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中药制剂技术"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处方设计、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设备使用、合理应用、质量控制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制药行业的操作型人才.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围绕"素养为本"的目标,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2.
论文运用职用学理论对颜色词"黄"的字用职能进行了全面的测查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黄"字的形体构意及其本用职能、兼用职能和借用职能,并重点分析了"黄"字职用的演变情况(兼用扩展和借用扩展).在全面测查的基础上,梳理清楚了"黄"字职用的发展脉络、使用时限和使用频率.不仅充实了职用学的内容,更为汉语史、词汇学、训诂学提供了具体的个案研究实例与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中药大部分是生药,必须经过特定的方法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兽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特点.中药炮制是为中药制剂生产提供合格炮制品的一个必要环节,只有掌握好这一关键技术,才能确保药物质量和药效,对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药炮制实验教学是"中兽医学"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内容.为达到将动物...  相似文献   

4.
"连文"在训诂、校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历来学者对此有不同理解.文章在澄清"连文"和"反义连文"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论衡>中的用例,主要就其中的"反义连文"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到它的特点、作用等几个方面,以期以此为突破口展开对"连文"和"反义连文"的广泛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小白鼠内服叠氮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毒性试验测出了叠氮钠的半数致死量(LD50)35.81mg/Kg,为剧毒物质和在动物机体内的蓄积系数K值为3.25,属于中等程度蓄积,并通过对蓄积毒性试验死亡的小白鼠进行解剖,肉眼可见肝脏有点状坏死灶,提示叠氮钠对肝脏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而其它组织如:肾脏、脾脏、肺脏、胃肉眼观察则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药典》对"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并针对已经取得的教学效果做出深度反思,为进一步优化"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并可为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研究统计了《黄帝内经》李照国英译本中"黄"的英译,发现"黄"在文本中有不同语义,译者对相应文本的英译处理得当.但通过考察,研究认为"黄"在形容面色体征时不宜直译为"yellow",同时也与译者商榷"雌黄"与书名中"黄帝"的英译.  相似文献   

8.
欧翔 《动漫界》2022,(16):45-46
一、活动背景 受民间传统游戏"占角"的启发,教师带领幼儿设计了大班体育游戏"占圈". 玩教具材料:游戏材料主要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呼啦圈,以及与呼啦圈颜色、数量相对应的腕带. 环境场地:该游戏的场地选择比较自由,室内室外都可进行,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多功能活动室开展.  相似文献   

9.
"金光杏梅"主要性状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植物学特征、生长与结果习性等方面,对新乡市优选的"金光杏梅"(golden Plum)进行了细致地研究.结果表明"金光杏梅"是一种介于杏与李之间的中间类型,更进一步推断是杏与李的自然杂交实生后代.该类型具有很强的栽培性和抗逆性,早丰产性强,且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良,果形端正,色泽艳黄,是颇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杂果类.并分析了栽培特点及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杏梅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了"一词义项的分析,根据相关性和相似性联想的思维逻辑,从词源学的角度追溯"黄了"的造词理据.本文认为,用"黄了"表示"荒了"是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作用下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药的体内作用过程一直不明确,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中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和标本兼治的治病机制和分子机制,为中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皖北地区中药材种植现状和经济效益的调查,发现皖北地区中药材种植有171科共410多品种,种植面积达40万公顷,形成了几百个中药材种植区,皖北地区的中草药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牡丹、白芍、白术、丹参、桔梗、瓜蒌和板兰根等中药材为皖北地区常见药材,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药材面积的25%~45%左右。皖北地区大力发展药材经济,使其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但调查发现在中药材种植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盲目引进本地不适宜种植的药材;中药材种植技术力量薄弱;农药残留等。如何认识、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保持和加快皖北地区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名英译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苑苑 《海外英语》2011,(9):239-240
围绕"浙江中医药大学"现用英文校名"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针对现用英译的不妥之处,文中提出了三种合理的译法,分别为"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jiang"、"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并从跨文化视角思考我校校名英译问题,以期对中医院校校名表述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娟 《考试研究》2013,(1):51-57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中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本研究运用多元概化理论评估2012年中医综合考试的总体信度、试卷结构及二级学科分配比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从考查的学科内容看,方剂学、中药学、针灸学、中医内科、中医诊断学的测量精度较高,而中医基础理论的测量精度相对偏低,可通过适当提高该学科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以增加测量精度;(2)从设置的题型看,各题型的测量精度均较高,各题型的分量分布较适当。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后疫情时代”,在防疫、抗疫常态化的现阶段,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最能适应当下课程特点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学者来说,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能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与手段,这都是应当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利用SPOC教学模式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SPOC模式的开展与学习效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同时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反馈也显示出大多数学生较为适应以在线教育为特点的SPOC教学模式,证明了SPOC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利用好已有研究基础的以SPOC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带来的改变,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乃至本科、研究生的日常教学中,从而为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难生化降解中药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浓度难生化降解中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初级混凝沉淀-臭氧氧化-二次混凝沉淀-SBR法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试验结果表明,以两次混凝沉淀和臭氧氧化作为预处理可有效提高中药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整个工艺中污染物的去除率;出水中各项污染物指标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疾病寒、热、虚、实的大致分类,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损则益之的食补疗法,对病人饮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指导,使之与疾病和治疗不相矛盾相得益彰.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达到了促进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东盟留学生学习中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雪妮  邓远美 《高教论坛》2010,(1):15-16,32
对广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在校中医学专业的东盟各国留学生在中医知识的学习及课程的设置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东盟留学生普遍认为中医知识结构设置中,中医基础知识最为重要,其次是中医临床知识、中医技能操作能力。从而全面解读面向东盟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高等医学院校确定适应东盟国家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实习教学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2012级中医类本科医学实习生4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采取T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带教。出科前从临床接诊、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对进行出科考核。结果:临床接诊及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实验组平均分>对照组平均分。结论: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药鉴定学实验是中药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实验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引入课堂中药材粉末制片与观察中,并辅以中药材理化鉴别实验,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材饮片性状特征观察,全方位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与毕业后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对接,以求快速适应相关中药学专业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