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脉清 《体育科研》2011,32(6):72-75
在乒乓球教学中,应根据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并依据项目自身的特点,相应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组合。单一的多球和单球训练方法虽能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但技能效果往往不佳,学生掌握了技术但运用技术的能力却较差。本文采用教学实验法,合理分配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比例,与传统的单球和多球训练方法相对比,试图研究和寻找出一种使学生既能掌握技术又能提高技能效果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易江 《精武》2013,(36):24-24,26
多球训练法对提高在乒乓球的训练里少年儿童动作技能的形成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本文就少年儿童在乒乓球多球训练中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特点进行研究多球训练法的有效性,为多球训练法在今后的少年儿童乒乓球训练中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乒乓球几十年来之所以能够保持长盛不衰,其中多球训练法是重要的训练手段之一,笔者通过查阅湖南省各体育院系所使用的有关多球训练法的教材,发现这些教材中对乒乓球多球训练法的学术界定、历史渊源以及它的重要性与局限性等定性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实践教学与训练工作中所需要指导的,诸如多球训练法的供球方法、方式与组织教法有针对性地运用于乒乓球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各个阶段,尤其是用于控制多球训练法的强度大小与量化训练的一些数据资料,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骆伟勇 《精武》2012,(15):23-24
多球训练法被广泛运用于我圈少年乒乓球的训练当中,对我一少年乒乓球训练中少年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少年的心理特点,研究分析了多球训练珐在少年乒乓球训练中动作技能形成的3个阶曩的的运用,并对这一训练方法在少年乒乓球训蒜中的优缺点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总培,以其更好的促进我一乒乓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针对少儿学习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从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逐一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多球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旨在为提高少儿启蒙阶段的训练效率和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多球训练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研究现状,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乒乓球多球训练法的产生及其特点、少儿生理特点和少儿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多球训练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动作技能形成的3个阶段的特点,并结合少儿的生理特点选用不同的多球训练方法,在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强度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为多球训练法在今后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帆 《拳击与格斗》2023,(6):99-101
近年来,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展现出许多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将多球训练法运用到乒乓球训练课堂中,以提升学生的乒乓球专业技术能力。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球训练法的训练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乒乓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多球训练法在高职院校的乒乓球课程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丰富乒乓球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多球训练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多球训练法是中国乒乓球队吸收 2 0世纪 6 0年代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一种训练方法 ,结合中国乒乓球技术训练的一种创新。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我国乒乓球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多球训练法不仅对少儿阶段乒乓技术学习 ,战术、步法等学习起到良好教学训练作用 ,而且对少儿时期运动员身体、心理、意志品质、动作技能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乒乓球少儿运动员技术启蒙阶段中采用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与"单球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手段为主的实验组其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推挡)、左推右攻、正手平击发球等四项基本技术单球连续击球最高次数明显高于以"单球训练"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多球训练经验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乒乓球的多球训练,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推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方针中诞生并首先采用的,后来被推厂至世界各国,乃至为其它运动项目所借鉴。时至今日,多球训练已经成为乒乓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弥补单球训练中来回少、间隙大等弱点,提高了练习效率,便于掌握和强化各种高难技术,更为教练员超前设计世界水平的选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