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而言,教师教育涉及两个相互区别的教学情境:一个是在大学校园里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口耳相传是主要方法,评价方式主要是书面的考试;一个是在中小学实践中,以“师徒制”为主要方式,学徒教师模仿指导教师的可观察的行为,考核方式主要是面试——听课、评课。教师教育的这两种情境和模式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教育理论教学的最突出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即“这一个”。都这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既如此,从事这种“艺术”事业的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教育教学的个性的见解,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个性的行为习惯……一句话,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事业中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3.
陈士杰 《教书育人》2001,(13):35-35
柯林博尔认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性和开拓能力的。如果一个人缺乏第三张通行证所标志的素质,那么他的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第三张通行证”应当是他的教育事业心和教育创新能力。这是因为教师作为一个人,可以有一般的事业心,如赚钱、求名等,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去活动、创造,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必须具有献身教育的事业心,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活动和创造。这…  相似文献   

4.
“享受”通常作为心理活动,指“心理上和生活上得到满足、要求和愿望得到实现”的幸福感悟和积极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是一个很时尚的词语。由于耳熟能详.人们反而没有深究其学术意义。随着“享受教育”的提出,江苏省示范学校——通州市四安中学自觉地用“享受教育”理念指导农村的教育实践,拓宽了“享受教育”研究的新天地。享受教育就是一种以培养  相似文献   

5.
王海英 《山东教育》2004,(17):19-20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抽劣的教师?”“关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6.
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风吹来的情景。一个学生就画了一股龙卷风,一张白纸上只有一团自下而上盘旋着的线条。教师问:“景物上哪去了?”教师这一问,就引发出了一段与教育创新有关的故事。孩子打着手势说:“没有,什么都没有了!风这么猛烈,景物都吹走啦。”如果某位教师就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高度有机结合的一种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因此,教育机智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较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优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邓小平同志要求全社会要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特别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在数学教育中出现一个新的提法,就是在数学教育中要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能体现出这一精神,那么“面向全体”也就无从谈起!然而,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心中都明白,要在数学教育中体现出这一精神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尊曾说过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爱” ,“没有感情 ,就没有教育”。教师 ,用以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他的知识技能 ,道德品质 ,还有他对学生关怀爱护的深情。教师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 ,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既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高尚的感情 ,又是教师的一种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一条成功的经验 :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就必须对学生献出一颗赤诚的爱心。教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爱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性格。关…  相似文献   

11.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的义务,而没有“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布鲁姆语)的权利。这就是说,无论面对怎样的教育对象——不管他原来是乐学者,还是苦学者,抑或是厌学者,教师都必须尽全力去教育他们。这一点被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看作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为此,教师唯有认真地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授过程组成的统一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带来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革。首先就是教育思想的变革,而教育思想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多媒体时代,一个名师、一次讲课已可被一张光碟替代。于是,就有人说“学校即将消亡”和“教师将被取代”,也有人预言,“学校教育将转变为家庭教育”。这些人没有认识到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承担着多种社会任务。   美国未来学家博尔指出:一个生活在 21世纪的人,要想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学历文凭、职业道德和创…  相似文献   

13.
何龙华 《文教资料》2014,(14):117-118
青春期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青春期教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青春期教育理应成为教育的重点,但事与愿违,青春期教育却作为一个点缀出现在课后环节中,而且全国小学都没有专职教师,青春期教育课程不成系统,没有体系。另外,青春期学生正处在“性”的朦胧状态,对两“性”的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增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时刻发生变化,如果得不到适当的青春期教育并且对其进行恰当的疏导,他们就会从一些不良途径获取错误的青春期知识,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危害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师德,一个要陪伴一名教育工作者终生的词语,一个衡量教师操守最基本的标志,一个与教师魂灵相依的词语,时时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责任重大。“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尚的师德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的教育可以造就优秀的民族。在今天,高尚的师德没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而落伍,相反,在这个倡导和谐的大氛围里,树立崇高的师德更显得尤为迫切和急需。  相似文献   

15.
教师誓词     
校会上,校长传达了征集教师誓词的通知。“什么誓词”看教师们一脸困惑,她只好耐心解释道:“教师,工作神圣,责任重大。一个微笑,一份信任,一句鼓励的话语,会让一个自卑的孩子从此挺起胸膛。为了能以身立教,永远能如寒夜里闪烁的星星,指引学生走向自信与成功,让我们一起制定一个崇高的师德目标,并追求一生吧”大家笑了,散会后立即投入查找、整理之中。我以为一个小小的誓词没有什么了不起,洋洋3000字的论文不都能一挥而就吗一周、两周……越琢磨越觉得每个句子都应是对教育工作的热诚的浓缩,每一个词语都应托起一颗童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本质基本问题的研究与其说是教育问题的研究不如说更多的是哲学问题的研究。这根源于“本质”本就是一个哲学概念。从教育本质研究的行为事实演变到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这既符合科学研究的内在发展逻辑,也表明我国目前教育本质的研究正在深化和发展。 一、教育本质的“有”与“无” 在教育本质的诸多研究中,一直是以教育本质的“有”为前提,甚至在教育本质开始的讨论中大家都没有怀疑或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随着众多研究者多年的一以贯之的教育本质的苦苦求索,但均没有寻觅到理想的、并为众多人基本认可的答案牙是教育本质的存在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探讨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这一“热点”时,出现了“教育商品化”、“学校企业化”和“教育市场化”几个引人注目的新词语。“教育商品化”论者认为教育与生产商品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差别;“学校企业化”论者主张学校即企业,应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注重追求利润;“教育市场化”论者提倡把教育推向市场,随行就  相似文献   

19.
臧卓 《教育艺术》2003,(1):52-53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本着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在具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