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新教材第六册的《溶解》一课,作为概念教学,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溶解现象的两大要点:①变成极小的微粒(即对学生说的“看不见”、“化了”的概括)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如何使学生观察到这两个活动过程呢?我在教学中没有依据教师用书的程序进行,而是在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使之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水能溶解别的物体》这一课,要求指导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认识水有能溶解别的物体的性质,教材中有两组实验: 第一组:典型的不溶解——“沙子会逐渐沉到杯底”;典型的溶解——“把食盐放进水里,食盐却看不见了”;在前两项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灰锰氧的溶解过程,想象“溶解”是怎么一回事,把握溶解现象的共同特征,形成溶解概念。  相似文献   

3.
教学思路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和思考的基础上,描述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实质,建立溶解的科学概念,能够判断“溶解”和“不溶解”的不同。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及与人合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意图 学生初步建立了“溶解”的概念,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加快溶解的方法,具备一些相关生活经验,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一次“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证明”的科学认识过程,从而进行什么是科学探究的教育,而不把影响加快溶解的三个因素作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课前,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八个烧杯和八种需要鉴别的物体,按照使用的顺序,整齐地摆在各实验桌上。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等量的砂、食盐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借以认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接着观察一粒灰锰氧在水中缓慢分解的现象,让学生对溶解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最后观察比较食盐溶液和灰锰氧溶液的共同点,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灰锰氧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对科学教育认识的提升,教师愈加体会到围绕科学概念、展开探究教学的重要性,即在科学教学中学什么、怎样学。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前概念”需要成为科学教育的起点,通过描述、观察、品尝、分析等探究行为,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溶解”的科学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科学概念不放松,巧妙组织探究活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溶解”概念的建立,要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进而通过想像,归纳形成“溶解”概念,又通过运用概念进行识别,加深学生对溶解概念的掌握。 在准备好了实验仪器(烧杯、搅拌棒、水槽等)和分组实验材料(食盐、高锰酸钾、砂子、白糖、碎石子、粘土、纯碱、小苏打、面粉等物)之后,我先抓了一小撮食盐,对学生说:“如果我把这一小撮食盐投入盛满水的烧杯里,然后用搅棒搅动,大家猜猜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就在学生猜测考虑的同时,我把食盐投入水杯然后搅动,学生们看到投入杯中的颗粒状的盐不见了,这时又问学生:“杯子里这时有没有食盐?”有的回答“没有。”有的回答“有。”我让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回答“没有”的理由是:因为食盐在杯中不见了,我用搅棒蘸了一点杯中的水让学生尝尝,学生回答道:“水是咸的,证明水里有盐。”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采用无操作辅助和有操作辅助结合的访谈法,从“溶解现象”“溶解概念”“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调查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对“溶解”相关核心概念的认知。研究发现,五年级学生对“溶解”核心概念的认知基本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生对溶解概念的认知逐渐从表象走向本质,科学术语逐渐丰富,但易混淆相似术语,表现出较明显的认知差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水平,培养其使用科学术语,对各阶段学生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各自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作出解释,对于他的建立相应的“溶解”、“不溶解”的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描叙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想象,共同研究讨论。 在观察比较了砂子和食盐在水中的现象后,学生一般会说砂子在水中“化不了”,食盐在水里“化了”或“不见了”,也有的学生因看了书或其他原因,可能会说砂子“没有溶解”,食盐“溶解了”等。无论怎样说,教师都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讲清“化了”  相似文献   

10.
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会得出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不会导电”、“碳棒及铜丝等金属会导电”,如何让学生由“不会导电”到“不容易导电”,从而得出“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这表面上看来是语言上的一种变化,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变化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发现采用“过程式”强化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能较好地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两种概念教学模式:1具体化概括教学模式 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知觉、解析概念,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明确概念的要素(本质要素),然后联想要素进行事例分析,从而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如讲授“反射”这一概念时,可以进行如下操作:1.1知觉概念通过学生阅读、教师朗读、板书、投影等形式,让学生知觉“反射”概念的表述: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有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六年制四年级自然第二册《水能溶解别的物体》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分组实验感知现象 1.先将一匙较粗的沙子(沙子必须掏尽泥土)放入有半杯水的烧杯内,然后用玻璃棒搅拌几下静置。一会儿看到沙子逐渐沉到杯底,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沙子在水中沉降出来了。 2.将一匙盐放入盛有半杯水(最好是温水)的烧杯内。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盐粒慢慢降入杯底,与此同时颗粒渐渐变小。接着用玻璃棒搅拌几下,只见盐粒随水在旋转中越来越小,最后逐渐消失在水中。使学生直观地观察盐在水中“化掉”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实验1、2发现,食盐在水中会“化掉”,沙子在水中会“沉淀”。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削弱“过程”偏重“结论”的现象,忽略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这样培养的学生死记硬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教师只有把概念法则和定理等知识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让学生彻底了解,主动参与,才能把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使学生由“学会”提高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三角形新知阶段,学生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获得概念与规则,而在复习阶段,往往要经历一个从研究几何图形的视角所展开的建构过程:知识内容建构,从“点状”到“网状”知识结构化,让学生的复习具有系统性;思想方法建构,从“理解”到“迁移”策略结构化,让学生的复习具有迁移性;活动经验建构,从“知识”到“素养”观念结构化,让学生的复习具有拓展性。  相似文献   

15.
“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在第二课堂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提出了“超市模式”第二课堂的概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强化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提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其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相似文献   

16.
通用教材初中化学全一册第84—85页有这样两段话:“往饱和溶液里再加入少量溶质,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这说明了已溶解的溶质已经达到了溶解的最大值。”“在一定温度下,在溶解过程中还没有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溶质还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这两段话大有商榷的必要。教材从溶解平衡的观点论述饱和溶液的概念,触及了问题的实质。世是,这两  相似文献   

17.
庄惠璇 《学周刊C版》2014,(6):106-107
对于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感觉很难学。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搞清楚数学概念的涵义。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内容,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找概念中的关键词,理懈关键词—“抠字眼”。这种做法忽视了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学习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受学生“认识方式”的影响.教师从学生的认识方式及认识发展出发,展开化学平衡常数教学,围绕五则“迷思概念”提升教学针对性,可以有效实现迷思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让学生在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达成从认识到认知升级,并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在概念教学中要摒弃简单的“照本宣科”,应多带领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理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降低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要求”,要“改进数学概念教学,强调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体念、感受和理解”……可见,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决不是让学生学会概念为终极目标,而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生成和建构数学概念,更要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