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预习。预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方法是以自读教材及相关资料为主,主要任务是了解内容、掌握概念、记忆公式法则定理、理解例题等,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包括提问能力、整理归纳能力、科学支配时间能力和自我管理学习行为能力。小学生由于所掌握的知识少,自学能力还不强,因此预习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预习提纲,主要内容应加以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看教材,克服盲目性,或流于形式的坏习惯,低年级教师更要扶着学生去预习。2.质疑。质疑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提出独…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数学预习指导“三要”吴雪琪(广昌县实验小学)预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合效的预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还能培养自主的目学能力。在小学,教师往往R重视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预习指冒;认为低年级教材阎宰,学生军龄小,而忽视低年级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和材料。如果学生继续用以前习惯了的学习方式,靠参考书、靠教师来把握学习的重难点,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英语到主动地学习英语,逐步齐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黄善才 《广西教育》2006,(1A):79-79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在每一单元之前都编排有“导读”,任课文之前编排“预习”,可见预习是小学语史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不注意预习这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预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当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带着问题听课能提高听课效率。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对学生预习进行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灵活安排预习内容;注意学生差异,分层设计预习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趣味化地设计预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让学生的预习更高效;让学生更自主更有针对性地预习,自然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的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那么数学课需要预习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学生该如何预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情况,低段学生、高段学生的预习要求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的预习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让学生的预习更高效;让学生更自主更有针对性地预习,自然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真预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以实现学生会学习为最终目的。那么怎样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预习,从而真正收到预习的实效?一、依据教材特点,明确预习目标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的预习收到实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有了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才能合理地分配时间,及时调整,有效预习。  相似文献   

1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来说,此"预"当指预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教材,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结构化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整个教材、各个单元及新课的预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预习:激发课堂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我们一般都很重视和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其价值在于追求课堂教学中的顺畅与高效。为此,教师往往总是要求学生能够紧扣教材进行充分预习。比如,让学生课前对教材或课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以确保学生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课,并对预习中的疑难向老师提问。这  相似文献   

12.
指导“预习”,用好“练习”桂林市榕湖小学黄钟虹新编“九义”教材课文前安排“预习”,课后针对预习要求及课文重点安排相应的“思考·练习”。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用好“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近年来我作了一些探索。一、“预习”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的过程。数学预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对所学的数学内容有初步的理解,从而为数学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预习时必须明确任务,通过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师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认识的原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更加有效合理地组织教学。数学预习作业的布置通常有以下几项:第一,读懂课本。预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  相似文献   

14.
指导小学生搞好语文课前预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能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预习与老师的讲授相比较,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的了解,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们应当把抓课前预习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不懈地、扎扎实实地抓好。预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的,提出预习的要求、内容和形式。这样,学生预习时才“有章可  相似文献   

15.
学而不“预”也惘──指导学生预习谈包头九中许晓杰指导预习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我以为,预习,要有明确的具体的要求,不能空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材的特点而定。如我在讲《邮票起源》一文时,要求学...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大胆组织学生预习。审视现行的教材,一方面注重了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这需要学生预习;另一方面教材结论性的内容越来越少了,启发性的问题越来越多了,这就更需要学生预习;还有一个方面是通过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可以帮助教师预判学情,从而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对于先学,有些学生走马观花地阅读一下教材,有些学生将教材中带颜色或加粗的内容画一画。长此以往,导致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视预习。预习就是学生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内容。从词义上来理解,预习具有尝试性、创造性,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获取知识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自能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每课都应要求学生预习并加以指导:(1)教给学生用科学方法进行预习。一般…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加强实验课教学,且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指导预习实验通过预习让大脑皮层细胞由已形成的记忆性习惯联系线路向纵深发展,以便在实验课中迅速地建立起稳定的新的联系,为此,指导预习时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学生对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每一个实验都要达到一个预定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实验教材中都有较大篇幅关于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药品配置等方面的说明。在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方法的紧张过程中,学生常常是忽视所要达到目的,因此,在指导预习时,要…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者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往往在课前安排有预习提示、学习要点,文中有注释,文后则有介绍课文有关知识的“思考与练习”。另外,一些篇幅较长文章的“思考与练习”还有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这对学生预习课文时正确理解文章思路、尽快掌握文章主旨大有帮助,至于“思考与练习”中的语音标点、文字词汇、词法句法部分,完全可以留给学生预习时独立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邓沂沂 《广东教育》2002,(10):38-3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指导学生提问,最后达到让学生独立自如地提问的最佳状态?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一、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好的问题固然可以由教师提出,但若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其价值就更大。因此,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1.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上阅读课之前,我常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在疑难之处作好记号,设计问题,上课大胆发言,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例如:学生在预习SEFC教材BOOKⅠLESSON66《PAPER》时,提出以下问题:①WhendidtheChinesebe-gintomake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