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联合召开的"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社科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求是>杂志社、<学术月刊>杂志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区别、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界说能否成立、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主流意识形态反映了国家核心价值.坚守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反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实践证明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审视当代中国若干重大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层演进,有些学者往往受其"前理解"的局限,对当代中国若干重大现实问题产生了错误认识.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高度,正确理解诸如时代、市场经济、公平、民主、权力等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元素,维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4.
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欲在新世纪获得活力,必须对所有命题进行当代转换.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一传统命题的当代转换从现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批判反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本的重新解读、转型社会审美文化的意识形态阐释欲望三个方面肯定了其当代转换的可能性.一方面以这种当代转换去丰富发展意识形态论本身,另一方面以此揭示出当代审美文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即没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因此,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既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前提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在当代中国,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划清界限,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工作,深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影响;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7~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又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根本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大众化”为契机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承载、传导教育信息,渗透教育内容,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等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可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1-22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在河海大学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60年",来自北京、上海、河南、河北、江苏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近8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侯惠勤教授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语境下,战略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具有多重依据。面对新形势下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是其时代依据,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其历史依据,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是其现实依据,意识形态的当代转型是其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思想是其理论依据,战略提升意识形态功能有关研究的匮缺与不足是其学术依据。唯有搞清这些多重依据,对意识形态功能进行清晰定位,才能真全面而合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不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纵深方向推进,进而引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百年"中国梦"之实现。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与构建,是当代中国社会得以稳定、良性的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执政党在当前阶段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政治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只有践行以"实践的唯物史观"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始终坚持唯物性、辩证性与实践性的基本原则,才能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要体现尊重与包容,并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意识形态决定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界定,首先必须要解决"用什么"、"怎么样"和"向谁" 来进行大众化的三个最基本问题.为此,可以从其内容指向、发展历程和客体指向三方面对其进行深刻把握.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不是一个单向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交织、发展和完善的互动过程.全面把握和深入领会其内涵界定,还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重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9日-11日,由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和"南京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专家们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形态史、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效应、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新发展等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历史分析和事实分析,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批判理论形态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发展的灵魂和软实力的基石,我国意识形态正遭遇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来自全球化"语境"的外来思想、本土各种非主流思潮以及数字技术网络传播方式的挑战。凝练核心价值的意识形态研究,应特别关注国家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民族精神凝练创新精神培养、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与公民教育等问题;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相辅相成,构建"自主的"、"整合的"、"中道的"、"创新的"国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经典马克思主义确立文艺本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东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迥异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分别从意识形态视角和美学视角对“正统”原典进行了突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论的流变丰富了自身内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变迁既和社会历史发展紧密相连,也紧紧依托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历史的发展,会引导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沿着一条既定的道路前行。最典型的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扎根中国后,从隐而显,由边缘向中心,逐步演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主导话语。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更加紧密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构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欲在新世纪获得活力,必须对所有命题进行当代转换。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一传统命题的当代转换从现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批判反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的重新解、转型社会审美化的意识形态阐释欲望三个方面肯定了其当代转换的可能性。一方面以这种当代转换去丰富发展意识形态论本身,另一方面以此揭示出当代审美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