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永建  方明豪 《新闻世界》2011,(6):165-165,278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西藏商报》经济报道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献,提出报道存在的问题:来源于官方的硬新闻偏多,深度报道和评论不足、报道的形象性需要加强等。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根据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本文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主题、标题、报道篇幅、报道来源等方面对《人民日报》就台湾2009年由莫拉克台风引发的水灾的报道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的中国雪灾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南方周末>对于这场雪灾的报道可谓独树一帜.本文选取<南方周末>为研究样本,从设置专题、关注个人和配发图片三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该报关于雪灾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所体现出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主题、标题、报道篇幅、报道来源等方面对《人民日报》就台湾2009年由莫拉克台风引发的水灾的报道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主题、标题、报道篇幅、报道来源等方面对《人民日报》就台湾2009年由莫拉克台风引发的水灾的报道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不断的挑战和改革,《朝日新闻》一步一步奠定了其“主导媒体”的地位,成为日本报业的百年经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第一时间》作为民生新闻栏目,几乎每天都有灾难性报道,其中有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为惨案。如何在准确报道灾难事件的同时,又强化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呢?这就需要记者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董晓燕 《新闻世界》2014,(10):75-76
本文通过对新疆创办最早、最权威综合性电视新闻栏目——《新疆新闻联播》抽取出七天的新闻,对其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此做出总结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碳”议题报道对于“双碳”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文章以2020年9月22日至2022年3月31日《人民日报》的86篇关于“双碳”议题报道为样本,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双碳”的关注度比较高,这些报道大多数站在国家/政府的高度,报道的主题以时事政策为主,报道信息来源重视本报话语,报道体裁以通讯为主,多为中长篇报道,报道方式多采用图文结合。同时《人民日报》的“双碳”报道存在现实情况揭露匮乏、科普内容缺失、民间话语弱小、监督预警能力不足、报道情感倾向失调等问题。未来,应通过揭露现实问题,加强科普力度,聚焦民间信息来源,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平衡报道情感倾向等,更好地落实“双碳”行动,激发“绿色”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汪纯 《新闻世界》2010,(8):67-68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媒的快速发展,发生于体育领域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媒体关注程度的增加和资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体育新闻报道视角和方法也逐渐发生了转移,如今,无论是记者还是受众,都已经不再满足于对赛场内外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单纯的跟踪报道和信息传送。如何在简单的新闻事件背后呈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何在复杂的事件关系中还原事态的真相?如何选择评判事件的价值立场?如何摆脱"高、大、全"的报道风格、摆脱新闻同质化的报道角度、形成新的方法与理念?笔者认为,以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每一个事件与人物,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报道体验,也将为受众呈现一种全新的感受。本文结合多年体育新闻报道的工作实践,对人文视角下的体育新闻报道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媒介在灾害中的功能为理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朝日新闻》(日刊)对东日本大震灾后一个月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探讨该报在震灾中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2.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4.
李梓 《传媒》2022,(8):55-57
智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报纸发行量出现“大跳水”,危机更为严峻。但相比之下,作为读报大国的日本,其报纸发行量的下滑态势却相对平缓,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报纸在融合转型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以日本主流报纸《朝日新闻》为例,归纳总结其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我国纸媒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例,对其女性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就经济报道视角而言,它是一种广角镜,可以帮助受众从宏观的角度.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了解经济大的走势。如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加强宏观报道,有利于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我们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破除自我感觉良好、安于现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灾难事件由于其特殊的负面性、冲突性和震撼性,对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灾难报道中找准新闻视角是媒体协调各方关系,优化传播效果,增强报道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如何找准灾难报道的最佳新闻视角、报道策划在灾难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相似文献   

20.
陈霞 《新闻前哨》2012,(9):78-79
新闻媒体在洞察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规避社会风险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何以人为本,做好社会问题的报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从人文精神的视角,探讨社会新闻的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