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不同的价值导向,两者各具偏执:前者强调社会道德规范之灌输而忽略对德性的终极追求,后者则注重个体德性生成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规训功能。现实表明,两者的对立与分歧皆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共融并进才是其合理路向。由分歧走向共融,架构一种介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本支撑的、以个体德性生成为终极目标的道德教育范式是当前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2.
很多德育工作者仅认识到道德的规范性,把道德仅看作社会对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外在规范和限制,一味要求学生服从、遵守道德规范,使道德教育异化成了规范灌输和训练。我们认为,正确认识道德的二属性,准确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是促使道德主体德性生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万丽红 《考试周刊》2011,(36):215-215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灌输道德模式的影响,一味强调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只重视学生对社会既定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服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本身含义——人的主体性。选择以培育个体的自主选择道德人格作为我国当前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取向,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完善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二是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其思想体现在: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切教育都必须以道德为前提.道德乃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归宿.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涵、道德立场和道德力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必须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挖掘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引领、注重加强劳动主体的道德修养、合理把握劳动教育的道德规范和层层落实全员实践的道德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德性之养成,成就未来劳动者的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6.
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质能力,是顺利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条件。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养成,既不能企求单向的道德灌输,也不能寄希望于青少年自身的自然成长,而必须从道德教育理念、教育者与青少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变革。 一、确立以培养道德能力为中心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对青少年基本上是采取单一的道德灌输,即直接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道德规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 ,而且具有选择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 ,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 ,其思想体现在 :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 ;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 ,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 ;个性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个性化与生活化整合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道德的本质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是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的实践精神。道德的实践精神本质规定着,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审视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更多的停留在对道德规范的教育层面上,而忽视道德实践层面。实践精神视阈下的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应从灌输道德规范知识转向注重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塑造德育客体的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包括道德心理倾向、个体品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它既是德育客体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规范的结果,又是接受德性熏染的心理基础。 道德人格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丰富的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即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为道德人格的养成提供理智的基地,从而催化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升华,使人的自然情感和意志摆脱动物的自然性,从而打上道德的烙印。另一方面是通过具有社会性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人格必须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种基本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的涵义是指社会道德由外部的教育、灌输、示范和引导,通过个体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向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实践升华的过程.实现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要有人民性和可接受性;社会道德教育方法要有科学性;社会道德的传输者和教育者要有良好的人格示范;社会应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风气对人的行为以规制、约束和习染.实现道德内化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自组织能力的升华;道德主体的道德移情能力的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能力的强化;内化向外化的再转换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在规范与德性之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多元,基于规范伦理的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面临着深层次的困境。要克服这些困境,道德教育必须把视野拓展到规范理论之外,从德性伦理那里寻找新的基点。这是由德性伦理的内在性、超越性与自律性所决定的。从根本上说,道德教育是介于规范与德性之间的,其可能的发展路径是:以德性养成为目的、以道德规范为内容。要实现这种道德教育,至少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转换道德教育的目的;(2)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3)发挥制度教化的作用;(4)融合传统美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实践是人生在世企及幸福的基本方式。进行实践,就能够收获德性,实践就是一个追寻德性的过程。大学生通过课堂教育能够掌握一些道德知识,但知并不等于行。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践。通过教学等持之以恒的自觉实践养成自己的德性。  相似文献   

13.
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品德的自主建构和发展。然而,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却存在明显的人的失落:目标的“趋同化”设定模糊了学生的品德差异,内容的“抽离式”重组遮蔽了学生的道德生活,方法的“说理式”运用忽略了学生的道德体验,评价的“标准化”导向阻滞了学生的道德创生。有必要从人的复归的角度修复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目标上,“理想化”与“现实性”相关联以关照人的主体需求;在内容上,“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以关照人的主体生活;在方法上,“思维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统一以关照人的主动实践;在评价上,“标准化”与“差异性”相辉映以关照人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诚  邓和平 《教育探索》2007,(1):102-103
人的道德素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据.而人的德性与德行养成则仰赖于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有效性.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则需要道德社会化的生成机制的化成性、体认性、践道性和制度性.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良好品性、性格,在于从人的内在价值层面塑造其优良的德性意识,内化为其固有的道德素质。惟有在这种稳定的善的品德意志之下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善行。而德性之养成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进程,其中,规范约束与美德教化共进是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实现道德自律是德性养成的根本标志,而以规范约束为特征的他律是走向自律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潘希武在《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撰文指出,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境遇在于它放弃了古典德性教育中人性卓越的要求,把教育内容转变为公民教育,做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好人”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降低道德的目标,道德规范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建立起以规范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德育是培养人格的,这点毫无疑问,但着重发展和培养人格中的什么,则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国传统的德育,是一种道德性单一发展的模式,即以伦理为核心,以人为载体,把人抽象成为人的道德性,从而规范人的道德性发展目标,并通过一整套道德规范使人实现道德性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我国儒学以后各代道德教育的主流。另一种模式是经济性单一发展模式,其要点是把人的发展变成一种外在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灌输的弊端日益凸显,传统的以"知性论"为约束性的道德教育,导致主客体二元对立,知行脱节,而道德体验作为主体置身其中的教育参与行为,是道德从理论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中介,促使道德教育返本开新,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德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构建高校道德教育目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教育目标是道德教育的龙头与统率 ,它指导、制约、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选择。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与否 ,至关重要。从新世纪社会发展及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是设定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 ,在任何一个时代 ,国家、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要求及个体自我德性发展的需要 ,都不可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 ,本文将在基础目标、主导目标、最高目标三个层次上设定高校道德教育目标 ,以期能够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恰当地反映出对不同层…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德育,概括而言,指的是学生主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个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选择、评价,自主地建构德性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最终成为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的人。一、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地认识、体悟道德价值,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是人们在对传统德育反思的基础上获得的有关德育目的、功能和本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全新认识。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已经习惯了设定目标去向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