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史料的发现,文章探讨了晚清新式官报的发行费用变迁及其背后复杂的权力关系。创办初期,新式官报享有发行免邮优待,官方邮政也因此得以推广。执行了长达四年的免邮政策后,因经费浩繁,难以支撑,新式官报的发行费用由免费调整为收费七成。其后,中央政府创办了《政治官报》《内阁官报》,报费金额随着清廷态度而松动,中央官报再一次享受了部分免邮政策。新式官报发行费用从无到有的反复改变表明,报刊活动不仅事关媒介自身,而且往往处于动态平衡的权力关系中,应将其置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因素环环相扣的整体网络中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2.
倪延年 《传媒观察》2023,(5):114-120
本文依据“中国近代官报是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环境中,由‘官方人员’用‘官方资源’创办并为‘官方利益服务’的新闻媒介”的观点,认为林则徐奉旨到广州禁烟时期主持编译的《澳门新闻纸》具有中国近代官报的主要属性;通过梳理《澳门新闻纸》启迪后人译报活动并在后世中国近代官报留下不同“印记”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近代官报起源于《澳门新闻纸》”的基本观点。《澳门新闻纸》编译工作在广州完成,内容围绕“广州禁烟”主题,抄送对象主要是与广东事务相关的朝廷官员,因此具有了近代地方官报的某些特点,因而《澳门新闻纸》也可说是中国近代地方官报“起源”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一册,公布了不少道光三十年清廷为镇压两广地区会党起事而发的上谕,但清廷为何发布这些上谕及接受上谕后地方官员是如何遵旨办理的奏折,却收录不多,现将这两方面的有关奏折予以公布,以供研究者全面了解当时两广地区会党反清斗争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談邸报     
“邸报”是中阔古代的宫廷官报。在歷史文献中,它有时被称为:“邸鈔”、“閣鈔”、“朝报”、“雜报”、“条报”、或“除日”。因为这种官报大多在首都出版,所以又通称为“京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紀汉武帝初年,中国就出現了这种被称为“邸报”的宫廷报紙,它們是一种由地方藩鎮派駐在首都的“邸吏”,用竹簡把朝廷的命令傳报給地方的官报。  相似文献   

5.
对于清末留日学生监督处所刊行的《官报》的收藏状况、内容及其史料价值,目前所知者尚少。本文在介绍《官报》的收藏和利用状况、《官报》刊行机构"游学生监督处"的成立经过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官报》的资料容量及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两广总督”是个比喻。所谓“两广”,一是广交朋友:一是广积资料。朋友,是记者的耳目,触角,信息神经;资料,是记者的财富,外脑,思想的参照系。因此,“两广”对记者来说,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当好“两广总督”——这不是推理,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我曾经采访过30多位新闻同行,其中有笔耕三四十年的“老新闻”,也有佳作迭出的新闻“新星”,他们几乎全都认为,没有许多朋友,没有丰富的资料,要迅速地捕捉新闻,要写出有力度的报道,是不可想象的。有的同志干脆建议大学新闻系开设如何交朋友,如何积累资料的课程,他们认为这甚至比传授如何写新闻还重要。大概正因为如此,一些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公共关系”以及“图书档案”的一些课程;一些新闻单位则把“公关能力”,收集、整理、运用资料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富报民报的纷纷出版和清朝对报刊的压迫 1900年义和团运动遭受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以后,1901年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出卖中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从而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也日益高涨起来了。为了缓和人民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清政府不得不在1901年和1904年间,发表了一些实行改革的命令,1906年9月宣布了所谓预备立宪,1908年9月又公布了钦定的“宪法大纲”,并规定以九年为预备立宪的期限。这个时期,全国各地先后出版了许多官办报刊,如“北洋官报”,“南洋官报”、“安徽官报”、“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官报——邸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出版史料》2005,(3):124-125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是西汉时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后来作为地方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是地方和中央之间沟通信息、传播信息的联络机构。由邸吏向地方传达朝政的“报告”或“情报”,这些官方文书(“报告”或“情报”)就称为“邸报”。西汉时的邸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官方文书发布制度,只是供地方机关长官及其幕僚阅读与了解,唐以后才逐渐成为政府的公报,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是我国官报的雏形。邸报不是一个报的专名,而是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是封建王朝传知朝政和地方官员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有时…  相似文献   

9.
崔丽芳 《兰台世界》2012,(24):40-41
明代广西人陶鲁,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由新会县丞官至湖广左布政使,兼广东按察司副使,带管广东岭东道,世号"三广公"。陶鲁一生长期任职广东,于两广地方建设多有创建性举措,是明代中期地方政治精英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一) 我国新闻出版法的出现1815年外国传教士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近代报刊。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在外报宣传的刺激下,我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开始了办报活动,并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问题。随着改良运动的发展,国人的办报活动有了蓬勃发展。在维新变法期间,有人提出制定新闻法的建议。“报律”一词在中国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是1898年6月孙家鼐为筹办上海《时务官报》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提出来的。他说《时务官报》“既改为官报,自应拨以官款。拟照官书局月拨千金”,  相似文献   

11.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收集大量光绪、宣统两朝有关川滇边务的奏折和往来电文。编者为每条档案史料拟出了标题。该书收录了岑春煊关于统筹西北全局的一封奏折,编者拟名为“两广总督岑春煊统筹西北全局酌拟变通办法折”,所落日期为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二日。然查《清代职官年表》之“部院大臣年表”,岑春煊当年三月廿日由四川总督改授邮传部尚书,四月十七日才再改两广总督。此折时间落款四月初二,拟名中称“两广总督岑春煊”则不确。应以“邮传部尚书岑春煊统筹西北全局酌拟变通办法折”作为标题为宜。关于《清末川滇…  相似文献   

12.
刘磊 《传媒》2002,(7):38-40
一 《申报》早年有个名叫蔡尔康的主笔,秀才出身的他,自号“铸铁庵主”。沪上名士郑逸梅写过一篇文章,介绍秀才主笔的名片。在蔡尔康的名片上,他把自己的头衔列了一大串: “四品街分部主事奏保经济特科、六举优行恩贡生、历办《申报》副主笔、《沪报》总主笔、《新闻报》开创正主笔、《南洋官报》采访委员、历掌《万国公报》广学会正翻译”。 从他这张有趣的名片上列举的这些头衔来看,蔡尔康事实上已经脱离仕途,成为了一个“职业报人”,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近代河南报刊的人,常提出,河南近代报章究竟发端于何时何报呢?我国著名报刊收藏家冯翰飞先生在《开封报界小史》中写道:“开封当前清戊戍政变之时,即刊有河南官报一种,半月一册,实为河南(近代)报章之鼻祖”。冯先生在这里所说的“河南官报一种”,就是河南清政府官书局于1898年8月在开封出版的《汇报辑要》。过去,只见有冯先生的这一记述和开封市图书馆肖凤桂同志  相似文献   

14.
徐建平 《历史档案》2007,(2):92-96,91
晚清以来民间报刊大量涌现,并出现了报业专业化的趋势.随着清末"新政"的进行,新式官报随之兴起,成为发布公文、命令、政令的重要载体,而且成为大众传媒.就直隶而言,直隶地方政府在地方官报的创办、资金的投入及发行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使直隶地方官报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较大改革,而且在内容上有许多创新.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期间,新式官报迅速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报刊与社会变革间的能动关系:一方面,急剧的社会变革为官报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和土壤,官报的功能、内容和形式、体系均迅速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官报不断为“新政”摇旗呐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政”的发展.但归根结底,官报的政治立场是反动的,作为一种舆论控制的极端手段,在清王朝覆灭的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相似文献   

16.
制定中国图书馆法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10多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图书馆事业的不少法令、方案、条例等。如1950年.国务院颁发了古迹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法的命令;1955年,文化部颁布了《关于征集图书、杂志样本办法》;1957年,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1980年,中央书记处通过了《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发展各类型的图书馆,组成为科学研究和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图书馆网。”  相似文献   

17.
为匹配现代报刊体例,晚清官报中的通行公文在版面格式要素上进行了精简,并新增公文标题这一形式要素。在通行公文的体式建构上,《北洋官报》和《内阁官报》并不统一,《内阁官报》创立了专门的通行公文体式,《北洋官报》则继承传统的文体分类,采用了多种文体融合的体例。通行公文的诸多形式改变充分反映了清廷精简文书、提高效率的意图,且这些改变也成为民国公文改革的先声。晚清官报中有关公文标题的探索也为后来实体公文标题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商务官报》是清朝廷中央机关出版的第一份部门性报纸。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存世状况和历史作用与影响等的阐述,提出了《商务官报》是清末西学中用产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开封报业始于北宋。《河南官报》的创立拉开了开封近代报业的序幕。在民国年间一 三次高潮,先后创办报纸多达百余种。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开封报业中的有志之士伸张正义,讨伐无道,付出了血的代价,以《开封民立报》、《豫报》、《河南民报》、《中国时报》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虽然曾产生过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但现代意义上的报业萌芽却是近代的事,远远落后于西方。 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指出,“邸报”二字的首次出现始自唐代。唐代宗大历(公元766-779年)年间,诗人王建曾作《赠华州郑大夫诗》,其中“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中的“报状”,就是朝廷发行的官报,主要用于朝廷的事务发布,这是有关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唐人孙樵在其所著的《经纬集》卷三载有《读开元杂报》一文,对唐代朝廷官报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尽管历代朝廷对报纸管理甚严,禁止民间私自办报,但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