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双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1):122-124
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下卷中说:“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这里所说的情形最可能发生在 相似文献
2.
1.下图为一部西方法律文献的部分章节目录。据这部分章节目录判断,该文献很可能是 相似文献
3.
4.
1.“作品的主人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反抗精神;他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苦闷,却又蔑视群小。”下列作品中,与这一描述最相符的是 相似文献
5.
张汉林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5):56-59
1.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开始进入新课程学习的时候,我们所选用的新教材只是国家发行的多种教材的一种。那么,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些教材共同阐述了哪些基本的知识点?我们在教与学过程中又该如何科学地把握新课程与高考的自然衔接。江苏是进入课改较早的实验区,一批江苏名师在长期课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他们教与学的经验,精心编制了“新课程历史学习专题导引——置疑·透析·精练”,我们认定它定会给刚进入和将要进入课改省份的师生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要弄清楚上层建筑的发展情况,必须搞清楚经济发展特点和经济的基本结构.在学完高中历史必修二后,为方便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所学知识的掌握,我总结如下归纳复习提纲,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9.
[学法点津]
1.本专题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江南经济,以及重要的经济政策等内容。古代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和江南经济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是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对重要经济政策的评析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要弄清楚上层建筑的发展情况,必须搞清楚经济发展特点和经济的基本结构.在学完高中历史必修二后,为方便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所学知识的掌握,我总结如下归纳复习提纲,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黄爱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85-87
专题复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掌握赋税制度发展变化的情况、特点和走向,了解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陈刚 《初中生世界(初三物理版)》2008,(Z6)
人用肉眼观察物体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人眼不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也不能看到微观领域的微生物等.望远镜的作用就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以便看清,如用一架好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还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星星.显微镜则是将细微物体成放大若干倍的像,便于看清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微小的物体. 相似文献
14.
彭亮 《试题与研究:高中理科综合》2014,(26):57-67
从以上信息可知,本专题的高考出题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强调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且注重使用新材料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所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本专题时,应联系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注意它们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联系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便看清古代中国的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应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历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尺度。在中国古代社会,我们的先祖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以其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在很长的时期里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据此回答1~3题:1.商周时代主要的农具是A.木、石器B.木、骨器C.骨、蚌器D.石、铜器2.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关于“青铜时代”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司母戊鼎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B.商周时代有大量青铜器农具C.商时出现大量青铜铭文D.广汉三星堆大型青铜铸像是该时代青铜… 相似文献
16.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在呈现方式、选材视角、内容陈述和学生可接受性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随着实验的深入,这些亮点也逐渐突显出来。但必须正视的是,这套教材有些专题的编写尚不尽如人意。下面我们就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005年10月第2版)这一专题为例,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兵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4):22-24
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本考点的命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特别是材料选择题,以此来考查同学们理解、比较、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古代的手工业、商业、主要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2009年考查了灌钢法,2010年考查了水排、古代饮茶之风,2012年考查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特点、唐宋时期市的变迁等内容.本文把古代中国经济概括为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两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最早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经济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在西汉初期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南方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生产力水平极低的记载。如《淮南子主术训》有“(南方)夫民为生也,一人跖耒而耕。”《盐铁论》有“(南方)百姓木耕手薅,衣食不足”等记载。而北方的农业生产方式则比南方先进得多,如西汉时,黄河流域已盛行牛耕,广泛使用铁制农具,河南、陕西一带甚至使用了能翻土、碎土的犁壁。可见,南北方的生产力水平形成鲜明对比。但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由黄河下游平原向… 相似文献
20.
陈伟国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80-87
[例1]《史记·货殖列传》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汉代中原地区主要采用什么耕作方式?同时期的江南仍然流行怎样的耕作方式?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