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为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科学且可行的教学策略。然而我国一些高中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德育教学效果不好等。基于目前高中德育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分层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又针对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实施分层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输体育学科的知识、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获得综合性的成长。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对当前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将“德育”与“体育”进行有机结合,在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或设计运动练习的过程中渗透优秀的德育思想,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并形成积极、深刻的体育情感,让高中阶段学生逐渐喜欢上体育课,并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与品质。  相似文献   

7.
曹红梅 《教师》2013,(28):9-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以后,更加追求精神文明上的提高。然而社会上的各种陋习仍然存在,并且根深蒂固,使得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工作进行艰难。高中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将道德体验引入到高中德育中来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与趋势。本文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和研究了采取一定方法与手段,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提高道德体验在高中德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提出,为新世纪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的机构,应把德育放在首位,研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提高教育工作的素质.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实验现象、旧知和新知的联系、猜想与事实的矛盾、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差异、学生生活经验、化学史等预设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教育发展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育方式要不断创新与改革,以便于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高中德育的教学成为了高中教学的重点,但高中德育教学的开展存在一些基础条件和必然原因,作者在文中通过分析德育教学的各项内容,整合出了德育教学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1.
导师制是高中德育工作在新时期的一种有益探索,它以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学业与道德同步指导的一种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管理制度。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普及,使高中导师制的教育途径网络化成为可能。社交网络丰富了德育资源,拓宽了德育渠道,有利于提高导师辅导的效率和效果。导师运用这一新平台开展德育工作时可采取利用社交网络更新和共享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家访,创建主页进行多方互动以及个别化辅导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道德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师面临着诸多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体制与个人、将学生看作目的还是手段、关爱和公正、主流与多元之间的冲突,本文试图对之进行剖析,并提出可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实施德育,从而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渗透性教育操作,对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提升。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利用,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启动实践体验,为德育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环境,有效塑造小学生多方面的道德品质。据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分化、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中华传统道德和革命道德以及社会主义道德遭到了现实的无情冲击,道德信仰处于一种失范状态,学校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德育价值理念与道德选择的冲突,中学功利性考量中个体的冷漠和"孤独",德育偏重工具性使个体渐失"自我",学校德育走向"虚无主义",这些现实使中学德育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学生道德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需要不断经历各种道德冲突又不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才逐渐成长起来的.真实的道德冲突,将学生的切身利益置于真实的情景中,使学生的书本道德得到升华,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能够根据具体情景精心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品质,规避"知行脱节"现象,有效促进大学生道德能力的生成,探索运用"道德困境讨论"模式,实现德育课堂教学主体、学习方式、教师能力方面的教学改进,并结合真实的教学语境,从道德困境故事的质量、道德气氛的营造及道德冲突的推理形式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运用要则。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关于人性的纶断有许多种: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亦善亦恶论等等。他们大多以其人性观为起点,依据一定的道德目的来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的。可以说不同的人性观就推演出不同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功能主义冲突论对社会冲突的根源、类型和正功能,特别是安全阀机制的阐释,为理性看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冷漠提供辩证性指导。物质性资源分配不均及非物质性因素分歧诱发的社会冲突,成为道德冷漠滋生的社会基础。大学生的道德冲突是导致道德冷漠的社会冲突之一,也成为高校防范道德冷漠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可以从大学生个体道德冲突干预、冲突"正"功能发挥和冲突"根源"减少等方面着手,将防范道德冷漠的机制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  相似文献   

19.
我们几乎从生下来开始就接受德育教育,开始主要是来自父母亲人的,上学后主要是来自学校老师的。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教育者做了大量工作,而取得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更是受到多方面的指责。这不能不让人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德育如此的低效?我想,我们的德育工作肯定是有问题的。本文从一些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入手,分析德育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2011,(1):31-34
鲁洁教授曾说过:"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与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