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课程目标取向不同叶老认为习作课程的主要开课目的为学生会写“文理通顺”的实用文章。他说“,习作一课,我谓宜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叶老把会写文理通顺的“规矩文”作为写作课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手。曾拜读过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书简》一书,书中提到:“作文一课,我谓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他还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尽管如此,但是执教中年级语文这么多年,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一提及写作文就头胀、头痛,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久而久之对作文失去信心,就害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一直成为语文教师最棘手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单元习作教学往往是课上指导,课后写,再等老师批改后讲评、修改、誊写。导、写、改间隔时间长,使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都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可以将导、写、改这几个环节都融合在一节指导课上,关注“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这几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实现教与写、赏与导、评与改穿插融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化篇的习作为片段习作,化难为易,促进单元习作教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应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全口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三四年级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文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显然,自改习作已成为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的白改习作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习作例文”,大都是教师先教例文,进行习作指导,再学生习作,最后师生讲评。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有二:一是学生不能较好地发挥习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在习作中仿写例文的句子多,学生自己的语言少。二是因为指导前教师没有获取任何反馈信息,指导时就缺乏针对性。表现在教学中往往把作文指导课上成阅读课,把评讲课上成作文指导课。  相似文献   

6.
谈到作文教学中的“精批细改” ,我们马上会想到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不少人对此颇有异议 ,他们认为教师的“精批细改”是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 ,且常常以著名语文教学改革专家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为依据。笔者认为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评改方式 ,迄今为止仍是我们教师使用最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原则 ,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评改中的主导作用 ,执教者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习作实际 ,把握自己的教学情况 ,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规范学生的语言 ,从而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7.
四、教师要改进批改作文的方法 批改实为作文教授之要着,自须认定标的。批改固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正学生所作之意义及字句也。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炼高古者,不必为之改。意义不完,乃由于学生识力之未至,而非由于推理之谬误。……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编习作集,就是一项强化作文教学的自主综合性活动,它符合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9.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了:中年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的事,体现了叶圣陶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及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感激之情。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此文之后,在敬佩叶圣陶先生的同时,也深深打动了自己。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完此单元习作后,我运用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花费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将全班所有的习作都进行了修改。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把我认为学生习作中用得不准确的词改准确,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把长句断成短句;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增添一些词句;等等,甚至将有的习作从头到尾都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10.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相似文献   

11.
据 不 完 全 统计 ,试行 课 改 以 来 ,重 庆 近 十 万 名 教 师通 过 各 个 层 面 的 教 改 培 训 全 面 提 升 了 教 师 的 教 学 能力 。 教 师 间 彼 此 交 流 、 集 体 备 课 环 节 有 了 明 显 加 强 。2004年 暑 假,重 庆1000多名 教 师 先 后接 受 了 课 改培 训 。 通 过 培训 了解 课 改,还 需 通过 研究 掌 握课 改。据 介绍 ,目 前 ,一批 教 师 已 成为 课 改 课 题 的 研 究 者 和 项 目 参与 者,自觉 形成 了“ 课堂 上要 解 决 什 么问 题— 解 决 问 ——题 的 理 论依 据 是 什 么— 解 决 问 题 的 …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在习作评改中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培养学生习作“自改和互改”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改进习作评改指导:将习作评改重心由“课外”向“课内”侧重,评改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书面评语(静态)向课内师生合作评改(动态)转变,做到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近两年来我们对作文批改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以批为主,学生以改为主的方法,效果较好,这种方法“既重视学生的精究之心,亦不失教育辅导之旨”(叶老语)。教师以批为主教师以批为主,对学生作文批而不改或少改,意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自改以提示,调动学生自改的积极性,防止教师越俎代庖。批,自然要精批。叶老说过,批改“自须认定标的”。我们认为,“标的”包括每次作文的教学目的,训练重点和语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界限,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引导学生事先轻松获取习作之所需,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古人说得好:"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要上好习作课,必须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为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知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  相似文献   

17.
四遍读改法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都说明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在习作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修改的方法,并养成自觉的修改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实际中却多由教师包办代替,经过批改的每一篇学生习作皆“鲜血淋淋”。学生们并不太领情,不少有个性的学生实话实说:“我想表达的不是这种意思,老师改错了。”老师苦,学生不接受,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了四遍读改法,以期和同仁商榷。第一遍:逐句审读,订正错别字、错标点和病句,使语句表达完整、通顺、准确和规范错别字…  相似文献   

18.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叶虹 《考试周刊》2014,(35):46-46
<正>我在参与区域教改质量检测学生习作评点打分工作时,暗自质疑现场解读评分标准研制操作要求的严苛,与日常学生习作等第评定的差距太大。试想,学生日常习作有老师指导,没有考场压力,普遍能取得较好等第;在考场上,学生要独立完成习作,因为强势的"实验学校评判标准"而屡屡受挫。敢问,代表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普通小学甚至边缘学校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怎么保护?怎么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整体的习作能力?怎样才能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多元评价,个性发展"的习作评改原则?我秉承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做法,尝试指导学生自批自改习作,师生共同进步,获得写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荷。教师先是苦口婆心地指导,习作完稿后又精心地批阅,费时多而收效少,而学生的习作水平仍难以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位置,对教师灌输的知识,盲目、被动地接受且不知如何运用。笔者认为应突破那种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以改代教”的作文授课法变被动为主动。“以改代教”就是用学生自改作文去取代教师的作文指导。学生通过修改文章中的错误,从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