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赵瑛 《华夏文化》2000,(1):23-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以改变传统史学模式、建立科学史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史学思潮,促使传统史学逐渐向近代史学迈进。与新史学思潮的主将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等相比,刘师培的地位稍逊一些,但刘师培在1903年到1908年的一些史学著述却以其“识见之新颖与夫思想之超卓,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传统的以封建伦理道德为评判标准,以王朝兴衰更迭为主要内容的旧史学因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而迫切需要改革。一代学术文化巨匠梁启超顺时应势,以西方传人的“进化论”为武器,高举“史界革命”大旗,充当了“旧史界的陈涉”与“新史学的开山”。梁氏所着力构建的“新史学”理论,虽几经变易,但其以历史进化论取代历史循环论,以国民中心论取代帝王中心论,注重探究历史发展进化的因果关系等治史原则与思想,则在当时的整个学术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体现在美术史  相似文献   

3.
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杜正胜一史学革命的双璧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相对於清代以前的传统是一种崭新的新史学,不论观念、方法和写作方式都达到革命性之改变的地步,尤其古代史学,堪称史学革命中的革命。古代史学革命有两大流派,一是顾...  相似文献   

4.
陈拙 《华夏文化》2000,(1):62-64
梁启超之所以为清末民初学术界的卓然大家和新史学奠基人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学术史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梁启超对学术史研究的成败得失并对其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科学评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下仅就梁启超所著《近世之学术》和《清代学术概论》这两部学术史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5.
从以往中国历史教材谈新教材的编著方光华本世纪初,中国史学界曾兴起一股史学革命的思潮。这一思潮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史学目标就是要创作一部全新的中国史。为此,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章太炎拟出《中国通史略例》,一时关于新的中国通史的设想与讨论风...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与清代史学新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结撰成博大精深的<文史通义>,以"六经皆史"为纲,以"史学经世"为宗旨,对清朝乾嘉时期盛行的考据学风进行了尖锐、全面的批判;在批判中建构了以"史学经世"为指归的新史学体系;<文史通义>及其编修的方志是他史学理论的生动实践;深悉社会现实、承继浙东史学、明辨器道关系是他史学勇气和史学理论产生的三大根源.  相似文献   

7.
刘咸炘是民国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川籍史学家。《太史公书知意》是其巨著《推十书.论世》的首篇,也是"前四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篇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史法不明久矣",并针对传统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史义是史学研究的核心、明史法是探史义的关键、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挈史旨是史学研究的归宿等一系列观点,在民国时期的新史学领域颇具特色,对当代历史研究也具者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鴻林 《中国文化》2012,(1):95-112
一引言 梁启超(1873 1929)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选编的《节本明儒学案》一书,可能因为是"节本"之故,一向少被研究梁启超生平和思想者所注意,也未受到研究《明儒学案》者所研究。但从书本的内容以及著作目的等处看,此书与梁氏同年所著的《德育鉴》一书,其实与他在逃亡国外时期的政治志业有着莫大产系,而《明儒学案》原书正是他致力于维新运动时的主要思想源泉。本文从《节本明儒学案》的著述背景及内容特色的研究,探论梁氏对清末中国政治前途的感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9.
正一、被构建的新史学前史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开篇即说:"浙东之学,虽出婺源,然自三袁之流,多宗江西陆氏",将朱、陆二大家看作是浙东学术的源头,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浙东学术概念似乎并不相同。一般所认为的浙东学术当指以南宋吕祖谦、陈亮、叶适等人为源头的,以史学传统和事功观点为特征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读后肖谢对于中国近代学术史的研究,先后有江藩《国朝(清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要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对近代学术作出新的研究,确实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如同史华慈在其文①中说明,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具有两个特徵,一是没有一个超越的上帝的观念,一是主张有一种宇宙遍在而且均一不变的规范性秩序之存在。这种秩序即所谓“道”,据信它在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三代’时曾具体实现。虽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于实现这种规范秩序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类型的解释,但很明确的一点是,从很具意义的一面上来看,中国史学立场的此一特徵与西方背景中的史学大不相同。如同 Yves Chevrier所主张,因为通过写历史(的方式)而使道得以显见于世②,故这种道与史的紧密关系赋予了史学在…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文史传统及其现代转变李世鹏(以下简称“李”):王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国语运动和声音文化研究,近年来也常与文学界互动,可以说一直都在和“文”打交道。您曾提到,中国有一个“文字国”传统~((1)),请问在现代史学或者说20世纪“新史学”之前,中国“史”与“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王东杰(以下简称“王”):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首先被看作“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被世界公认的著名蒙古史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博里斯·雅科弗列维奇·符拉基米尔佐夫,一生致力于对蒙古史学的研究,成果卓著。在对蒙古史学文献长期的研究中,他尤其酷爱鄂尔多斯萨囊彻辰著述的蒙古源流》。今年是这位蒙古史学大家逝世75周年,本刊特编发王大方先生撰写的《世界著名蒙古史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一文,以示纪念,并向读者对符氏的生平和学术成果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史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热切关注的焦点。20余年的学科发展,以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城市史学研究,先后完成了从个案研究到整体研究,从纵向梳理到横向比较,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审视的历史性跨越。一批颇有学术价值与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产生,并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提升,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拓展。这其中,由何一民教授主编的《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堪称是中国城市史学研究中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1929年8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第一个孩子在北平协和医院呱呱坠地,欣喜之余,为了纪念在半年前猝然辞世的梁启超,决定为女儿取名"再冰"。梁启超晚年寓居天津时的书斋名为"饮冰室",取《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之意,别号"饮冰室主人",著作题名为《饮冰室合集》。多年以后,这位梁启超的长孙女自北大西语系毕业,在新华社国际部当一名驻英国记者,用弟弟梁  相似文献   

16.
一、史学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史学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时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这是史学与文化的一种特殊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兴起,初步构建起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城市史学之兴起与专业性研究机构的建立、研究队伍的构建、全国性专业学会的建立、学术研讨会的举办、专业性期刊杂志的创办等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而"三大体系"的建设主要表现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初步形成了理论模式和研究范式。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城市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必须要加强研究方向的凝炼、学术队伍和科研基地的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推进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显示度,加大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从而推动中国城市史学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一侯外庐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其一生的学术工作中,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史学遗产,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代表著作、理论成就、史学路径以及学术精神。一、代表著作。侯外庐一生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又可以分在六个阶段中。第一段,1923—1926年,这是侯外庐在北京求学的阶段,他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在报刊发表的一些学术、社会以及时政论文,如《哲学与人生》《理想中之妇女解放运动》《一年来的中国政治》等;第二段,19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收到李校长世程兄来信,告知小学母校建校已逾百年,正筹编《清源小学建校百年纪略》,要我写点文字,以录于"学子华章"。我想,母校树人百年,桃李满园,我天性愚鲁,如何写得出像样的文章,更不要说华章了。如此,也就迟迟未能下笔。小学母校是我幼学启蒙、少年成长的地方,没有它,我的人生轨迹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离开它已近三十年了,这么多年,不管身在何方,总会想到梦到  相似文献   

20.
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李开元先生今年在《史学集刊》第4期上发表了《解构(史记·秦始皇本纪)——兼论3+N的历史学知识构成》一文,阐发其“3+N”史学理论,于今日史学理论界有莫大的益处,将抽象的史学理论与具体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