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神入"(Empathy)一词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研究人员要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这一方法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就是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像历史人物那样思考,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神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进"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在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中,能不能带领学生"神入"历史人物,至关重要。所谓"神入"(Empathy),意为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所谓“神入”,原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的情感,并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向对方传递。历史教学中的“神入”,就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后期,"神入"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被引入到英国的历史教学领域,随后"神入"一词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即为神入教学法。下面我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神入"教学法。一、利用图片、故事、音乐、影象资料"神入"历史为了帮助学生"神入"历史,运用一些历  相似文献   

5.
“神入”(Empathy)一词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意思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此法,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研究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的译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历史神入的概念、特征和一节神入课的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典型生动的历史人物故事,“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历史人物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鲜明表象和本质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师要大胆探究反思历史人物活动,展示学生情感体验过程,探寻历史人物人生轨迹,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正确认识自我,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7.
陈旭远  刘冬岩 《早期教育》2004,(8):U004-U004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验的对象不同于认知的对象,它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体验主体对于自己参与的某一过程或身临的某一情境所建构的意义和联系。体验是主体把自身当作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感情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因此,关注学生体验的关键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  相似文献   

8.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具化到历史科目之中,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新方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时空观念、历史实证、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而人物教学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是历史的影响者,也是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笔者将从历史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看待高中历史人物教学,谈一谈如何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贯彻历史核心素养,以更好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堂就像是一座舞台,老师第一次讲到某位历史人物,先要向台下的观众(学生)做简要的介绍,这就是人物的出场。在舞台上,重要角色的出场,都经过一番设计,摆出某种架势或姿态,就是所谓的“亮相”,目的将这位人物的特色显现一下,给观众一个最初的印象,以便于观众很快掌握剧情的开展,能够迅速沉浸于它所呈现的气氛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指导思想、体例和选材等宏观问题,也涵盖某一历史阶段及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具体编写方案等微观问题。笔拟从中观的角度出发,尝试性地探讨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问题,以引起学界对于历史表述艺术的高度关注。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一、要重视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按一定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故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本质是“变迁”和“发展”。而要了解历史上的人和物的变迁,就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之中。因此,学习历史必须要有确切的时间观念。要了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探究某一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离开了时间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如马克·布洛赫所说:“正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潜伏着各种事件,也只有在时间的范围内,事件才变得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12.
【名师指津】 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一部文学名著或某一则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作为底子,重新编写出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最常见的构思方法,一是根据某个人物生平片段,加以想象补充,演绎成生动的故事;二是设想历史人物复活来到今天,时空的反差及现实的变化,陡然产生悬念、故事。  相似文献   

13.
历史人物的社会价值应从史实与社会需要两个层面来看待,才能比较客观。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拥戴,其文《出师表》也被编入中学课本,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喜爱。因新近对诸葛亮某方面的研究成果要将其拉下“神坛”,是不符合社会存在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本剧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历史的过程中 ,消除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探究的兴趣 ,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历史情景之中 ,从而激活思维 ,主动去感悟历史 ;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 ,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 ,身临其境 ,与历史人物同呼吸 ,共命运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 ,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将被充分调动 ,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下面就以《戊戌变法》一课为例 ,谈谈我在历史课本剧上的尝试。一、课题内涵 :《戊戌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历史学科内容固有的时代漫长性、知识零散性、人物历史性、事件陈旧性,难以吸引学生眼球的特点,我尝试了历史情境体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活化历史人物和情境,注重学生个体的亲自实践和现场感受。在教师创设的体验活动和情境中,学生穿越时空隧道,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气息,与历史人物现场对话,深入进行角色体验,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谢金英 《成才之路》2009,(17):54-54
审美教育可以贯穿、渗透于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历史教科书中多姿多采的艺术史内容是基本的美学素材,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审美客体。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可以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是坚决执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抓住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将学生带入某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或在某一切合点上来展示历史与现实的融通,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投入积极的思维,进而碰撞出火花,感悟历史。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史学家常用具体数量来叙述、研究历史。新编历史教材亦不胜枚举。然而,在教学中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对教材具体数值的作用并不重视。或简单宣读,或熟视无睹,更不会借用数量剖析研究历史。而现代课堂教学除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掌握某一确定的认知对象,实现某些内在的发展变化。即学生能力的提高、方法的掌握、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上读出它的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外,还须读出知识中包含的方法论。教师应在钻研教材基础上,自觉将数量分析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尽量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才能做到和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去思考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也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因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神人”教学不失为一种“复现”历史情境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群像类人物文章是指不以写某一个人物为主,而是写一群人,很难说文中的哪一个人物是主要人物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通过群像人物的不断叠加、重合,表达某类人物精神层面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