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斯是秦朝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和损人利已、不择手段构成了其思想性格的两个侧面,这是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的思想性格,与秦二世的不和,以及儒法学说的冲突对他的影响,三种因素最终使得李斯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潘金莲先"不肯依从"于大户,后不满自己的畸形婚姻,这是对统治阶级、封建世俗的挑战与抗争.但后来她却成了西门庆这个流氓、无赖加恶霸的无耻淫欲的牺牲品.潘的人生追求是必然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但实际都"不可能实现",因此构成了她的悲剧命运.其悲剧是封建制度下任何一个追求爱情幸福与个性解放的妇女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3.
李旋 《英语广场》2012,(3):14-1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小说中多方面的悲剧性冲突,本文首先从女性主义及传统的父权制偏见入手,分析苏菲与其父亲及周围男性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索苏菲与身边男性的矛盾冲突。其次从种族主义入手,分析小说中犹太人与德国纳粹、美国蓄奴制产生的种族冲突。最后,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对文章的主要角色进行人物身份分析,探索角色的身份冲突。特别是文章女主人公苏菲,其身份在小说中也是最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4.
古来学界多有以李斯为法家者。但考诸史实,不管是其学术源流,还是其政治表现,李斯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儒学色彩。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导致他在为政过程中犯下了种种错误。秦朝的残暴政策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不能从表面上据此而将李斯归人法家。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所以能在当初引起读者普遍关注并在几年后的今天依然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是因为它创造的普通人遭受欺凌与损害的悲剧形象深刻地引起人们内心中因同类遭遇降临己身的恐惧.同时,它将一部悲剧的悲剧性逐层深入展现的方式更是将人们的这种痛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更使读者在痛感过后进行了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李斯是秦代的风云人物.在统一六国和创建秦朝的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荣辱进退与秦王朝盛衰兴亡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斯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该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李斯的悲剧人生.总结历史教训,并以此管见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命运轨迹。  相似文献   

7.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人们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薛宝钗成长背景、处事方式的分析,揭示其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伦理观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特征,从而诠释薛宝钗这一典型人物的悲剧性,她虽然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与帮凶,但也是被封建势力压迫的受害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斯是《史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秦朝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身上集合了辉煌的时代光芒,同时也背负了嫉贤妒能和为臣不忠的骂名。造成他悲剧人生的根源是其性格,而其性格又是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时代产物。  相似文献   

9.
明清艳情文学繁盛的历史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其二是不同哲学观点的碰撞带来的影响;其三是不同宗教派别的禁欲主张带来的影响;其四是性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其五是俗丈学的整体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诗性正义"指文学艺术是倡扬正义的,旨在为人类创造一种有尊严的、崇高的、充满正义感的理想主义的生活图景。"诗性正义"在悲剧性文学中显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品主旨阐扬正义,二是作品结局显现正义或召示正义。然而,创作实践中出现的形式意图与效果的悖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正义境界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居间而行,让诗性正义的阳光普照我们的文学生存和现实生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通过对战国中后期的两位杰出的楚国政治家屈原和李斯不同的政治命运的深刻反思,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揭示了二人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两方面的讨论,从而证明了反面人物也能成为悲剧人物。一个人从阶级方面来看可能是反动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人自身的个人价值,而且从悲剧的效果看,反面人物的巨大的抗争精神同样能使人们感到同情和怜悯,把悲剧的精神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哀悼文学产生于先秦时期,到魏晋时已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西晋文学家潘岳在哀悼文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大量优秀的哀悼作品标志着哀悼文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郭建 《历史学习》2007,(4):45-45
读者大概都知道,劝秦始皇下焚书令的李斯,后来自己也死得很惨。在秦始皇暴毙后,是他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可是后来他又和野心勃勃的赵高发生矛盾,被赵高诬告为“谋反”,关人大牢,“榜掠千余”,李斯迫不得已,只好认罪。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样的案件要经过皇帝派出的使者复审才能定案,李斯满心希望能够在秦二世派使者来复审的时候翻案。可是赵高比他更精明,预先派了太监冒充秦二世的使者前来复审,李斯不知有诈,喊冤翻供,结果是招来一顿毒打。反复几次后,李斯不敢翻供,结果在真的秦二世使者来复审时,还是认了这个死罪罪名。终于逃不脱被“具五刑、夷三族”的下场。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文学观念中的善与美是一体的,对以生命为本的超越性的善的追求,使得沈从文文学观念中的善有一种终极性的价值指向,而这种善又是和美的形式合一的,体现为一种抽象之美。沈从文一方面非常重视文学对改造国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种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这使他的文学观念既不同于启蒙作家,又不同于唯美派或纯文学作家。对于沈从文来说,他的试图融合多种对立因素的努力,在现实的层面上预示着一种悲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李斯的功过与历史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李斯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其功在于:一、谏辅秦王政,作出“天下统一”的决策;二、谏阻秦王逐客,为秦王政广揽人才;三、参与重大改革,巩固奏的统一;四、提出“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经济政策和“百姓当家,则力农工”的经济思想。其过在于:一、扩大焚书事态,摧毁文化典籍;二、妒贤嫉能,谗杀韩非;三、屈从赵高,诈立胡亥,阴弑扶苏,逼死蒙恬;四、阿顺苟合,助纣为虐。李斯的功绩与罪过,具有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封建思想毒害下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悲剧性人物。他一生不曾考取秀才,但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身份,一生穷困潦倒,满嘴之乎者也遭人耻笑却又不自知,他是封建社会落魄读书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字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其字体经历了陶文、甲骨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阶段.其中小篆的产生,宣告了汉字古文字阶段的结束,而这份功劳就归属于秦相李斯.本文试从个人生平、书同文字及书法成就方面对李斯对中国汉字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写李斯传,目的在于破李斯“极忠”的俗议,因此传文的中心便指向了李斯的灵魂。本文则通过对李斯生平行事,特别是通过对他参与废扶苏立胡亥问题上与赵高六个回合的对话,通过对他原想进谏结果却上了一篇《论督责书》这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剖析,来透视李斯的灵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看待李斯的德与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悲剧性"审美范式被20世纪中国文学偏狭化的接受为"社会悲剧",成为"五四"和"新时期"文学的主导审美范式,不仅充分实现了文学的政治文化功能,整体上提高了中国文学作品的悲剧性蕴涵,而且作为新的批评范式,重估了中国旧文学,推动了文学研究方法的自觉和文学观念的现代化。但"偏狭化"接受,特别是其极端发展的"英雄性"范式,遮蔽了"悲剧性"的人本体探索功能,从整体上弱化了20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