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读为主,注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是新课程视野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阅读,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一、自读自悟,感悟语言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差异,导致学生的阅读带有差异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然,也正是这种差异和个性化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活力四射。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并在阅读中注重情感的体验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应为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帮助,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生成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素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课堂最好的办法是运用策略让学生能亲历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亲历情感体验是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内驱力,是文本作者和学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是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一定高度的自然升华。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视野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那么,如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一、让学生自主读———个性化来自于独立阅读活动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应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老师应留给学生自主的阅读时间、自主的阅读机会和自…  相似文献   

5.
“胸无点墨神难聚,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不是外部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升华。《新课标》对阅读作了新的阐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6):13-14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增加人们的阅历,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能够使人们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如此让小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能够让学生积累许多词汇,提高写作水平,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也能够提高学生与人对话时的语言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进行探讨,提出几点策略,让学生们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所谓"煮书",就是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以求得深入体会文章情感,说话和写文章得心应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  相似文献   

8.
以读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悟能力;在评读品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提高阅读的鉴赏力;引导学生深层次读书,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内涵,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较阅读的方法有三种:在诵读过程中比较能让学生升华情感;在还原中比较能让学生探究文本的本来面目;在替换比较中能让学生对比文本的差异性;在链接比较中能让学生增长见识。这些都是比较阅读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表明了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精神与要求,即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壮丽的青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自主地参与阅读实践。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打造自我,做灵魂的游历者;披文入境,做情感的感悟者;揣度深思,做问题的探究者。一句话,追求充满诗意的课堂。一、教师背诗,情感铺垫,激起阅读期待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看屏幕,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教师背诵…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6,(25):91-92
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体会,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当前教学中,因为教师们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只重视学生对文章的精读和体会,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情感的升华。这样学生往往会受到教师思维的影响,缺乏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让语文课文成为传递情感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情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充满情感的课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交融下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的鉴赏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煮书”,就是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以求得深入体会文章情感,说话和写文章得心应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其实,阅读就是“煮书”的过程。它强调了“煮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与探究性。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是学生"修炼"的主阵地,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立足课堂,把语文阅读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我认为,语文课的灵魂就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领悟、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动等。情感是阅读的灵魂,坚守阅读的灵魂,让学生用阅读滋润心灵。意境濡染心田,朗读触动灵魂。要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意境,这样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意境中自觉地走进文本所构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表明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只有把阅读做到实处,学生才能有真收获。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必须把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当作一种责任和使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是体现个性化学习的根本途径。自读自悟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始终伴随阅读全过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素质,并应立足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倡导自主学习时,要重视学习方式的选择。变“学会回答”为“学会提问”“,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语实践能力,提高语素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作者从以趣味性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生活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