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辨能力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能力,外语专业课程长期以来忽略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尝试在英语专业主要语言技能课程"综合英语"中采用思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论证其对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的对比研究发现,受试者的学习动机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有明显的增长,思辨型课堂是有助于提高中高级外语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文化、跨文化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借助于德国教育家Lehmann和Nieke的以培养行为能力为目标的能力模式和潘亚玲教授的跨文化能力模式内涵,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状况和外语教学规律,深入探讨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实现需要具备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三个条件,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无止境、开放型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科研为导引"的自主创新型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该学习模式在资源优化、团队合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系统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通过阅读接触外语,吸收语言材料并获得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外语的途径。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其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通过突出"思"的训练;采用整体教学阅读模式;重视课外阅读;加强跨文化知识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3+1"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比较通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其他学科不同,外语专业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尤其是口语交际应用能力。如何在有限的三年学习时间里培养学生外语综合技能极为重要。基于"3+1"培养模式,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探讨多维度创设语言使用环境,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试图改变传授型"单一性"传统培养模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多样性"培养模式转变,鼓励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为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的变革:一、在培养目标上:重知识,更重能力第一个变革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变"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为"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能力的培养"。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得鱼。更何况,人类知识在不断膨胀和更新,靠生硬灌输和被动接受永远赶不上科学的飞速发展,唯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良策。为此,我们要让科学知识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桥梁,通过科学知识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我们要有这样的理念,那就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学中,外语人才的培养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实现"外语+"型人才培养,即"语言素质+文化修养+职业能力"。《阿拉伯语现场翻译实训》是应用阿拉伯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实现学生语言能力+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推行该课程的改革,探索语言类实训如何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中实训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对接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市场采购翻译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周龙英  张利洲 《家教世界》2013,(9X):166-167
"复语型"外语专业以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新兴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外语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复合能力的需求,许多高校均纷纷设置不同的"复语型"专业或方向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江西省高校"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等卫生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应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卫生人才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基础语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并重。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学生未来的卫生职业需求和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相应的外语知识、语言技能。使学生实现外语知识与语言运用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论述了抛锚式教学及其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