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胜神仙     
一个采药老人每天都去高山深谷采药。他不怕危险、不辞劳苦的精神感动了神仙。于是有一天,神仙在老人采药时,现身在他面前。采药  相似文献   

2.
正策略之一:"集中"修改,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不妨拿出来,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帮着修改。[案例]改写《松下问童子》我说:"童儿,你师傅在家吗?""我师傅不在家,他到山上采药去了。"童子回答说。我有点失望地说:"他到哪座山上采药了?"童子回答说:"我师傅就在这座山上采药。""那你带我去找他吧!"我一听,赶紧  相似文献   

3.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我在松树卡问童子:“你师傅哪里去了?”童子回答说:“采药去了。”“到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山里。”“山里哪个地方呢?”“深山到处都是白云,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藏医散木旦除了给人看病,还得到山林里采药。每次出门,他都要带上牦牛扎科阿尼和藏獒柔桑吉。扎科阿尼是他的坐骑,柔桑吉可替他带路,万一遇到危险还能成为帮手。  相似文献   

5.
采药人     
读罢此文,我们脑海中定会呈现出一个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悬崖峭壁之上,腰系绳索,手握药刀,艰难地向上攀登的饱经风霜的采药人。他翻越过“方圆数百里的连绵群山”,攀援过“最高的山峰”,就这样终年采药,一直到老,老成一架山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歌大意我在苍松下询问小童子,他说师父去采药了。只知道人在这大山之中,可山中云雾缭绕,又哪里能知道他的行踪呢。诗歌故事贾岛是唐代出名的“苦吟”诗人,他写诗时,每句诗、每个字都反复锤炼,花尽心思。因为用心,因为“苦吟”,贾岛还出过“车祸”,也“因祸得福”写下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7.
大黑狗从小就跟着老公公。老公公每天上山采药,大黑狗就在家给老公公看门。一天,老公公采药回来,带回一只小黄猫。这只小黄猫很瘦,两只眼睛不住地流泪,身上稀稀拉拉的毛粘成一块,难看极了。老公公告诉大黑狗:“小黄猫没有家,从今以后就在咱家里住下了,你要好好照顾他。”大黑狗一点也不喜欢这只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考察     
第一天培训 为了我们的采药活动,第一天上午,我们在中医药大学会议活动室听取了石教授的讲座,他给我们讲解了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礼仪卖药     
礼仪是长安城里一位人人皆知的药商。他待人仁厚,买卖实在,所以远近闻名。礼仪收集药材很严谨,人品好,价格合理,所以采药人都争先恐后到他那里卖药。他配的药又从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人们都很信任他,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自然也就很多。  相似文献   

10.
首先看几个例句: 我扶着大娘上车。 我帮着大爷打扫屋子。 我陪着他看戏。 队长带着大家上山采药。 伟大的共产党率领我们进行新的长征。  相似文献   

11.
善良的回馈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活着智慧的哈尼族人。哈尼族有位著名的接骨郎中,他的医术高超,自配的接骨草药有着神奇疗效。他的医术并非祖传,而是一次善良之举,让他成了神医。有一年,他上山采药,失足跌下了悬崖,好在悬崖不太陡,他只是摔断了一条胳膊。他挣扎着起身,寻找带来  相似文献   

12.
采药人     
夕阳西下的时分,年轻的采药人下山了。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轻快地走着,不时还跳跃几步,仿佛一点儿也不累,浑身还有的是劲儿。其实,像往日一样,他在晨雾还没有消散的时候就上山了。上山、下谷、穿林、越涧,他一天没有空闲,那满满一背篓草药可以为他作证。他来了,带着一身的扑鼻清  相似文献   

13.
实践性教学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较系统地构建了药用植物学多重实践性教学平台,包括课堂实验、校园药用植物、登山采药、植物园及胶东采药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转眼三年过去了,不知李时珍在做什么呢?嘿嘿,写好了。《本草纲目》写好了?.不,是这个写好了。闭门著书谢绝来访闭门著书谢绝来访先生,你不是要闭门著书吗?怎么又要出门采药呢?呵呵,这是我的防偷秘诀.湖州到了.湖州谁家最有钱?上山采药,深入民间,才能使《本草纲目》翔实丰富。为什么还要贴“闭门著书”的字条呢?老大,名医李时珍应该有不少钱财吧。这下我们可发了.好.明天去他家,找机会下手。他闭门著书,我们没机会了。别急,我们埋伏在这儿等机会。(责任编辑李舰)我们埋伏一个月了,他都没有出门。再等等,他快坚持不住了。冬天到了……李时珍算…  相似文献   

15.
情一诺     
安意如 《同学少年》2008,(11):39-39
古人比现代人更重承诺,《史记·季布传》记:"楚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季布一诺千金,杀头不改还可以说是侠客行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又载:"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韩康只是个采药卖药的,却如此地有个性和原则,说言不二价就言不二价,而且还三十多年不改。诚然,这不符合商业社会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在古代小农经济才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是现在,韩康只有两个下场:因为个性突出而被炒红,成为商界奇迹;更多的可能性却是,他被市场规律无情地淘汰,没人买他的账,最后无辜饿死。  相似文献   

16.
古诗欣赏     
《神州学人》2001,(5):50-50
诗人寻访一位隐士未遇,怅然记下与童子的对话。松树下问隐士的徒弟:“师父哪去了?”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云雾很浓,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森林里,藏着许多秘密。 这天,吉利蛇背着一个医药箱,到森林深处去采药。突然,他看见了一朵非常漂亮的大红花。就在吉利蛇聚精会神地观赏大红花的时候,一条粗壮的、长满了小吸盘的青藤悄悄地从  相似文献   

18.
《幽明录》里记述了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谷皮遇仙的故事,谷皮只是药材的一个托名。刘阮入天台山是采药,而最有天台山特色的药材是天台乌药,刘阮采药(乌药)而遇仙。  相似文献   

19.
甜糖谷记     
2013年8月18日晴这是16世纪90年代。早晨,空气清新,鸟鸣声声,一位明朝的年轻的郎中到庐山去采药。这位郎中从来没有到过庐山,他听说庐山有许多珍贵药材,便来游历,顺便也采集一些珍贵的药材。  相似文献   

20.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