亏你想得出来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练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  相似文献   

7.
问:如果身份证上的姓名和学籍卡上的姓名不同,能参加高考吗?答:如果姓名出入不大,可以参加高考。如果姓名完全不同,那么应该以学籍卡为准,到当地派出所更正身份证上的姓名。问:我听说高考体检查出有大三阳(传染性乙肝)就没有高校要的,是吗?要是不要该咋办呀?答:如果有大三阳,就属于体检不合格,是不能被高校录取的。患大三阳的考生如加紧治疗,一般可达到高考招生体检要求,到时候一样能考大学。问:我有小三阳(稳定期乙肝),可以参加高考吗?我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转,这种病难道治不好吗?答:小三阳患者可以参加高考。这种病是有些难治,普通的药品…  相似文献   

8.
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在科目改革上提出了具有创意的目标模式"3+X".众所周知,3是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X是选择科目,由各大学决定,可以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的任意一门、二门或多门,也可以是综合科目.如果X的选择权确实交给了大学的话,这种改革无疑增加了大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自主权,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高考已经成为了人们评价一个人知识文化的分界线,因为高考分数不达标,可能连一个三流大学都上不了,所以在现在的高考中,莘莘学子都在奋力直追,只为自己能够增加一两分,要明白一分甩掉一千人,这话不是别人口中的诓话,所以想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每门科目都应该努力,而数学就是必考科目之一,在数学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0.
在职校,专业课教学往往倍受重视,但又常常缺乏浓厚的教研气氛。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办学规模还比较小,所设专业多而杂,每年每个专业往往只招一至两个班。在开设某门专业课时,也就仅仅一两个教师是有“共同语言”。很难形成象开设文化课时有众多教师共同参与的局面。那么,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1、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俗语云:“一人不及二人智”,大家坐在一起,围绕某一课题进行积极的探讨,扬长避短,最后可以形成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1.
张小洁 《考试周刊》2015,(13):132-133
<正>江苏省自2007年实行"小高考"至今,学生每门"小高考"学科拿一个A就可以在高考中加1分,如果得4A,在高考中就能加5分。针对这项政策,各校政治教师在"小高考"科目教学中各显神通,目的是让更多学生拿A。而在此过程中,政治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由于物化班是一个学校的门面,因此物化班学生在政治"小高考"中能否得A让政治教师"压力山大",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拿A,很多政治教师在进行哲学新  相似文献   

12.
高中是学生进行高考的接轨阶段,所以学生在高中这段时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化学这门学科在高中阶段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科学,同时它也在高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如果学生无法具备相应的素养,那么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临近高考一个月,常有考生打来咨询电话,虽然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是咨询的核心都是相同的,就是最后一两次模拟考发挥失利,成绩不太理想,非常害怕高考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有些考生虽然没有失败的经历,但是他们也会为最后的一两次模拟考试担忧,万一要是考砸了,怕会影响到高考的发挥。考生们有这样的担忧并不奇怪,因为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身上的高考压力也逐渐增加,而且考生考虑到时间有限调整改变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也是高考必须考的一门学科,高中数学在高考分数中占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名学生要想上一所好学校就必须学好数学,那么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生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听课效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速率,因此高效课堂普遍受到了教师、家长、社会的重视。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增负说     
《中文自修》2015,(1):3-4
华东师大一附中昂玥辰九月中旬,上海市宣布了高考改革的政策,其中包括:英语由统一考改为考两次,高考只考语文和数学;高中不分文理,学业水平考分为合格考与等级考,等级考从六门中选取三门,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后进行等。高考改革虽然具有种种必要性,但就"减负"这一点而言,它满足了吗?如果单看"学完一门考一门",高考改革确实是减轻了学生在高三时的压力,并将知识合理分配在高一高二。这样,学生到了高三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在每年高考语文阅卷时,老师们都有同感,一篇文章中如果有一两个“当家句式”,整篇文章就会“增添亮色”,略加点缀润色,语言得分率就相应提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重视一些典型句式的仿句训练。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目的。本文欲从仿句、扩展语句训练角度探寻其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很多同学都觉得学习政治十分枯燥,似乎都是理论的背诵和生搬硬套。却忽视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载体,只是承载的内容和分量不同。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大事、国际争端,都和政治相关。但是政治这门课程,似乎直到高中的最后一两年才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高考要考。那么,在高考前的最后复习冲刺阶段,政治复习应该有怎样的侧重点呢?本文的建议是,关注一年来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做最后的梳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洪方煜 《求学》2004,(11):43-45
话题作的出现给高考吹来一股清风,考生们摆脱了过去那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畏首畏尾的心理,可以在话题所限之内大展身手,扬长避短,张扬个性,展示才情。而高考作改革增加了发展等级,并明确提出考生作要“有创意”,这更让那些基础厚实、注重创新的考生得以脱颖而出。话题作使得这几年的  相似文献   

19.
高考数学试题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它的选拔功能毋庸置疑.首都师范大学张饴慈教授指出:解数学题不应是公式、规则的演绎游戏.有的学生考完后就忘记考过的试题,若干年后能记得高考题的考生更是寥寥无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考题能否有趣一点?如果高考题中能有一两道有趣的问题,这对于数学的传播与应用甚至是数学的研究是大有好处的,每年全国都有几百万的考生啊!下面是笔者对近年的若干高考试题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中,句式的变化,词语的转换,逻辑的紧凑,都让我们的文章很具表现力,如果再能用上一两个复合句,不仅展现了我们高超的驾驭句子的能力,而且无疑让我们的答卷锦上添花,增加了我们制胜的砝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