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当今世界的高技术发展趋势一、面向21世纪的基础性、先导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其中,特别是有关物质、材料的科学技术,有关信息、电子的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软件科学技术,航天航空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地球科学技术,均是非常活跃的科学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为了促进对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投资环境研究总是要落实到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上这一基本特点,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了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优势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设计高技术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管理的组织职能来看,有一个分散分布与集群分布的问题。从高技术园区的实践效果来看,高技术园区就是一种集群,它对于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配套机构出发,引证美国硅谷的集群经验,说明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是可以设计的。最后用北京首信诺基亚公司的案例给予实证。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R&D效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我国“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统计数据,运用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五个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进行分析,获得了我国“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我国某些高技术产业一直表现为R&D的高效率,而有些高技术产业则效率较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构建了评价和筛选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部门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现阶段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提出了进一步发挥高技术产业突破带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地理分布的分析和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1997—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规模经济、交通便利度和人力资本因素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交通便利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影响行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前者表现出负的外部性,后者则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必要性、紧迫性,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如何有效实施技术创新,是为业界、政府、学界皆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背景,介绍并分析了该示范区研究开发、科技成果商业化、创新扩散、创新示范的几种典型模式,希望对关注这类问题的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准确把握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可以为产业合理布局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Theil熵、地区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其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集聚模式以高-高型和低-低型为主;区位分布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中心向西南方向偏移,集聚方向顺时针旋转,西南部地区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产业集团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昊 《情报科学》1998,16(6):482-486
本文针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信息产业集团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探讨了信息企业的组建途经和组成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依托科技园区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开始成为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揭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西安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发展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