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为己任的消息,显然以陈述句为主。但适当使用其他句式,如疑问句和感叹句,不仅能增强消息的可读性,而且对突出主题、巧妙地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也不无益处。疑问句的主要表达效果是唤起注意,加深读者的印象,并且对后面的回答起到突出和强调作用。用在消息导语中的疑问句,往往能提挈全篇,启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领会整个消息的中心思想。消息一开头就出现一个大问号,这是导语吸引读者往下看的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新闻写作教程中,引语常常要辟专章讲述。有人甚至说:“没有引语的新闻,不论篇幅长短,都像月球的表面一样贫瘠荒芜。”(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当然,他们强调引语的重要性,更多的与他们的新闻观,特别是新闻制度有关。比如,在他们看来,引语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新闻报道中分清楚“是你的话,还是我的”,或者说就在于“提供消息来源”。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往往会受到同行的奚落,甚至要吃官司的。我国新闻写作书中不曾对引语作很特别的强调,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忽视引语的重要性。从我  相似文献   

3.
生动的消息离不开生动的语言,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在消息写作中,选择动词是值得格外花一番功夫的。西方有的记者说:应像寻找情人那样去寻找动词。一组甚至一个用得恰到好处的动词,往往能使一篇消息增色,甚至成为这则消息的传神之笔。多数消息写的是刚刚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动词的动态性能增加其形象性和现场感,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请看1984年8月8日《羊城晚报》上一则消息的开头两段:  相似文献   

4.
数字在消息写作中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中,数字往往是能够反映问题的重要新闻事实;但是运用得不好,数字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请看下面一则消息: 甘肃51家“国家队”企业效益好本报甘肃讯据甘肃省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170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1家,这51家企业1990年共实现销售128.96亿元,占全省销售收入的59.7%,比上年同期增长18.8%。销售收入上亿元  相似文献   

5.
慎用法律语言新闻和法律两大领域内的工作人员,当其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的同一词汇时,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理解,传媒要慎用法律语言。上述两大领域因有各不相同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特点,从而导致在使用同一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各自意图时,往往在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性,各有各的...  相似文献   

6.
消息中该不该用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息写作中该不该用形容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否认论者认为,使用形容词有悖于客观报道原则,会妨碍新闻真实性。肯定论者认为,使用形容词会增强消息的生动性和可读性,能更生动更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那么。消息写作中究竟要不要形容词,形容词使用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好的,笔者联系中外消息写作的实际,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新平  肖俊 《当代传播》2008,(2):110-112
消息写作中该不该用形容词,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否认论者认为,使用形容词有悖于客观报道原则,妨碍新闻真实性.肯定论者认为,使用形容词能更生动更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那么,消息写作中究竟要不要用形容词,使用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好的.笔者联系中外消息写作的实际,就此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准的提高,长期以来新闻写作称之为"删繁就简三秋树"的固定格式已不适应现实受众的需要。一些记者热衷于写文采飞扬的散文式新闻,形容词在消息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时下,在一些都市类报纸的“国际”、“体育”、“娱乐”等版面上,经常出现署名为“本报综合消息”的新闻。所谓“本报综合消息”,内行人不难明白,就是并非报社记者自行采写,大多由编辑从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改编的消息。 好的“本报综合消息”是编辑巧妙裁剪的结果。当它  相似文献   

10.
三、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古人也提倡惜墨如金,“增一字则繁,减一字则阙”,“篇无累句,句无累字”。用这些标准来要求,不难发现我们报上不少消息的文字远没有达到。例(1)“地处北京南郊,过去备受‘沙荒’之苦的大兴县如今开出了‘五朵金花’:大兴县鸡蛋、鲜奶、蔬菜、西瓜和成片的绿林,使首都人民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和法语中,形容词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词类。然而,虽然英语和法语都属于同一语系(印欧拉丁语系),在语言实践中两语的形容词在形式和用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英法语形容词的词形、分类、位置和用法等四个方面的比较来探索两语形容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二、符合语法语法是写文章的语言法则,消息写作也无例外地要遵守语言法则。遗憾的是,我们的消息中还不时出现各种语病。 1.残缺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必须有的成份。句子包括一定的成份,一般句子成份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新闻报道中句子残缺,往往是缺主语或主语不全。例如:“不久前,本报研究所前往沈阳和本溪,就租赁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追踪采访和问卷抽样调查。”(《租赁,你给企业带来了什么?》的编者按,载1987年9月25日《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13.
消息语言从分类上说,应该属于新闻语言的范畴。但消息语言又不完全等同于通讯类、评论类等其他新闻体裁所使用的新闻语言。它们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笔者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指用于消息写作的狭义的新闻语言。 既然消息语言是新闻语言的分枝和部分,那么就有必要先弄清楚新闻语言的基本概念。新闻语言是相对于“文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等而言的,它和平时我们所说的“日语”、“汉语”、“英语”等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新闻语言,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作品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15.
《今传媒》2002,(6)
消息语言是一种有自身规律与鲜明特色的语言。是新闻语言大家庭中有别于通讯语言、评论语言的一员。一种语言,其打动人者,除了它固有的内涵带给人们的功用外,它本身所具有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纵观古今中外新闻名篇,重要的新闻事实固然不可或缺,语言具有各式各样的美感也是一大特色。很难想像一篇语言蹩脚、晦涩、浮华的新闻作品能够称得上佳作,能够传世。对于一向认为不能如其它新闻体  相似文献   

16.
陈琦  王茜 《新闻知识》2008,(2):65-66
一、电视广告中的人声语言的现状广告的发展,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进入电子媒介时代,电视广告以其声画结合、直观易解的特点深受广告商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相似文献   

17.
消息是用简练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准确、精练是消息语言的基本特征,但如果消息语言干巴巴的不生动,受众的接收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受众面临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新闻语言不生动会直接降低其阅读率。怎样才能使消息的语言变得生动呢?1、变抽象概念语言为形象可感语言。在消息写作中,我们在语言技巧的  相似文献   

18.
四、适当引用对话、诗词、典故、传说。1.引语消息中适当穿插点对话,可以使消息的句式多样化,摆脱那种单一叙述的表现方式,有人物,有对话,消息就能生动活泼起来。——“10月18日,在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一见王崇伦,就非常高兴地久久握着他的手,笑着对他说:‘你抓豆腐呵,抓得好!抓得好!’“王崇伦同志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今后一定要照小平同  相似文献   

19.
三、禁用生造词汉语词汇是极其丰富的。在写作时,尽可以选择、调动它来为我们的报道服务。但所选择调动的词汇,只能来源于词汇仓库,来源于长期的积累,而不能随意生造一些别人看不懂的词。别人都看不懂,何谈通俗? 生造词由来已久。大家都还记得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谈到的那一条:“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也特别引了这一条,他说:“我们‘生造’的东西太多了,总之是‘谁也不懂’。句法有长到四五十个字一句的,其中堆满了‘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许多口口声声  相似文献   

20.
下面这些语言文字是我们在编辑稿件时摘录下来的: 开辟出一条新路,创造了新的增长途径,为经济腾飞增添了新的力量,探索到成功经验,这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