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和湘西文化风情等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师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的情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者应该有大爱,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惟其如此,才能务实成功教育的基石,铸就人民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喜福会》隐喻意象的分析,根据隐喻主题建构功能,提出在小说叙述结构中贯穿了由一个中心隐喻和大量衍生的次要隐喻支撑的"失散"———"回归"主题。这一主题是身处东西文化夹缝中美国华人群体文化处境的一种隐喻,同时也表征了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它代表了美国华裔从与母语母国的疏离和由此引发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散",到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确有一种倾向,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社交礼仪"课变成"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角色,地位十分尴尬。这种做法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高职高专商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生命最有意义的主题,也是文学最为普遍的主题。当我读到帕斯的《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璟、真漫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不禁被清晰透彻的剖析所吸引,感受到这是一部精彩的“西方文学的爱情主题学”。 《双重火焰:爱与欲》是帕斯于 1993年出版的一本散文论著,他用优美流畅的、诗歌般的语言论述了他一生对爱情的哲学化诗学思考,用各个时期的文学为例清晰地勾画出爱情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这实际上描述了西方文学爱情主题的发生发展史。他认为文学与爱情具有天然的联系,他说:“色欲是肉体之诗,…  相似文献   

6.
这段对唱恰似"绣球"的一抛一接,女子抛得神奇,男子接得有力,他们互相传递彼此的情意。这一抛一接达成了心灵的契合,达成了"相守百年"爱的盟誓,成就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爱情佳话。  相似文献   

7.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随着男主人公的逝去,永远的珍藏在当事人的心底,伴着她走完剩余的人生路,然而一部《山楂树之恋》让她的爱昭白于天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恋人,让所有的读者感叹不已。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本文就自己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对小说的理解做一些评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期有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爱的辛苦和凄凉"有更合理,更正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余次。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中,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如此浓墨重彩地提出尚属首次,故有必要对其予以界定。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1、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与"情境作文"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6、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7、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8、情感陶冶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辞"与"赋"作为两种文学体裁,在刚出现之初是有明显区别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逐渐将这两种文学体裁合称为一种文学体式。这种模糊文学体式概念的做法显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细化研究是不利的。从释义、源流、主题、结构形式等四个方面,"辞"与"赋"可进行简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的劝告解释为"相爱"或"兼相爱"。《兼爱》中则将其发展为"兼相爱、交相利"。直到《兼爱》下,"兼爱"这个概念才首次出现。"兼爱"这一概念的成熟,则完成于《天志》三篇之中。我们能发现,"爱"在十论诸篇里,历经了一个概念演进的过程:从"自爱"发展为"相爱",再进一步演变为"兼相爱",最后到无条件的"兼爱"。在这一演进中,被改变的并不是"爱"本身的内容或性质,而是所爱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的劝告解释为"相爱"或"兼相爱"。《兼爱》中则将其发展为"兼相爱、交相利"。直到《兼爱》下,"兼爱"这个概念才首次出现。"兼爱"这一概念的成熟,则完成于《天志》三篇之中。我们能发现,"爱"在十论诸篇里,历经了一个概念演进的过程:从"自爱"发展为"相爱",再进一步演变为"兼相爱",最后到无条件的"兼爱"。在这一演进中,被改变的并不是"爱"本身的内容或性质,而是所爱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体育与上海世博会互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世博会的起源、历届世博会的主题演变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论证体育在演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上海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上海体育演绎上海世博会主题的优势,并结合上海体育实际,提出上海体育与上海世博会有效互动的方略,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相似文献   

13.
范崚瑱 《阅读》2010,(6):22-23
花开真的有声音吗?爱较真的同学一定会这样问。老实说,我实在没有办法肯定地说"有"。但为什么有许多人总是充满神往地描述自己聆听到的花开的声音呢?原来,这里的听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用想象去把握的。聆听花开的声音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麦卡勒斯延续了她一贯的孤独主题,通过三个主人公之间爱与被爱的情感纠葛,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绝望的孤独和爱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5.
龚信与龚廷贤为明代父子御医。龚信对比了"明医"和"庸医"的不同,评述了医生在道德、学识和技术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应具备的条件,批评了庸医的行为,表明了对"明医"的爱和对"庸医"的憎,体现了其高尚的医学伦理观。龚廷贤在医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上深受其父龚信的影响,并全面发展了龚信的医学伦理观。相较于龚信,龚廷贤对医生提出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更加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且明确认识到医学行为是医患双方的事,通过对正常与不正常的医患关系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病家的合理要求,体现了一位医者的职业良心。龚廷贤的医学伦理思想有许多是以前所没有的,如医患平等的观念、医生的名利问题,表现出功利主义色彩的一面。这实际是明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折射,体现出明代医学伦理道德的新特点。《古今医鉴》的《明医箴》、《庸医箴》与《万病回春》的《医家十要》、《病家十要》是明代重要的医德文献。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女性的爱的幻想与悲情故事是张爱玲小说永恒的主题.小说中阴暗幽明的气氛、醉生梦死的十里洋场继承了海派小说的传统,小说中苍凉的世纪末美感与海派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张爱玲为上海写了一部传奇.  相似文献   

17.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小说描写的主要是小镇中的平凡人们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琐事片段,内容涉及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以及生老病死等主题,揭示了小镇平民在平凡简单的琐碎生活中内心的茫然和虚无。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解读艾丽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逃离》中创作结构的后现代主义手法的拼贴性和零散性,内容上的"去中心化"、人性化和反英雄主义,体现创作中视角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内容主题的"逃离"既是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其进行戏仿和反讽。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地域性"建筑的概念阐述入手,将多元文化视角下生态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形式概述总结为:大洋洲海洋生态地域性建筑、南亚次大陆阳光主题与低技术主题建筑、西亚沙漠主题和新技术主题建筑、非洲建筑的"神秘"魅力、拉丁美洲民族主题建筑及东亚建筑的崛起与拓展等,最后提出技术仿生的形式审美观、人地和谐相处的伦理审美观及诗意栖居的生存审美观的"生态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9.
艾米勃朗特和曹禺是身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的两位作家,但是二者的代表性作品《呼啸山庄》和《原野》,在复仇主题和灵魂之爱这两个主题的探索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剖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性演变过程,旨在揭示人性美这个主题在两部作品中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20.
青奥之本及其与城市善治的互动方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青奥会的本质与南京城市善治的互动方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出体育融合文化教育、主旨聚焦世界青年、低碳引领办赛理念是青奥会的本质,更接近奥林匹克理想、更接近体育之"本源"、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是青奥会的与众不同之处,青奥会突出了"体育发展"和"青年发展"两大主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城市善治互动方略:借机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体育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