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穿通性眼外伤中,由于诊断上的疏忽,往往有球内异物存留,现将我们遇到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徐某,男,35岁,工人,1989年4月用铁击刀具伤及右眼来诊。检查;右眼视力0.2。5点处角膜缘外结膜下小生状出血。角膜透明,前旁少量出血。瞳孔常大、园、对光反射(+)。晶状体、玻璃体、眼底均正常。拍片未见异物。次日收入院。再次拍片仍为阴性。按  相似文献   

2.
睫状体神经鞘瘤相当罕见,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我室去年偶遇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3岁。主因左眼视物不清,眼前似有东西遮挡三个月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5.0,左4.3。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睫状无血,从角膜缘12-3点处于角膜后可见一球形隆起,隆起从角膜缘开始伸向瞳孔区,约占瞳孔区之1/5,表面光滑,呈黑灰色,其上无血管。眼底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睫状体肿瘤,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与睫状体分部粘连紧密,后部容易剥离,肿物质软,与虹膜无粘连。术后左眼角膜透明,瞳孔圆,大小正常,出院时视力4.7。病理  相似文献   

3.
患者刘××,男性、23岁。因左眼被飞溅的钢刀打伤3小时急诊入院,否认有异物进入眼内的可能。检查:视力右5.0、左眼前手动。右眼未发现异常,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颞上方结膜下少量出血,角膜1——5点全层裂伤,呈“N”形,长约9——10毫米,伤口处有虹膜嵌顿,前房少量积血,瞳孔不圆、晶状体混浊,并有皮质释放,玻璃体及眼底看不到。当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一项英语阅读课的教改试验受试者是泰山学院外语系1998—2001四届一、二年级近500名学生。我们以要求学生定期写“读书报告”为手段,检查、督促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关节疾患,其病理改变以滑膜高度增生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主要特点。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极易误诊。现报告三例,以供参考。例一:男47岁、患者3年前因左膝腘窝部囊性肿物行手术切除,术后2年病变复发,于原手术部位又长出一肿物、日渐增大、时感疼痛,行路困难。既往无外伤史。检体:左膝关节软组织肿胀,腘窝部可触及一肿物,约5×4Cm左右,质柔软,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不活动,轻度压痛,皮肤颜色正常,有轻度静脉曲张,关节屈曲受限。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开展放射状角膜切术以来,发现三例术前用普通镜片矫正视力不佳,而用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达到1.0以上者,术后视力均达到1.0以上,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一:王××,男性,19岁,现住河北省安新县洋坻口乡大张村。主因双眼近视十年,来我院就诊要求双眼行R-K手术。裸眼视力:远视力均为0.1,近视力均为耶格1.双眼前节正常、屈光间质清、眼底正常、眼位正、散瞳验光右-6.50DS,左-7.00DS,插片矫正视力右1.2,左0.3,患者戴用自备的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右1.2,左1.0。行双眼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后第二天视力右1.0,左0.8。术后三个月复诊视力右1.2,左1.2。  相似文献   

7.
Peutz—Jeghers综合征(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多发性息肉及皮肤粘膜黑斑为本病特征,严重者可伴发肠套叠、肠坏死。  相似文献   

8.
我科曾成功地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过一名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患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某患儿,行剖宫产术出生,体重4600g,出生情况好,常规用硫酸小诺霉素滴眼液,出生后第二天,患儿右眼红肿,伴脓性分泌物多,眼科查体发现其眼睑水肿,结膜炎充血 伴水肿,角膜正常,取其眼分泌物涂片查出G双球菌,询问病史,父母均否认有淋病史,让其双亲检查,从其母亲宫颈分泌物中查出淋球菌,故诊断为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为防止该病传染,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晶体改变继发的青光眼临床并不少见。本文报告1例外伤性白内障五年后继发青光眼,前房表现与题目所列两种青光眼有关,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主因右眼疼伴头疼恶心两周于1997年2月20日入院,五年前因外伤致右眼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入院前两周突然右眼疼伴恶心就诊,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T 2,角膜9点子午线有长约4mm的横行白瘢,虹膜前粘连,角膜水肿,前房>1ct,房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方法: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saer epithelid keretmileusis,LASEK)原理是通过在角膜上皮分离出一个角膜瓣,然后用激光进行切削,最后角膜上皮瓣复位,并配戴角膜接触镜3d。本文对在我院接受LASE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患者21例(42眼)进行随访,年龄22.3±4.0岁,平均术前等球镜为-8.57D±2.15D(-5.00D~-11.0D),平均角膜厚度496μm(462~530μm),平均随访时间6.5月;术后常规观察视力、屈光度、角膜混浊程度、眼压、角膜地形图等情况。结果:1.术后角膜上皮混浊haze采用Fantes标准分级,21例中19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级,2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5级,但无屈光回退。2.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个月内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和超过矫正视力的20例,占总例数的95.2%。1例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二行,占总例数的4.8%。3.术后屈光状态:术后10d时平均屈光度为 0.52±0.87D,术后3个月为 0.37±1.21D,术后6个月为 0.12±0.87D者20例,占95.2%。4.本组观察:角膜上皮瓣的厚度有差异,上皮瓣的厚薄与是否配戴接触镜有关,与配戴接触镜时间长短有关,配戴10年以上接触镜者角膜上皮明显变薄。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确切、安全。高度近视术后haze发病率低,无明显屈光回退发生,本组病例较少,有待于更多样本、更长时间临床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11.
医学指导下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给予全程医学指导,以便及早发现眼部并发症及做好相应处理。方法:配镜前进行问卷调查、眼科常规检查、配镜过程中给予医学指导、配镜后进行跟踪与随访。结果:在欲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825例中,有75例不适宜配戴,其中沙眼、结石居多(37例);适宜配戴角膜接触镜750例中,以女性为多(600例),职业上以学生(402例)、护士(126例)、教师(95例)三者为多;跟踪与随访中发现镜片破损2只、局部新生血管4例6眼、角膜水肿2例2眼、角膜上皮损伤12例16眼;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人群中,在配戴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误区。结论:目前对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给予全程医学指导仍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 1992年2月我院收治了一名表现四代连续遗传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先证者王某,女76岁,病志号58807。双眼反复阵发性胀疼,视力逐渐下降20余年,近一周加重。眼部检查视力:右眼黑蒙,左眼0.2,双眼无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浅,瞳孔正园,对光反应右眼消失,左眼迟钝;双侧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视孔无色淡,边界清,生理林扩大,c/b 右0.8、左0.6;眼压:右眼5.62 KPa,左眼4.77 KPa。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供体角膜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现有的角膜替代物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组织工程制造方法,仅支持具有不可控曲率的平坦或弯曲膜的制备。我们提出构建具有设计几何特征的弯曲薄膜,以通过生物3D打印实现厚度及曲率半径可控的角膜替代物。创新点:提出一种集成的3D角膜替代物打印系统,为3D角膜支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制作方法;提出角膜光学特性与角膜支架几何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角膜光学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扫描数据,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构建具有天然角膜几何形状和尺度的角膜支架。使用该方法可获得具有高细胞活力的载有细胞的复杂弯曲角膜状结构。该方法具有低制造成本和高重复性,是根据需要快速构建角膜预替代物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建立角膜数学模型,研究维持角膜视功能和生理学的关键几何参数和其他主导因素;根据天然角膜的表面拓扑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对精确定制的人造角膜进行建模;通过集成数字光处理和挤出生物打印来制备用于角膜替代的曲面薄膜。结论:由于结构可控性等优点,生物3D打印是制备具有几何结构可控人工生物合成角膜的有效工具,可以个性化构建具有天然角膜尺度的角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引起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病原体类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有效依据.方法:对2002-2007年于我院眼科住院诊断明确的166例化脓性角膜溃疡病例,同时进行角膜细菌培养、刮片检查.结果:经细菌培养,阳性92例,占55.45%.刮片查到真菌者32例,占19.3%.查到棘阿米巴7例,占4%.结论:化脓性角膜溃疡是目前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疾病之一,危害极大,早期诊断,明确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7岁、于1985.9.9,急诊入院,患者在劳动时因电锯断裂,飞起的木片将左眼打伤已一天。入院后检查:右眼视力1.5,未见异常。左眼黑蒙,眼球向前下方突出,上下睑高度水肿,淤血,球结膜颞上方有一长约1.5cm之破口,下方有一1cm之破口,均与角膜缘平行,巩膜下方破裂并有色素膜脱出,角膜全混浊,后部组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角膜皮样瘤属一种胎生性疾病,其发生率较低,我科7年内共收治14例,经手术切除送病理证实为本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就诊年龄 2~21岁,平均11.5岁,据患者本人或家长诉,肿物均在患者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但大小不一,肿物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1.2 肿物位置与大小 肿物位于颞下方角膜缘者5例,位于颞上方角膜缘者4例,位于水平颞侧角膜缘者  相似文献   

17.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我站在育龄妇女孕情普查中统计,宫颈糜烂患者占检查人数的28%—30%,据文献报道:患宫颈糜烂的宫颈癌变率高于无糜烂者6—7倍。因此有效的治疗宫颈糜烂对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我站自1996年6月至1996年12月,采用波姆红外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4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8岁,汉族,未婚,学生,河北尚义县人。主因双眼红、磨、痒、涩3d,于2007年6月28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内外眦大量黄色分泌物,睫毛粘连呈簇状,睑球结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伪膜形成,角膜清,诊断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处理治疗:眼科治疗室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以来,我科对类风湿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13例,占25%,女37例,占75%,年龄最大50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5年。 1.2 视物不清,剧烈疼痛,羞明,虹膜充血肿胀明显,易后粘连,瞳孔小不圆,闭锁或膜闭。裂隙灯查,角膜后弹力层肿胀,可看到白色小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解青年医学生中人体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于1992年7月初、11月上旬对我校195名大专学生(20~23岁),71名中专学生(17—19岁)进行了调查。采用透明胶带法和拇指挤压法,检查鼻尖与鼻唇沟两处。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