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各民族的先民们都曾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做出过神话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个性,也体现出其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原生创世神话和后起的体系创世神话都展示出勇于牺牲和甘于奉献的伟大品格,体现崇尚道德、注重伦理的个性特征,从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人类早期思想文化的滥觞,其中蕴含朴素的哲学思想。比较中希神话,二者在哲学思想上有惊人的相似点:对世界本源的认识,都归于超自然的神,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交融;肯定智慧的精神与火种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肯定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哲学观;对于宇宙演化及历史发展,都从对立统一中去探讨,是最原始的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3.
原始神话:中国哲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太一祭仪”、“鸡人创世”两个创世神话分析了中国神话的宇宙观模型及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深远影响;进而,通过“黄帝四面”、“天子明堂”与“混沌七窍”、“夸父逐日”两级神话分别探讨了作为中国哲学之主流的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神话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安 《考试周刊》2008,(24):224-225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同为人类文学史上的瑰宝,都质朴地反映着原始初民对世界的认识,但二者在整体风格、形象塑造、重要伦理观念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这些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了环境、文化、政活、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在两个民族神话文学中产生的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神话的象征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人们总在谈论所谓神话的“象征性”,而任何我们能从神话中发现的“象征”都是我们自己任意附会的结果,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完全是因为它的“结构”,无论对于原生的神话还是继生的神话而言,在理解它们的时候首先应当被考虑的就是其结构而非内容──虽然在对后者的解释过程中并不完全排除对其内容的处理。把神话理解为结构是我们能够依以开展的任何讨论的惟一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学艺术的源泉与武库,它体现出的思想理念与民族化息息相关。中西神话的整体概况、艺术特点、神话所反映的思想都不尽相同,但它们又都是本民族化的载体与反映。要在比较中体会神话的魅力,在比较中感悟神话对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是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由于历史时代、地理位置、经济形式、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之间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晚清神话著作的梳理,发现其理论渊源除中国传统经史学之外,主要是西方社会民俗学,包括社会学派、地理环境论、神话学语言学派、人类学派等。在借鉴西方社会民俗学的过程中,晚清志士救亡图存的启蒙改良思潮和借途日本学习西方的社会背景是无法回避的。以梁启超和章太炎为中心的学术团体构成了论述的主要对象,包括:严复、蒋观云、夏曾佑,刘师培、鲁迅和周作人。  相似文献   

9.
面对自然的生命威胁和生存压力,远古先民在追求生死的奥秘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创始神话。伏羲、女娲神话以生死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先民的生存智慧,演绎出了中国丰富灿烂的文化。本文以神话中的生死观为切入点,探求远古神话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就有不少的神话传说,但比起古希腊的神话来,总显得那么不成熟,或曰,“贫乏”。本文详细论述了中国神话贫乏的诸多原因,这对于深入研究中国的神话和影响,显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周文献《周书》中,《尝麦》、《吕刑》两篇所记载的远古传说,包含着一个有历史内核的、系统的中国上古史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勾勒了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和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的两个转向.认为第一个转向使中国哲学史研究失落了的个性特征得以重建;第二个转向表现了对智慧的回归,从智慧层面来研究中国哲学史,更能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特征.从两个转向中,我们领悟到哲学史的学科使命取决于它与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本性和功能,在于寻求意义、确立价值、启迪智慧、锻炼思维。西方哲学以“本体——现象”为特征的运思范式,曾不可避免地陷入本体与价值、知识与价值的矛盾困惑之中;中国哲学从总体是建立在道德心性论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心物合一”的基础上,尝以“本体——工夫”为基本的运思范式,这样,西方哲学曾有过的困惑,中国哲学因其所特有的价值形上学品性而使其得以消解。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最合乎哲学本性的一种民族性哲学。  相似文献   

14.
透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本表层,可以发现在许多文本深处隐含着女娲神话原型。女娲神话原型在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和变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对“当代女娲”的深情礼赞;二是女娲原型的“魔幻变调”。这是女性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与女性现实处境在特殊历史阶段一次“遇合”的产物,使女性文学焕发出了深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与西方哲学的“存在”相对应的概念,但有类似的思想,知道、气、理等;不过仅仅是类似,而不是相同,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所理解的这些范畴虽然具有本质的含义,却并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与感性事物融为一体的.在现代中国哲学中引入了西方哲学的诸多概念,包括存在(being)概念,但由此引发了翻译问题的讨论,许多学者主张把being翻译为“是”.这种翻译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将其译为存在是合适的,翻译根本上是一种理解,是把另一种文字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嵌入本族文字和文化的过程,而理解就会有差异.因此将一种哲学完全准确地翻译为另一种文字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哲学研究的重点就不应放在文字的理解上,否则便会舍本逐末,妨碍哲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论后黑格尔时代西方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天中学刊》2004,19(1):52-56
西方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危机,一是哲学自身的危机,二是科学对哲学的挑战,唯科学主义的盛行。传统哲学和唯科学主义在本质上都坚持价值实体主义。消除危机的努力导致了哲学的两种对立的走向:否定哲学的合法性,取消哲学;捍卫哲学的合法性,主张哲学独立于自然科学。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总体上呈现出价值论转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不是学科,而是一种探索活动。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西方人认为人可以靠自身的能力扎根于世界,担忧的是生存的环境是否真实,因此求真就成了西方哲学的目的,“本体”就成为了西方哲学的核心观念;而中国人则认为人是不可能靠自身的能力立足的,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整个社会,因此处理关系求善就成了中国哲学的首要任务,探求解决方法的“道”便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泛哲学。泛哲学的含义有三:第一,哲学思维是直觉感应式的,带有明显的集体无意识特征;第二,哲学形式是一元论的,以“天人合一”的方式出现,但实质上是主观性产物;第三,哲学内容被论证为合理和永恒之后便成为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含盖一切人的准教义。  相似文献   

19.
解放后,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我国哲学界的研究视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界对苏联哲学的研究忽冷忽热、曲曲折折。今天,俄罗斯哲学还是一门冷学科,然而对它的研究已经走上了正轨,相关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至此,谈谈从总体上把握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点意见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特别是古希腊哲学相比较 ,我国古代哲学家们更重视实践 ,关注现象 ,面向现实。对实践经验的重视 ,首先表现为对于实践优越价值的认识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将经验思维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研究方法上 ,古代先贤驻足现象 ,关注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事实 ,“五行”学说和易象阐述演示出我国古代哲学观念包蕴复杂的历史进程。注重现实的内含 ,不仅体现为诸家学派无不将自己的学说返归于社会政治理想 ,也表现为诸如“宜地”、“宜时”、“宜人”等“宜思维”的繁富。所有的“宜思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这就是注重对象的具体规定性 ,并以这种规定性来制定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