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问题因人而产生,科学理解人的本质是和谐的首要问题;现实的人是和谐的理论和实践基点。自由的人是和谐的价值理想,人集和谐的创造主体、评价主体、享受主体于一身。因此,无人,无和谐;有人,要和谐;靠人,才和谐。从人入手理解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不仅是引导和谐的价值走向,更是实现和谐的真正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神人以和;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堕有四:即政治管理之策;生存状态;道德境界;审美境界。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消解前述紧张关系的有益启示表现在四个方面:(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2)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3)要建构“民胞物与”的全球伦理;(4)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人生。  相似文献   

3.
“少年苦”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贫苦,你不能享受优越的生活;因为贫苦,你不能有偷懒的思想。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苦家庭中的孩子不能依赖父母的庇护,六七岁便学会洗衣服、做饭,挑起家务的重担;而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六七岁吃饭还要父母端着碗追着喂饭,上学时书包要家人帮着背。不同的条件,就会造成人不一样的行为品性。我坦然面对“少年苦”,并非认为越穷越好。如果衣不蔽体,食不裹腹,那是十分可怕的。只是在我们的生活大大改善,有的同学只追求享受、害怕困难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相似文献   

4.
李华英 《教育》2012,(7):48-48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据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是难以估量的,人类智慧充其量开发不超过8%,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只开发10%,因此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是聪明的,是有潜力的;相信学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教师欣赏、赞美学生,  相似文献   

5.
孩子也是人     
曾有人这样描述孩子:孩子是人,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孩子是终将走向独立的人。这种描述应该说是很全面,也有发展的眼光。但是,我们的父母,更多地强调了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所以孩子要听父母的;孩子是终将要走向社会的,所以孩子今天就要学会抑制自己的一切兴趣,只学将来能够使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东西。其实,要做称职的父母,在这三个层次中,首先要记住的是:孩子是人。因为孩子是人,而“性乃人之天性”,所以孩子就有了解性知识的需要。如果我们漠视这种需要,就有可能出现本期中刊发的《“性顽皮”酿悲剧》中的事例。《女大十一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其主要经验有:要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气氛;要以平等、友好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和教育孩子;要把疼爱与严要求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贯穿于子女教育的方方面面;要坚持育人为主,智育为中心的全面提高孩子们素质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7.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他们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走入孩子的心里世界,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落实学习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给自己足够的弹性,给孩子足够的信心”,这是很重要的教育态度。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化的今天,如何完整全面地看待一个孩子,促进其自主和谐地健康成长是尤为关键的。“多元”思想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发挥与成功的机会。~旦我们有多元的观念,便能以较为宽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一举一动,来发掘孩子的不同潜能。如此一来,就不会轻易地落入“只求考试成绩好”的桎梏中,而忽略孩子的其他能力;也不会因此给家长和孩子、包括教师自己过多的压力和期待。  相似文献   

9.
一位非语文专业教师谈听语文课的感受说:“听一堂语文优质课是一种享受!”并评其优点日:语文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导人精巧细致,引人入胜;师语文雅风趣,耐人寻味;故事主题深远,旁征博引,易受启发;师生自然互动,气氛和谐;课堂信息量大,听者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0.
话语     
《天津教育》2011,(1):3-3
农村教育尤为重要。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一方面要保证农民工的子女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有学上、上好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办好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1.
黑白斋主 《师道》2002,(10):14-14
做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时长了,与学生家长的交道自然会起来,也慢慢地学会了与学生家打交道。不同的家长,自然有不同的性,有知情达理的,有死绞蛮缠;有见了老师低声下气的,有见老师趾高气扬的;有见了老师唯喏喏的,有见了老师指手画脚的。但不论是哪种家长,在他们离之前,总有一些人不断地对我说那一句让我无所适从的话:老师,把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就把他她)当作是你自己的孩子吧!且不说你是不是真心将孩子交我,就说你要我把你的孩子当作的孩子我就受不了。在读初中的女儿面前,我是一父亲。对我这个当父亲的,女儿是诸多的不…  相似文献   

12.
草地上,孩子摔倒了,母亲教孩子骂“草地坏坏”;吃饭时,孩子把桌上的碗碰翻了,妈妈忙怪自己没放好;孩子漏做了数学题,让老师批评了,妈妈怨爸爸光顾了看报纸,没检查孩子功课;孩子学校春,妈妈一个晚上醒三次,怕误了唤孩子早起。西方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针对中国存在的这些现象曾说:我不能理解父母们为什么要教育他们的孩子推卸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 !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格和人…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家庭的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而家庭的和谐重在关爱孩子。让孩子幸福,让孩子快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心愿。构建和谐的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付诸行动。在我任教班级中据我了解有好几位家庭已经破裂,父母们对孩子的管教存在很大的漏洞,孩子的学习、行为都较差,在班级中也不太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吴传凤 《辅导员》2010,(12):30-30
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科学文化知识、有志向、有作为、德才兼备的人。班集体是孩子在学校里生活的家,班主任如果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就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如何才能创设好一个谐和、愉悦的家呢?  相似文献   

15.
胡锷 《湖南教育》2006,(3):38-39
前苏联对校长素质发表过精辟见解的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认为一个好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六方面的基本素质:(1)要深深地热爱孩子,有高尚的人道精神,对人要有信心;(2)信人的信念;(3)要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灵秘密,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弦子的精神世界;(4)要善于抓教育思想;(5)具有创造精神;(6)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  相似文献   

16.
择偶标准是动态的,婚恋的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传统性别角色分工下的女性,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又要兼顾工作,尤其是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对女性而言是生命中重大的转折点,其心理必将发生巨大的转变。本研究立足于调查已婚女性在经历了婚姻生活后择偶标准的改变,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揭示已婚女性择偶标准与婚前不同的原因,补充质性资料方面的缺失,透视已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情感心理需求,找出女性处理婚姻生活压力的策略。为广大未婚女性提供择偶标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栋生 《中学教育》2005,(11):34-34
一个孩子正在玩电脑游戏,游戏名称我不知道。只见屏幕上有一支枪,瞄准器套住了一个人影,孩子迅速敲了一下键盘,那个人影脑袋进出血,应声倒地;孩子目无表情,他的枪又指向下一个目标。我惊讶地问他:“你在电脑上一天要杀死多少人?”孩子若无其事地说:“没算过。大概有几百人吧。”  相似文献   

18.
成就型。行为特征:追求个人表现;为得到赞赏和认同而表现努力;对长辈的指示必定承诺;不用“开心”或“寂寞”等来形容自己;对别人的感情偏向于冷漠对待。教子招数:妈妈要让孩子学习如何提升社交技巧,例如体谅他人,亦要教导他们察觉自己的情感,不要太过计较得失。此外,可培养他享受绘画或音乐等以平衡生活。  相似文献   

19.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4):65-66,F0003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心小学位于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良乡卫星城,学校始建于1978年,现有4所完全小学,共有教学班58个,学生1757人。教职工157人。学校的办学思想:全面发展、尊重个性,构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学校,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管理目标:规范科学争一流、和谐高效创特色;育人目标:身心健康、品行良好、基础扎实、学有特长;校风:文明、和谐、务实、勤奋;教风:敬业爱生、勤学善思、务实求索、合作创新;学风:勤学善做、敢想好问、踏实认真。  相似文献   

20.
李嘉诚教子     
俭朴为本 教子故事: 虽然是大富之家,但李嘉诚很少让儿子享受奢华的生活。李家兄弟在香港顶级名校圣保罗小学上学,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李嘉诚很少让自己的孩子坐私家车,而是常常带他们坐电车、挤巴士。李嘉诚认为,这样可以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感受真实的生活和社会。有一次,李嘉诚见到一个小女孩在路旁边卖报边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